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智夺冠,这是属于老实人的胜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22:13 1

摘要:脱口秀演员在我看来是介于艺人和路人之间的人类,他们拥有一定的公众知名度,其中的顶尖者如李雪琴、杨笠、徐志胜相当于一线明星的名气,但同时他们的物质和工作性质又没有到足矣脱离人民群众的地步,其中大多数人还在求偶、挤地铁、住合租房、相互蛐蛐,他们的身上带着内娱早已消

脱口秀演员在我看来是介于艺人和路人之间的人类,他们拥有一定的公众知名度,其中的顶尖者如李雪琴、杨笠、徐志胜相当于一线明星的名气,但同时他们的物质和工作性质又没有到足矣脱离人民群众的地步,其中大多数人还在求偶、挤地铁、住合租房、相互蛐蛐,他们的身上带着内娱早已消失的活人感,依旧是你身边的同事、同学、亲戚。

今天“穷门”元老何广智拿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第二季的新大王,又想起那句: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广智就像那个兢兢业业做了很多碎活苦活的资深员工,终于当上了年度先进工作者,观众的心声:正常,应该,怎么今天才得?可是看到他获奖的状态,再回看他半决赛时以为自己要失利的那些话,又体会到他的不易。

看把小伙激动成什么样了?广智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最完美的一天,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一天,过往的人生中没有哪一天是如此完美的,完美到他不敢想象。他如此珍惜这个荣誉,观众都禁不住为他高兴。

这不光是广智个人的胜利,也是脱友2的胜利,胜利在于众望所归,勤勤恳恳的人获得了应有的奖赏这个结局很鼓舞人心,天道酬勤的故事在当下尤其珍贵。

不知不觉,我看完了这季所有的《脱友》,哪怕有时节目时长长达四个半小时。因为在娱乐数据化的今日,脱口秀是难得的演员愿意并且必须把隐私和真情撕开给你看的节目了,连领笑员来到这里都神奇地变得可爱和松弛了起来。

就说陈鲁豫,有段时间是网络恶搞对象,观众认为她无知、敷衍,曾经传说她采访前都不和采访对象说话。直到来了脱口秀,我们才知道她博学、认真、热爱工作,那么多选手的线下她看过,播客她听过,直播间她蹲过,这巨大的时间成本不是仅仅敬业就能支撑的。

还有李宇春,通过脱口秀,重新认识了她也有烦恼,不喜欢接受重复的采访。看完王大刀的表演,她会瞬间共情,因为她也非常懊恼曾经经历网暴的时候“好像没保护好那时的自己”。

她对选手了如指掌,并且机智又俏皮,当罗永浩说自己听不见不敢让别人重复问题怕被人嫌老时,在某个环节罗永浩没听见李宇春说话时,她突然大声说:“罗老师你说什么?”

好几位选手也颠覆了我的成见。貌似清高又疏离的张骏,前几季总被认为不好笑,早早就淘汰,镜头扫到他经常心事重重的样子。今年他开心的点是多苟了几轮,就能和同小组的几个人成为了朋友,一起聊稿子,当他说这个夏天非常圆满时眼含泪光,忽然之间有个念头:原来好学生也寂寞。

去年第一次就以188高票晋级的哈哈曹,被狂嘲是鹅的188太子,可从第二季起,他越来越讨人喜欢。他和外人吵架时被媳妇嫌弃窝囊,背诵人生中唯一收到的情书时的羞涩,抱怨漫才兄弟坐商务舱他只能坐经济舱的尴尬,与他“翘嘴鱼”的外形形成了反差萌。

有些反差不一定是快乐的,但依然是动人的。我们惯性思维里会以为心宽体胖,可是毛豆在后采时垂着头说:他不喜欢自己的胖,不喜欢总出汗,不喜欢自己的表现。我才注意到那个被同行CUE得最多,观众缘极好的毛豆,是比前几年更胖了,也没我们想象中快乐。弥勒佛样的大块头,那样黯然神伤。

王继业被跑路的月子中心骗了两万八,愤怒之下得高票,为了照顾媳妇坐月子退赛,背景音乐是他写的歌,我们好像陪他一起经历了产子过程。

因为个子不高在学校被霸凌的锐锐,对不在场的霸凌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们都没打算道歉,我拿什么原谅?很惊喜听到这个角度,而不是人情社会里常用的那套“都过去了”,有些事就是过不去。

还有高寒,第一次让我看到脱口秀里的文学性,漫天大雪的养鸡场,鸡的咳嗽,一个即将破产的东北家庭,过马路的老太太是他青春疼痛文学的女主角,他退场时选的BGM是《日久他乡是故乡》,只有文学青年才能同频他懒洋洋语调背后的萧瑟。

很多段子笑笑就忘了,但奇怪的是,我记住了许多不算是好笑的碎片,不仅仅在舞台上,包括极其丰富和到位的后采。

大张伟细心地注意到其他选手表演时,哈哈曹永远笑得最大声最捧场,像个小孩子。

小四爷说他的家“何陋之有”我以为夸大其辞,镜头一转真去了他的老宅,那个残破程度……他的表达很收敛了。小四爷说他是广智的铁粉,在粉丝群里叫“何厂智”,几年之后他们完成了“穷门”交接,不是粉丝对偶像的感情,是对同类的相认。

锐锐去年两次擦线淘汰,最沮丧的时候他直播间里有十几个铁粉陪他到凌晨,人这么少的直播间鲁豫都去过。

沮丧于自己是隐形人的赛文,几个同行帮他换装,打扮得像在马戏团工作,赛文竟然还显得相当朴实。

小帕和小雪那用语言很难评价的原生家庭,东亚女儿是怎么被吃掉又拼死求救的,她们的段子会让我不敢笑却大为震撼。而与之对照的是王小利童话般梦幻的小世界,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就爱她的母亲。

这些细节碎碎地藏在节目缝隙里,很温柔,瞬间让这些人活了起来。几乎每个人的故事都能找到共情者,有人说脱口秀和传统曲艺的区别是脱口秀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让观众陷进去的不是段子,而是观众会当真的人设。自古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就是现在愿意讨好观众的“疯子”太少了,我们这些傻子才愿意多看看《脱友》。

步惊云说:脱口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帮你还房贷,让你升职加薪,但他们这些人毫无保留地将人性的脆弱、敏感、阴暗向大家坦白时,就是想让观众在最艰难的时刻想起有人和ta一样过。

最浪漫的一段是总决赛时全体演员给继业刚出生的宝宝念诗,在展望孩子未来的人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可以不用那么“成功”,做情绪没那么稳定的大人也行,理直气壮地加入穷门也行,可以上大专,也可以考上博士再退学……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好,生命自有出路。

1998版的《新华字典》里有一句话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这句话后来成为网络反讽热梗,不再有人相信阶级的差距能轻易弥平。但在脱口秀的舞台上,确实站着一群“失败者”,他们在生活中搞砸过很多次,但你看,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彻底崩坏,现在不是照样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吗?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念这封信,他们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小人物,也有光明的未来,只要你坚持不放弃。

就像小帕的获奖感言:只要多活一天,就会离自己想要的东西更近一点。至此,《脱友2》已成艺术,决赛带给我的浪漫和震撼不在于那些炸场的段子,而是脱口秀演员们从岩石缝中绽放的生命力。

某种程度上,《脱友》也打破了阶层叙事,让不同出身,不同学历,财产悬殊的人可以坐在一起,听听对方的烦恼。在这个地方,领笑员也可以给寒门子弟鞠一躬。而且大家都坦然地觉得彼此是平等的,大张伟听完呼兰表演后说他通过脱口秀找到了他真正爱的朋友,真正能亲历(对方的人生),跟他一起聊天一起说话。他给好几位他喜欢的演员送了演唱会的票,虽然为了准备比赛,决赛圈选手只有从没看过演唱会的锐锐去了。敢于拒绝反而说明大家处成了朋友,不需要场面上的客套。

脱口秀也是星二代、天龙人惟一污染不了的赛道,因为这个职业要有真本事,幽默是无法借助外力赋予的,没有就是没有,观众看脱口秀也是要掏工资买票的,演员在《脱友》收获的不是名次,而是观众的信任,看完节目就去抢他们票的信任。原本一个路人,靠智力、阅历、苦难和幽默感突然得到这么多爱这么多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

小奇说他刚开始对节目有误解,一直以为是大家来一起争当一个最好的朋友,比到决赛才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是在找属于ta那一部分的观众朋友。

从前我也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起“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么长的名字,原来的名字不是简短又好记吗?这一季追到决赛,看着所有脱口秀演员们在收官的舞台上迎着彩纸尬舞嬉闹,看到呼兰在后采的时候把头埋在膝盖里流泪……我才突然发现这个节目名无比贴切。

呼兰回忆起最艰难的时候,广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他并肩作战。

没有太多煽情的话,就一句,广智问他:“哥,你比吗?”

他说我比,广智说我也比,咱好好弄。

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广智又问他:“哥,你走吗?”

呼兰说我不走,广智说我也不走。

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呼兰,印象里他是憨而不傻的小浣熊,长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萌脸,总能冷不丁挠你一下,但又不会真的激怒谁。第一次见他如此失控地流泪,这个年纪的中年男人会为父母哭,为孩子哭,为股市崩盘而哭,很少为纯粹的友谊而埋头痛哭。

广智夺冠,呼兰却是全场哭得最惨的一个人。他说“这个夏天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广智夺冠,这是一个特别完美的句号。”在他眼里广智夺冠这件事不光能提振脱口秀演员的信心,也让普通观众也看到好人有好报,只要努力就有回报。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脱口秀,不管是喜欢讲还是喜欢听。因为脱口秀让人保留了一部分真诚,虚伪的人讲不好脱口秀,这是一门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艺术。李诞曾在黑板上写过四个字——借假修真,意思是脱口秀演员要用真实的体验去承载这个虚假的比赛。刚开始或许真假掺半,但比着比着大家就会当真。这一季比到决赛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台上的演员已经没有那么多胜负欲了,就想说点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

锐锐讲被霸凌没有反转,场子毫无意外的冷。小奇也没有讲自己手拿把掐的中专生活,而是已经讲烂了的离婚话题。不是他离婚,是父母离婚对他的影响,笑点不多,有点沉重和心酸。

一直扛着传统喜剧大旗,很少讽刺别人总拿自己开涮的毛豆都出乎意料地在第一场决赛讲了一个略带讽刺性的故事:他陪妹妹逛jellycat店,店员用逗小孩的语气来了一番无实物表演,荒唐到他怀疑自己没有童心所以看不到店员挤的奶油。有点新编《皇帝的新装》的意思,这是我头一次在毛豆的段子里听出毛刺。

何广智也是趁着决赛豁出去了,直接拿出一张述职报告,平均每三句玩笑就夹杂着一句真话。比如:刚开始说脱口秀什么活都干,抬桌子抬椅子,现在,台柱子。

他回顾了自己过往的成就,又吹捧了一番公司越做越大,脱口秀行业百花齐放,接着话锋一转,当众蛐蛐公司人才流失,好几个骨干跑到对面另起炉灶了。

脱口秀的舞台上没有人能抵抗住始终不说心里话,否则他们一开始也不会选择来讲脱口秀——不都是借着讲笑话来说点自己平时正儿八经说不了的话吗?

脱口秀也是一门不断修正和进步的艺术,不像歌手只要有一首金曲就够吃一辈子,脱口秀演员得不断创作出新鲜的段子才能留住观众。这需要他们有敏锐的嗅觉,及时感知到舆论场上的风向变化。所以傲慢的人也讲不好脱口秀,哪怕是行业大拿。

脱口秀还是最包容的艺术,它给了很多人出口,再渺小、脆弱、古怪的人通过脱口秀都能找到同频共振的朋友。广智花七年时间“走到了长安”,奖赏除了冠军的奖杯,还有这一路以来观众对他的喜爱。

谢谢脱口秀,即使生活搞砸过无数次,至少有一次笑出了声。

本文主笔:孟大明白,Yuki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孟大明白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