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衣大佬慌了!国产芯片抢食AI算力,英伟达好日子到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3:59 1

摘要:当A股股民在1464元的寒武纪K线上狂欢时,旧金山的皮衣老黄正对着500亿中国商机的PPT发呆——这PPT里写的“年增50%”,和财报里“未假设对华出口H20”的小字,像极了赌桌上出老千被抓包的尴尬。8月27日,寒武纪股价摸到1464.98元,成了A股最靓的仔

当A股股民在1464元的寒武纪K线上狂欢时,旧金山的皮衣老黄正对着500亿中国商机的PPT发呆——这PPT里写的“年增50%”,和财报里“未假设对华出口H20”的小字,像极了赌桌上出老千被抓包的尴尬。8月27日,寒武纪股价摸到1464.98元,成了A股最靓的仔;两天后,英伟达财报发布会,老黄扯着嗓子喊“中国市场太重要”,股价却先跌为敬,一度砸出3%的坑。这剧情,活脱脱“美国寒武纪”被“中国寒武纪”按在地上摩擦,说好的算力巨兽,怎么突然成了“纸老虎”?

要聊英伟达的困境,得先扒开黄仁勋那层“科技大佬”的皮——这哥们根本不是什么商业奇才,就是个把赌场开到硅谷的“职业赌徒”。1993年,30岁的老黄在丹尼斯餐厅创立英伟达,兜里比脸还干净,全靠“免费续杯咖啡”续命。第一次上桌就押错注:首款产品NV1和微软标准对着干,滞销到公司账上只剩30天活命钱,裁员70%后,100多人的团队砍得只剩30个“光杆司令”。

这时候,赌徒的本色就出来了:老黄直接飞日本,找游戏巨头世嘉社长要钱。注意,不是“求合作”,是“要钱”——“您给700万定金,不然我们就死了”。正常人这时候早被保安叉出去了,但世嘉社长居然答应了!后来有人说这是“老黄的真诚感动了对方”,我信你个鬼,分明是社长被这不要命的赌徒震慑了:“见过要钱的,没见过拿命换钱的”。

这700万救命钱,给老黄赌出了“梭哈后遗症”。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押注加密货币,一边喊“游戏玩家是核心”,一边偷偷卖“矿卡”,矿潮来了赚翻,矿难了被SEC罚550万,转头又把矿卡包装成“专业计算卡”继续卖;押注AI,2012年就盯着深度学习,等ChatGPT爆火时,别人还在买显卡,他已经靠CUDA生态躺着数钱;押注风口,元宇宙、新能源汽车、云游戏……近十年科技圈的“风口剧本”,老黄就没缺席过,活像个提前拿到答案的考生。

但这次,老黄的“赌桌”遇到了硬茬——中国市场。财报会上,他唾沫横飞地画了个“500亿商机、年增50%”的大饼,转头财报里就写“未假设对华出口H20”。这操作,像极了赌徒输光前喊“我还有钱”,手里却攥着张废牌。为啥?因为中国的算力基建,正在从“用英伟达”变成“造中国芯”,寒武纪、华为昇腾这些“后起之秀”,已经从“能用”摸到了“好用”的门槛。

别被老黄的“赌徒人设”骗了,这哥们赌归赌,精算起账来比会计还狠。英伟达能称霸算力,靠的不是芯片多能打,是CUDA这个“算力收费站”。2006年,全世界都觉得GPU就是“游戏机配件”,老黄偏要每年砸5亿(当时公司年收入的1/6)搞CUDA,美其名曰“通用计算平台”。那时候华尔街笑他傻:“5亿砸个软件?不如多造几张游戏卡”。

现在看,这哪是砸钱,是建收费站!CUDA就像算力界的“微信”:开发者用它写代码,企业用它搭系统,时间越长,生态越牢——你想换别的芯片?行啊,先把基于CUDA写的几千万行代码重写一遍,把适配的上万个应用重新调试一遍。就像你换手机,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密码、小程序全没了,谁换?

这招“用软件捆硬件”,让英伟达成了“算力房东”:你租我的GPU,就得交“CUDA物业费”,想降租?没门!2017年,老黄还试过“禁止用游戏卡搞深度学习”,逼大家买10倍贵的Tesla系列,被骂“恶龙”也不在乎——反正你离不开我的CUDA生态。

但中国芯正在干一件“拆收费站”的事。寒武纪搞了“思元生态”,华为昇腾推了“MindSpore+Ascend”,别看现在应用数量不如CUDA多,但中国的算力需求是“定制化”的:大模型训练要适配中文语境,智慧城市要对接政务系统,工业互联网要兼容国产设备。英伟达的H系列是“国际标准套餐”,中国芯是“本土定制菜”,当“定制菜”做得比“套餐”还合口味,谁还交那“物业费”?

就像当年支付宝绕开微信支付,拼多多绕开淘宝——生态这东西,从来不是“大的永远大”,而是“好用的才长久”。现在国产算力基建已经开始“去英伟达化”:某互联网大厂的AI训练集群,昇腾芯片占比从5%提到30%;某政务云项目,寒武纪思元芯片直接替代了H100。等这些“中国芯集群”跑顺了,老黄再带着H20来示好,怕是只能吃到“闭门羹”了。

英伟达的算力霸权,本质是“技术+市场”两条腿走路:技术上靠CUDA锁生态,市场上靠中国、美国、欧洲“三足鼎立”。现在“中国腿”要断了——不是中国不买,是中国能自己造了。

老黄不是没慌过。这几年他频繁来华,又是逛高校又是开研讨会,恨不得把“我爱中国”刻在皮衣上。为啥?因为中国市场太重要了:2023年,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411亿美元,中国占比超过30%;要是H20真卖不动,这120多亿就没了,更别说“年增50%”的画饼。

但国产芯片的崛起,不是“突然冒出来”,是“憋了十年大招”。寒武纪2016年成立时,被骂“PPT公司”;华为昇腾2018年推第一代芯片时,性能被嘲“不如英伟达五年前的产品”。但现在呢?寒武纪思元4000,算力比肩H100的70%;昇腾910B,训练大模型的效率已经追平H200。更关键的是“价格牌”:同样算力,国产芯片成本只有英伟达的1/3,还不用看老黄的脸色等配额——马斯克为了H100配额“跪求”老黄的段子,在中国可能要变成“寒武纪销售上门送芯片”。

有人说“英伟达技术领先,中国芯只是暂时替代”,这就像当年觉得“苹果手机不可替代”,现在华为Mate60照样卖断货。技术差距?确实有,但算力这东西,“够用”比“顶尖”更重要。中国的AI大模型不需要“全球第一快”,能处理中文数据、对接政务系统就行;自动驾驶不需要“算力无限”,能识别中国路况、适配北斗导航就行。这些“本土需求”,中国芯比英伟达更懂——就像四川人吃火锅,外地火锅店再豪华,不如楼下巷子里的“苍蝇馆子”对味。

老黄的成功,本质是“赌对了规则”:在科技圈的“赌场”里,他总能提前摸到“规则漏洞”——别人赌产品,他赌生态;别人赌硬件,他赌软件;别人赌单一市场,他赌全球扩张。但现在,“中国规则”变了:不是“买芯片”,是“造芯片”;不是“适配国际标准”,是“制定本土标准”。

这就像老黄开了家赌场,一直用“美元筹码”,突然来了群客人说“我们只用人民币,还自己带了赌桌”。他慌了,因为他的“赌场盈利模式”全靠“美元筹码垄断”,现在客人自带筹码和桌子,他的“抽水”生意还怎么做?

寒武纪股价飙到1464元,不是股民疯了,是市场看懂了:中国算力需求是“刚需”,但“刚需”不等于“非买英伟达不可”。当国产芯片从“备胎”变成“主力”,当CUDA生态从“唯一选择”变成“可替代选项”,老黄的“算力巨兽”,可能真要变成“瘸腿巨兽”。

最后说句扎心的:老黄总说“科技没有国界”,但他的皮衣口袋里,永远揣着“美国优先”的算盘。现在中国芯崛起,不是要“打败英伟达”,是要告诉老黄:想在中国市场赚钱,得按“中国规矩”来——别画500亿的饼,先看看寒武纪的K线,那上面写着:“中国算力,自己说了才算”。

来源:倪卫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