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话速评」HZSOUND 银杏 动圈+陶瓷混合单元耳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7:53 1

摘要:这一期速评,写的是HZSOUND家族里一副比较贵的型号,当然,这个贵是对他家来说,售价319元起的这副银杏,采用了动圈和压电陶瓷两种换能器组合,并且提供了带麦克风版和C口版可选,分别为329元与339元。

这一期速评,写的是HZSOUND家族里一副比较贵的型号,当然,这个贵是对他家来说,售价319元起的这副银杏,采用了动圈和压电陶瓷两种换能器组合,并且提供了带麦克风版和C口版可选,分别为329元与339元。







这次银杏的一个外在卖点在于这个多彩贝壳面板,每一副的纹路都不一样,表面以树脂封盖,并且外侧依然是表面做了阳极氧化工艺的CNC航空铝外壳,表面磨砂质感的细腻度与贝壳部分的光泽感、平整度都属于上佳,有一层类似疏油层一样的光滑感,虽然会留下指纹汗渍,但是属于那种一擦一抹就可以清理掉的类型,不会留下顽痕。我个人虽然并不喜欢它耳挂部分过于短的处理,但好在腔体本身的导管有一定的深度,可以通过比较强的摩擦力带来的吸附力让耳塞“镶”在软骨上,不至于带来明显的向外拉扯感。

银杏本身的主要发声单元是一颗搭载了球顶PVD技术陶瓷涂层的10mm尺寸复合单元,并有柔性PU悬边和CCAW高张力大黑音圈,在保证刚性与大冲程的同时带来了比较传统的老派动圈式声音韵味,整体很符合一种老烧向的动圈能量感表现。而另一颗9mm的多层压电陶瓷振动驱动单元主要起到补偿高频、极高频的作用,会带来更好的高频频宽、解析力、延展度,不过银杏作为一个可换导管的耳塞,其实它的高频在默认黑色导管上是非常平和的、能量感也属于线性的那种平顺型表达,甚至我不看资料的话都很难意识到这个单元的存在,其实侧面也能够反映出衔接的部分处理的比较好,两颗大尺寸单元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割裂感、对高频的补偿也是相当自然的。

总体而言,银杏的声音在HZSOUND家族里是比较暖声向、温润向的,之前我写过的好几款产品、尤其是入耳式,他们比较多的走的是现代声风格,注重声音的透明度、高频的精致感,人声也是偏明亮那类的,但银杏这次则做的蛮老派、比较的温和,不强调结像的线条感、但声音也保持了一定的凝实度,结像的边缘是带点羽化的、而非像心境Pro那样会带一点锐度和勾勒感,所以银杏这个塞子即便是搭配类似于墨菊GT2这种参考级的中性风播放器,它的声音也有很好的柔软度、不会有任何生硬的地方。

低频同理,也之前走轻快、高弹性路线的一些入耳相比,银杏这次更注重了下潜的深度、极低频的细节质量,听起来会显得更“沉”了一点,对我这种HUFI佬而言就属于刚刚好的程度,在肉感、弹性、极低频深度之间是相对平衡的,并且它集成了自家旗舰心月上的一个优点,那就是结像的位置很有“剥离感”,这样即便是听一些低频存在一些混响与Delay的现场曲目,它的低频氛围也丝毫不会影响人声和其他中高频器乐的纯净度,同时也塑造出了非常好的声场上下高度与落差感,这一点在低价位耳塞里确实是不多见。

对于更追求现代型的声音明亮度、高频素质的年轻发烧友群体以及一些二次元ACG用户而言,你可以尝试更换绿色胶圈的导管,它会更明显地发挥出压电陶瓷单元的特性,带来更富有张力、棱角更分明的高频表现,低频也会对应变得更为轻快活泼一些,肉感更少、但是弹性更佳。而粉色的曲线则是比较偏“哈曼”的,但哈曼因为本身也分很多种,这里我并不清楚它对应的是哈曼哪条目标曲线,但总体对低频的影响比较小,从曲线和听感来说,哈曼的声音是非常平顺、线性、柔和的路线,会更加适应一些本身高频偏亮偏冲的前端,保证全频段的安定感。不过,无论是何种导管下,银杏的低频动态表现都不算亮眼,在听古典乐的时候要显得疲软一些,它更擅长的是比较偏亚洲系的流行、尤其是抒情类的曲目。耳塞整体的素质算得上优秀,横向声场也足够宽大,但一个比较短板的地方在于声场的头中效应,人声的结像位置凹在稍偏脑后的位置,有一部分耳塞可以通过更换长管径的耳塞套来改善,但银杏上面我没有试到太明显的改善方法,如果你介意这一点的话可以排雷一下,但不排除有一些小白用户喜欢这种“环绕感”。头中效应这个事儿如果是偏高价的器材里,我会视作比较重大的素质缺陷,但低价位上我会酌情根据用户画像来做评价。

银杏在300元的低价位上给用户带来了不同材料的双大尺寸振膜单元、漂亮的面板与优秀的做工、以及比较偏“典型动圈”路线的柔和听感,素质不错但“素质感”并不凸显,对追求硬素质为主的年轻而言可以尝试更换下导管,整体比较适合听一些听歌口味比较轻的、以流行为主的用户,而对有一定烧龄的用户而言,买来当一个略带点old school风味的备胎人声塞也不错。

来源:潮流荣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