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要评选一名NBA历史上最克球队的球员,那绝对是史蒂芬-马布里,这位老哥的NBA职业生涯用八个字就可以形容“去哪哪凉,走哪哪黄”,原来是强队的,他一来立马就拉了,原来是弱队的,他一来,更拉了,而贾森基德则跟马布里恰好相反,基德无论去哪,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咱们废话不多说,书接上文。
如果要评选一名NBA历史上最克球队的球员,那绝对是史蒂芬-马布里,这位老哥的NBA职业生涯用八个字就可以形容“去哪哪凉,走哪哪黄”,原来是强队的,他一来立马就拉了,原来是弱队的,他一来,更拉了,而贾森基德则跟马布里恰好相反,基德无论去哪,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还是那句话,你就算给他配四坨粑粑,他捏把捏把也能给你端上一盘香喷喷的大饽饽出来。
2001年基德和马布里的互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2000-2001赛季,马布里带队篮网,其他核心人员有基斯-范霍恩,肯扬马丁,史蒂芬-杰克逊等人,主教练拜伦-斯科特,这套阵容是个什么效果?26胜56负,东部倒数第四,2001-2002赛季的篮网,还是这么一批人,就是单多了个2001年首轮13号新秀,打替补的理查德-杰弗森,人大体上还是那些人,主教练还是斯科特,当赛季52胜30负,东部第一,总决赛!
但也就是在这一轮总决赛,基德和主教练拜伦-斯科特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众所周知,斯科特乃是联盟“跪舔派”主教练的开山鼻祖,当年执教黄蜂的时候就是各种猛吹麾下大将克里斯我炮哥,后来又执教湖人,对于科比那吹得真是毫无底线,什么一科战双虎,两科沉航母,三科灭上帝,五科毁天灭地,十科重创世纪,其形容之夸张,言语之肉麻,行为之惺惺,容姿之谄媚,令铁杆科密都闻之作呕。
其实执教篮网时候的斯科特那还是非常正常的,那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斯科特后来的跪舔系战术呢?
原因就是他在篮网时期,遭到了基德联合其他队友的逼宫,逼宫事情导致的结果对于斯科特来说是非常惨烈的,他不仅长期生存在基德的阴影之内,而且直接被篮网管理层辞退。
逼宫事件让斯科特彻底认识到,NBA的主体就是球队的球星,球星说你行,你就行,球星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不行的结果,就是下岗,就是辞退,就是没工作,所以此后重新在黄蜂上岗的斯科特把跟队内球星的关系,始终放在了自己执教的首要位置,这也就是“跪舔系”的由来。
1998年斯科特在希腊打了一年海外联赛之后,正式宣布退役,然后进入了国王担任助理教练,2000年也就是基德来篮网的前一年,斯科特成为了篮网队的主教练,从一名征战沙场十几载的老将,正式华丽变身为英姿勃发的少帅,只不过第一年打得很拉,球队在拥有马布里,肯扬-马丁,基斯-范霍恩,科瑞-基德尔斯等青年才俊的情况下,打出了东部倒数第四的战绩。
年轻人嘛,总得交点学费,战绩差点没关系,篮网可以等,这不,第二年基德来了,在基本上还是原班人马就多加了一个新秀理查德-杰弗森的情况下,当赛季斯科特率队打出了52胜30负东部第一的战绩,并且在季后赛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总决赛,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拥有“OK组合”,实力极其强大的洛杉矶湖人。
这轮总决赛,是基德与斯科特关系决裂的导火索,关键的一个人,是基斯-范霍恩。
范霍恩是1997年的榜眼秀,彼时年仅26岁,他身高208公分,是篮网的首发前锋,常规赛场均贡献15+8,球风上你可以把他看成是弱化版的诺维斯基,有着一手不错的中远距离投篮,但防守……他没有防守,跟不住快的,顶不住壮的,一步就过,一推就倒,人送绰号“大白菜”。
这轮总决赛开始之前,因为篮网和湖人之间纸面实力相差过于巨大,因此支持湖人夺冠的球迷,竟然超过了90%,而相信篮网能夺冠的人,不超过10%,在当时无论是球迷视角还是媒体视角来看,这就是一轮一边倒的系列赛,没有任何悬念,但总决赛G1,篮网94:99只输了区区5分,还是给了篮网众将一丝信心,他们并没有那么差,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有可能击败湖人。
G1的比赛,范霍恩上场35分钟,14投5中得到12分,6个篮板球,以及6个犯规,赛后基德和斯科特对于范霍恩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基德认为,咱们的五号位托德-马克洛奇太过于拉垮了,完全不是奥尼尔的对手,因此前锋位要承担夹击奥尼尔的重任,要派上一名善于防守的内线球员,他的建议是把替补中锋身高213公分贾森-柯林斯提上首发。
基德的建议是完全基于范霍恩和柯林斯在G1的表现,范霍恩虽然数据还算是可以,但防守端的漏洞太过于明显了,整场比赛-12的净胜分也说明了这一点,而柯林斯虽然不咋会进攻,但顶人卡位置是一把好手,他在G1虽然只打了9分钟,得到5分2个前场篮板,但+5的净胜分是全队最高。
而斯科特的态度是不置可否,而且他非常反感基德瞎J插手教练的部署,因此G2继续用范霍恩首发,结果83:106惨败23分。
其实站在斯科特的角度上,运用一下咱们上下五千年的精华来分析一下,斯科特的选择无可厚非,这要是听你的输了还好,万一他喵的赢了,那不就衬托出我是个大傻蛋了么……
随后的两场比赛,范霍恩都是球队雷打不动的首发,结果范霍恩双双贡献了-21和-20的全场最低净胜分,这个意思是啥,就是范霍恩上场的30分钟时间里,篮网就要输掉20分!
最终这一轮的总决赛篮网0:4完败,奥尼尔场均36+12+4荣膺FMVP,更扎心的是,奥尼尔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这是他拿的最轻松的一个总冠军,完全没啥压力,我奶奶赛后给我打电话,让我打完比赛再加练俩小时,防止我变胖了……
奥尼尔赤裸裸的羞辱和无视,犹如火上浇油,让基德和斯科特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不过还没有撕破脸皮。
休赛季,篮网管理层果断把范霍恩+托德-马克洛奇送到了76人,得到了35岁的防守悍将迪肯贝-穆托姆博,斯科特不得不把贾森-柯林斯提上首发,这一系列的运作,似乎也证明贾森基德是对的,当赛季,篮网49胜33负,东部第二,且在季后赛又杀进了总决赛,对手是圣安东尼奥马刺,六场比赛过后,篮网2:4再度错失总冠军。
这两年的带队表现,也是基德生涯的巅峰。
不过主教练斯科特对于基德却没好气,当时的斯科特是继禅师杰克逊之后,历史第二位生涯前三个赛季就拿到季后赛25+胜利的新人主教练,历史第三位生涯前赛季就两次率队杀进总决赛的主教练,可以说是露了大脸,但问题是,这两年的最佳主教练奖杯,一个也没给他,第二年甚至还排在最佳主教练第五的位置上,可以说是非常尴尬。
因为外界无论是球迷还是媒体,都认为让篮网起死回生的人,不是斯科特,而是基德,最关键的是,基德也是这么认为的,在常规赛MVP竞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基德面对媒体他不断在强化自己对于球队的重要性,认为是自己在领导这支球队,却只字不提主教练斯科特,而且还跟篮网管理层打斯科特的小报告,说斯科特肚子里没货。
斯科特闻言大怒——我肚子里有货没货,我还不知道么!用得着你说!
在2003-2004赛季中段,斯科特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公然表示“自己不会跟基德一起打高尔夫”,算是彻底公开了自己和基德交恶的事实。
斯科特的这句话,震惊了NBA,媒体一时哗然,要知道NBA所有的关系,哪怕关系再不睦,只要不摆台面上说,都有可以缓和的余地,管理层也尽量帮着藏着掖着,但如果你敢爆出来,那基本上就算是玩完了,这也是NBA的潜规则之一。
下一场球,篮网对阵凯尔特人,基德联合小弟肯扬马丁、贾森-柯林斯和理查德-杰弗森,正式上演逼宫一幕,他们哥四个全程不听斯科特指挥,斯科特让他们往东,他们偏往西,你说打这个战术,我就非不打,不听不听就是不听,暂停的时候哥四个也不去听战术,就坐在替补席自顾自地擦毛巾,当时的解说都发现了这诡异的一幕,最主要的是,这场球在基德的全盘操控之下,大胜凯尔特人近20分。
这不就相当于有斯科特和没斯科特都一样么……
憋屈了一整场的斯科特把怒火宣泄在裁判身上,连吃俩T,被驱逐,这场球也是斯科特执教篮网的最后一场球。
赛后,篮网管理层也不废话,直接就给斯科特下了解雇通知书,斯科特在与基德的博弈中,惨败,从此以后,一个刚正不阿的斯科特死去了,另一个跪舔谄媚的斯科特诞生了。
逼走斯科特其实也跟基德自身极大的权利欲望有关系,你可以把他看成是球员届的帕特-莱利,总是想要索取超过自身角色之外的权力,莱利当主教练想要兼总经理,而基德当球员想兼主教练,关于基德极强的权力欲,咱们在下一场会具体讲述,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斯科特没下岗的时候,篮网22胜20负,斯科特一下岗,篮网13连胜……
斯科特下岗之后,跟基德关系非常不错的助理教练劳伦斯-弗兰克上岗,记住弗兰克这个名字,他会是下一章重点讲述对象,弗兰克对于基德是言听计从,形容傀儡,最终顺顺当当打完了这个赛季。
这一年,也就是2003-2004赛季,是基德职业生涯的一个小分水岭,他在这一年之后的八年职业生涯中,基德失去了几乎所有荣誉的评选,仅仅进过一次最佳防守阵容,因为基德生涯第一次遭遇了不得不进行手术的重伤。
基德在赛季中期被反反复复的膝伤折磨,但为了球队战绩基德始终没有宣布手术,东部半决赛抢七大战,篮网VS活塞,这场球是全美直播,几千万球迷亲眼见证了一个拖着一条伤腿,走路都费劲却几乎与比卢普斯缠斗全场的贾森基德,只不过结局不太好,基德全场8投0中,一分没得,篮网69:90输掉比赛,同时大比分3:4被活塞淘汰出局。
赛后基德宣布进行膝伤手术,手术致使基德缺席了下个赛季的前半程的比赛,不过对于基德更加雪上加霜的事,篮网没有续约暴力前锋肯扬-马丁,反而先签后换把马丁送到了掘金,换来了三个首轮签,这对于球队的实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为了弥补阵容,篮网在赛季末期交易来了文斯-卡特,与贾森基德,理查德-杰弗森有组成新的三叉戟阵容,因为这三人在当时都是光头造型,因此这个组合也被球迷戏称为“三卤蛋组合”,这套阵容看上去挺唬人,实则作用不大,为啥呢?
主要是这哥仨太占工资帽了,以2006年为例,基德当年工资1644万,杰弗森1120万,卡特1510万,而当年工资帽一共就4950万,这哥仨加一块就是4274万,占比86.3%,余下不到700万要给11个人分,当然你还可以超点帽,但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那些年的篮网阵容里,除了这哥仨之外,其他人几乎一色的老将底薪+新秀合同。
最关键的是,这哥仨全是外线,内线没有人,内线缺失会给球队带来什么隐患?最直接的就是防不住奥尼尔,姚明这样的内线巨兽,再其次就是无法限制突破型球员对于禁区的冲杀,后三年的篮网,尽管常规赛表现尚可,但季后赛连续两年被韦德的热火,一年被詹姆斯的骑士淘汰,而且统统都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
随着篮网数次冲击总冠军的失败,年纪越来越大的基德也逐步不在篮网的未来规划之内,2008年篮网和小牛达成一笔交易,基德+两名小卡拉米被送到小牛,换来冥王哈里斯,德萨盖纳迪奥普,基斯-范霍恩和两名小卡拉米外加两名次轮签,还有约350万现金补偿。
当时25岁的德文-哈里斯已经初显首发级别控卫的锋芒,场均贡献15+5,迪奥普也拥有不俗的内线防守实力,还有范霍恩高达1550万的到期合同其交易价值也不小,这一切绑一块才换来一个35岁的老基德,因此这笔交易在当时看来,对于小牛而言绝对是一笔亏本的买卖,但是谁都没想到,正是这笔交易,补足了小牛最后的一块短板,成为小牛11年登顶的最大助推器。
限于篇幅,咱们本章就聊到这里,下一章节,咱们分析一下为何11年小牛夺冠,基德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感觉烟花君写的不错的,希望得到一个小赞,以资鼓励,谢谢啦!每天送上午八点,烟花君会持续给大家输出优质的原创内容。
来源:篮球小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