摘要:2025年Formnext 深圳展会,吸引了超 20000 名专业观众到场,南极熊3D打印的线上直播更是吸引了超过3.4万人观看。
2025年Formnext 深圳展会,吸引了超 20000 名专业观众到场,南极熊3D打印的线上直播更是吸引了超过3.4万人观看。
协同高科是一家在金属、连续纤维及陶瓷3D打印领域均有深入布局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南极熊探访了深圳协同高科的展台,协同高科3DP事业总监叶正川向我们介绍,本次展出的重点依然是其核心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设备及工艺,同时也展示了在陶瓷和金属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
一、连续纤维打印:主打设备与尖端应用
在设备方面,协同高科展示了其三款连续纤维3D打印设备:
X300:定义为“小型工业机”,是公司的主推机型。现场正在打印碳纤维材质的无人机机翼,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
X260:一款科研级桌面机,构建尺寸为260mm,主要面向高校、教育机构及科研院所的研发需求。
F600:一款高温设备,不仅拥有600mm级的成型尺寸,更能打印PEEK等高性能高温材料,拓展了连续纤维打印的应用边界。
叶总介绍,其连续纤维打印的基材包括PLA、尼龙、PEEK等,增强纤维则覆盖了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
现场展出的应用件充分体现了该技术的优势:
无人机机身结构:采用拓扑优化设计,在极致减重的同时确保了所需的强度。
仿生机器人脚掌:独特的仿生设计不仅满足了承重需求,还能有效分散移动冲击力,增强抓地稳定性,展示了设计与制造完美结合的可能性。
叶总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该技术的原理:“类似于建房子的钢筋混凝土,其中的尼龙树脂相当于水泥,而连续的纤维就是钢筋。” 协同高科的技术可以根据部件的受力方向,智能地、定向地铺设纤维,从而实现结构性能的最大化和重量的最小化。例如,无人机机翼的纤维就主要沿着长度方向铺设,以承受主要载荷,其强度相比传统方式制品提升可达5倍以上。
二、陶瓷3D打印:攻克行业痛点,实现革命性突破
本次展会的一个亮点是协同高科在陶瓷3D打印领域的一项成功产业化应用——汽车三元催化器模具。
叶总详解了该领域的传统痛点:采用模具钢制造的三元催化模具,因需要加工陶瓷载体,耐磨性不足,使用寿命通常只有短短一周,且加工难度和成本非常高。
协同高科采用光固化陶瓷3D打印技术,使用氧化锆材料一体化打印出模具,完美解决了问题:
寿命提升:模具寿命从1周大幅延长至1个月。
成本降低:综合成本显著下降约50%。
这堪称是“以陶瓷造陶瓷”的典范,利用陶瓷材料固有的超高耐磨性,解决了传统金属模具无法应对的难题,是一项极具代表性的产业升级案例。
三、金属3D打印:展现轻量化与一体化成型优势
在金属板块,协同高科展示了通过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 制造的零件,体现了金属3D打印在高端领域的设计自由度。
发动机喉管:零件内部创新性地填充了点阵结构,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减重30%以上,这种设计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歧管等部件:充分展示了金属3D打印一体化成型的先天优势,避免了复杂的后道组装工序。
总结来看,协同高科在本届展会上清晰地展示了其三大技术板块的齐头并进:连续纤维打印作为核心日趋成熟,应用广泛;陶瓷打印深入特定工业场景,解决顽固痛点;金属打印则聚焦于高价值的轻量化与结构创新。其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了从材料、设备到终端应用的多元化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给南极熊留下了深刻印象。
来源:企商云计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