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2日上午,在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以下简称“关爱中心”)主办的“童梦有我,感恩相伴”——2024年“童梦辅导员计划”志愿者答谢交流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会议室举行。关爱中心藉此“学雷锋月”,感谢“童梦辅导员计
2025年3月22日上午,在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以下简称“关爱中心”)主办的“童梦有我,感恩相伴”——2024年“童梦辅导员计划”志愿者答谢交流会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会议室举行。关爱中心藉此“学雷锋月”,感谢“童梦辅导员计划”的志愿者们在2024年对项目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同时交流分享志愿服务心声,总结困境儿童志愿服务经验。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关爱中心秘书长庄秀英以及20多名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项目主管谢泳达主持活动。
志愿童行,播种希望
谢泳达主管为大家介绍“童梦辅导员计划”发起背景、目的和初衷。关爱中心根据困境学龄儿童在学业或心理辅导上的实际需求,自2019年以来,多次面向高校定向招募爱心志愿者,通过组建“童梦辅导员”队伍,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业帮扶或心理辅导。“童梦辅导员计划”自2019年由关爱中心发起以来,经过五年多的服务沉淀,已累计为广州市369名困境儿童提供5439小时学业辅导,切实为困境学龄儿童解决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学习心态,树立学习信心,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服务回顾,见证成长
2024年,“童梦辅导员计划”共链接了65名“辅导员”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业帮扶,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其中两位优秀志愿者代表吴雪杏、黄炳荣现场分享了服务点滴,展现风采。
吴雪杏同学表示:加入“童梦辅导员计划”成为志愿者已有两年时光,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为三个孩子提供辅导。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儿童小轩(化名),在初次连线时就靠在发霉墙壁上接受学业辅导。低着头不说话的小轩在看到数学动画课件的一刹那燃起对学习的渴望,激动地对志愿者讲道“老师,这个星星会动的算式我能看懂”,这也使志愿者明白到真正的教育是点燃希望而非填塞答案,对“童梦辅导员计划”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黄炳荣同学表示:辅导的儿童小康(化名)是个腼腆害羞的孩子。在秋季学期中,随着彼此间愈发熟络和信任,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在解决数学难题的同时,小康也从最初的羞涩胆怯,逐渐变得开朗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志愿者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有付出都是如此值得。也深深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付出,而是一种持续的生活方式,一种不断传递爱与希望的方式。
感恩相伴,传递温暖
为感谢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庄秀英秘书长为7名优秀志愿者颁发感谢状。同时也为所有到场的前期参与和协助“童梦辅导员计划”顺利开展的志愿者们送上关爱中心定制笔记本礼盒、小熊以及保温杯。
一路童行,爱心永存
庄秀英秘书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感谢了所有“童梦辅导员”志愿者及高校指导老师的奉献与付出。她提到,所有公益梦想的实现,都依靠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和跋涉,靠相信梦想、敢于坚守的定力与行动力,大道如砥,踏歌而行。耕耘终有收获,在秋季学期结束时,关爱中心后台陆续收到儿童及家长们的积极反馈,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这些正是对志愿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礼。她同时动员号召同学们继续传承“爱心接力棒”,让更多的高校同学能够了解并参与到2025年“童梦辅导员计划”中,让“童梦辅导员计划”继续与大家同心同行,继续用行动助力困境儿童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也坚信公益可以让更多孩子自信追梦!
公益如光,照亮前路
作为关爱中心品牌项目,“童梦辅导员计划”通过招募高校及社会志愿者,持续为困境学龄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及心理支持。项目开展五年来,已形成“精准匹配-专业培训-长期服务-志愿回顾”的模式,持续推动广州市困境儿童关爱实践迈向新台阶。每一份付出都值得铭记,每一颗爱心都温暖如春。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童梦辅导员”行列,共同守护困境儿童的成长蓝天!
来源: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