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别人摘果时筐子沉甸甸的,自己的收成却少得可怜,心里确实不是滋味。
以前我种的无花果,果子总是比邻居家的小一圈。
他的果实能长到鸡蛋大小,我的却只有鸽蛋大。
看着别人摘果时筐子沉甸甸的,自己的收成却少得可怜,心里确实不是滋味。
后来去问了邻居,他直接说:你压根没剪对枝。
关键有两点——八月必须剪,但结果后绝不能剪叶子。
这两条,我全搞反了。
无花果修剪,为什么那么重要
不修剪的无花果树,就像没梳头的乱发,枝条横七竖八地抢养分。主干的营养被杂枝消耗,留给果实的自然就少了。
枝条过密还会挡阳光,果子长得慢,个头小。此外,枯枝病枝不清理,霉菌虫卵藏身其中,第二年病虫害直接翻倍。
所以,修剪的目的很简单:让主干粗壮,让阳光通透,让养分集中。
两个最佳修剪时机
1.每年8月
八月是无花果即将开始结果的时期,此时修剪能逼着树把养分往果实输送。剪掉徒长枝和多余新梢,花芽分化更充分,结的果子更大。这时候手软不剪,秋后果子挤成一团,个个营养不良。
2.每年必须都要修剪
无花果的枝条一年不剪就乱套。新枝疯长,老枝僵化,结果部位逐年上移,最后变成“高脚果”,摘都够不着。冬剪时重点处理枯枝、病枝、交叉枝,只留粗壮主枝。华南地区冬季不落叶,就在12月前搞定。别想着偷懒,少剪一年,树形三年都扳不回来。
已经结果,不可以再修剪
要注意,如果已经结果,就不要再剪了。
因为果子挂上枝头还去剪叶子,等于抢劫正在长大的果实。
叶子能制造养分,这时候剪叶就是断它的粮。有人觉得叶子太多挡光,非要“整理”几下,结果摘到一筐酸涩的小果才傻眼。
更蠢的是剪结果枝,以为能“刺激生长”,实则把明年结果的芽点都毁了。这种手痒行为,纯属自毁收成。
具体该怎么修剪
1.剪徒长枝
徒长枝细长直立,节间长,叶片稀疏,通常不结果或结果少。
从基部彻底剪除,避免留短桩。如果徒长枝位置好(比如填补空缺),可留2-3芽短截,促进分枝结果。
2.疏除过密枝
过密枝就是枝条交叉重叠、向内生长、相互遮挡阳光的枝条,都要剪掉。
优先剪掉弱枝、病枝,保留强壮主枝。
确保树冠内部通风透光,避免病虫害滋生。
3.回缩老弱枝
老枝结果能力下降,新芽少,果实变小。
从分枝处剪掉1/3-1/2,刺激新枝萌发。如果整枝老化严重,可直接从基部剪除,促发新枝更新树势。
4.短截结果母枝
也就是去年结果的枝条,如果过长、下垂或顶端衰弱,需要修剪。
保留基部2-3个饱满芽点,剪掉上部枝条。这样能集中养分,让新长出的枝条更健壮,结果更大。
5.清理病虫枝和枯枝
如果发现枝条干枯、发黑、带病斑或有虫蛀痕迹的,一律剪除。
从健康部位下方1-2cm处剪断,剪口要平滑,避免撕裂树皮。剪掉的病枝必须带离果园烧毁,防止病害传播。
剪完立即涂抹愈合剂(或草木灰)保护伤口,避免病菌侵入。
一周内避免浇水淋湿剪口,防止腐烂。
8月热天修剪,要非常小心的地方
8月修剪虽然关键,但高温天气下操作不当容易伤树。
首先,别在大中午修剪,高温暴晒会让剪口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枝条干枯。最好选早晨或傍晚,天气凉快些的时候动手。
其次,修剪工具要锋利干净,钝刀剪枝会造成撕裂伤,增加感染风险,剪前用酒精擦一下刀口更保险。
第三,剪口要平滑,别留桩。如果剪得太长留个桩子,容易腐烂,剪的时候贴近分枝处,但又不能伤到主枝的皮层。
第四,粗枝剪掉后,涂点愈合剂或草木灰,防止病菌侵入。
最后,修剪后别马上浇水,尤其是浇到剪口上,潮湿环境容易引发病害,等一两天伤口稍微干燥后再正常管理。
如果修剪后果子还小,别着急,耐心点
有些人修剪完就盼着果子立刻变大,结果发现变化不大就怀疑方法不对。
其实,修剪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尤其是已经挂果的树,当年的果子大小主要看前期管理,修剪更多是为明年打基础。
所以,修剪是长期投资,别指望一次操作就能彻底改变,坚持正确的管理,明年一定能看到效果。
现在我家无花果的个头终于赶上邻居了。
牢记:八月果断下剪刀,见果后管住手。
要是你今年还没剪,赶紧去,现在动手,冬果还能救回来。
来源:阿驰的农事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