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班组减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23:03 1

摘要:2023年,集团公司建成上线RPA流程机器人自动化应用,并向班组全面开放,组织基层开展专题培训,通过预先设定的“数表校核规则”和算法程序与业务系统进行交互、预警,模拟人工操作完成大量重复性任务,从源头上降低员工工作量,提高效率。截至目前,所属单位共部署流程机器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内蒙古电力集团数字化部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班组减负。

RPA流程机器人应用方面

2023年,集团公司建成上线RPA流程机器人自动化应用,并向班组全面开放,组织基层开展专题培训,通过预先设定的“数表校核规则”和算法程序与业务系统进行交互、预警,模拟人工操作完成大量重复性任务,从源头上降低员工工作量,提高效率。截至目前,所属单位共部署流程机器人1436个,开发脚本501个,其中营销业务脚本占比69%,生产及其他业务占比31%。其中,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开发的营销客户档案信息工作票机器人,相较于传统人工走票日均处理3600张的效率,通过部署30个RPA机器人,单日可处理2万张工作票,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全年的数据处理量可缩短至2个月内完成,且数据准确率可达到100%。鄂尔多斯供电公司OMS系统调度停送电操作指令票录入机器人,每日自动登录OMS系统,循环录入多个操作指令票的时间、操作任务、注意事项、操作单位、调度指令内容等信息,工作时长由1小时缩短至5分钟,录入准确率100%,每月班组可节省约65工时。还有其他单位在统一技术培训与指导下,普遍开展RPA机器人应用工作,节约大量工时。

推动数据回流赋能基层方面

针对基层“用数难、数难用”的问题,数字化部组织将数据中台面向基层开放,以轻量化、灵活敏捷的方式将数据能力注入业务一线。基于数据中台的BI报表统计分析能力,打造从数据需求、源表定位、敏捷开发、精准统计决策,到可视化展示的全链路微应用开发生态体系,为不同业务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决策支持。截至目前,12家供电单位利用数据中台结合本单位数据分析需求,自主开发个性化数据微应用183项,覆盖生产、财务、人资等专业。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开发的配电故障(急修)录入及时率分析统计应用,通过追溯故障检修计划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及责任人,精准定位录入不及时问题责任人,显著缩短生产管理人员在问题追踪上的时间投入。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开发财务指标分析应用,实现从ERP系统、BPC系统获取利润、资产、税项等多维财务信息,同步统计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等指标,较以往人工获取方式效率提升97%(15小时缩短至20分钟),数据赋能质效明显。

整合移动应用,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组织完成“蒙电e联”移动互联服务平台开发上线,有效满足了广大员工移动办公和线上会议需求。整合移动OA、移动商旅、移动运检助手、智慧工地等平台,彻底解决基层以往需要下载切换多个APP才能完成外勤作业的问题,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将过去繁杂的业务移动化、便捷化,切实为一线员工减轻负担。尤其对常年在外的巡线员、营销客户经理来说,不用再背着厚厚的记录本,随时用手机就能上传现场情况,后台同步处理,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2021年起,集团公司陆续开展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相关建设,建成图文识别(OCR)、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流程机器人(RPA)3类通用服务,并在输电、变电、财务、基建、调度等领域研发专业场景模型。以财务领域为例,研发图像无损放大、图像质量检测、图像色彩增强等15类图像处理模型,可智能识别增值税发票、火车票、出租车票、飞机行程单、汽车票等14类常见票据,大幅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使用DeepSeek大模型、OCR、跨模态预训练技术等,研发标题抽取模型、中标通知书抽取模型、合同抽取模型、银行回单抽取模型、结算验收单抽取模型等34个模型,基层财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5倍。

数据重复录入问题治理

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生产系统与安监系统数据重复录入问题,数字化部多措并举“实时治理”,一是协调相关业务部门,通过明确管理界面,统一“现场勘查”“安全工器具”等信息录入端口,从源头上合并减少重复录入操作。二是针对“生产班组人员信息”等录入频度不高的数据,组织开发流程机器人(RPA)脚本并下发,降低重复录入工作量。三是针对录入频度较高的“工作月计划”、“工作周计划”等内容,通过数据中台进行数据摆渡,由生产系统向安监系统同步数据,避免重复内容多个系统录入,截至7月底,已通过数据中台同步作业计划数据1200余万条,显著减少系统重复录入工作量。

下一步,数字化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数字技术为抓手,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聚焦基层数据多头填报、跨系统流程优化等痛点,坚持“实时治理”原则,持续开展基层调研和跟踪盯办,实时掌握基层单位的“数字应用痛点”;常态化举办数字技术交流培训,解决基层员工因“不会用、不敢用”导致技术闲置的问题;加大数据向基层开放力度,增加RPA授权数量,让数字技术真正为基层所用,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果更好服务班组、惠及基层。

来源:TODAY蒙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