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哥翻车了?直播带货的“人设”背后,是谁在收割我们的智商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22:10 1

摘要:当以正能量反诈形象深入人心的“反诈老陈”,闯入以带货届闻名的“嘎子哥”谢孟伟的直播间,一场直播大战随之掀起。

引言:“反诈老陈”对决“嘎子哥”,直播带货秒变“翻车现场”,看透直播带货的真真假假。

直播电商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财富与流量的神话,但也充斥着谎言与信任的危机。

当以正能量反诈形象深入人心的“反诈老陈”,闯入以带货届闻名的“嘎子哥”谢孟伟的直播间,一场直播大战随之掀起。

一瞬间,激情带货的舞台中央,骤然上演了一出真假难辨的“谍战大戏”,将直播带货繁华表象下的暗流汹涌,彻底推到了公众面前。

一场打假风云

直播间里的“谍中谍”

最近,直播界可谓是热闹非凡,一场由前反诈民警、现网红的老陈引发的 “打假风波”成功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目光,这事儿还得从嘎子哥的卖货直播间说起。

嘎子哥在直播间激情澎湃,拿着一款酷派手机,口若悬河地介绍着:“家人们呐,瞧好了!这可是酷派的新品,256G超大内存,8核超强处理器,性能杠杠的,关键价格只要699元!”

这一番话,再加上直播间营造的抢购氛围,不少网友瞬间心动,纷纷下单。反诈老陈也在直播间看中了这款手机,觉得价格确实便宜,于是下单买了一台。

图源:嘎子哥直播间

可等收到货后,老陈心里就犯嘀咕了。他跑去酷派官网一顿搜索,愣是没找到这款型号为 “GZ coolpad 酷派 X60”的手机。

老陈意识到不对劲,官网都查不到,不会被骗了吧?于是,他发挥了自己一贯的较真精神,拍了个视频公开质疑嘎子哥和酷派官方。

老陈截取了嘎子哥直播的片段,有理有据地分析,还直接喊话酷派官方:“你们到底有没有这款产品?要是没有,可得跟老百姓说清楚,别让某些人打着官方的旗号坑咱老百姓的钱!”

图源:反诈老陈视频

视频一发布,瞬间在网上掀起了舆论。网友们纷纷围观,有的支持老陈,觉得他是在为消费者伸张正义;有的则吃瓜态度,等着看后续发展。

面对老陈的质疑,嘎子哥也不甘示弱,在直播间强硬回应,坚称自己带货的所有产品都是正品,还暗指老陈是在蹭流量,疑似辱骂反诈老陈。

老陈也做出反击,在视频中声称自己因打假而受到了威胁。这一来二去,双方算是较上劲了,这场手机真伪之争愈发激烈,酷派官方的回应显得十分重要。

图源:抖音

据了解在8月25日,酷派官方做出正式回应,确认嘎子哥所带的产品为酷派正品,目前正在各平台审核上架中,之后会陆续上架,这场风波才暂时告一段落。

带货变带坑

主播们上演奥斯卡级表演

实际上这不是嘎子哥第一次违规,此前他被曝直播卖假酒,后有高价出售手机,他直接做出回应表示粉丝要相信自己,卖的都是好货。

这三人可谓各怀心思,嘎子哥想通过这次流量和官方澄清来收割一波真实粉,老陈就想着成功打假而为自己正名,没想到酷派坐收渔翁之利,还得到了免费广告!

图源:网友评论

有人猜测,说不定是酷派想清理网红带货的库存,换个名字就说是新品引流。要知道,如今手机头部品牌称霸手机市场,昔日的酷派手机时代已早就过去。

三者在玩心眼,消费者悄悄碎了心,这场闹剧的本质其实是低端供应链+过气网红效应+过气品牌的抱团求生,很不幸,消费者成为流量博弈的试错成本。

图源:网友评论

在直播电商平台火爆的时代,网上卖货的景象也越来越多,但是其实哄骗忽悠的的手段可不少,网红们以为流量即红利,企图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甚至开启“奥斯卡式演技”。

其实,嘎子哥这事并非个例,如今的直播电商行业,可谓是鱼龙混杂,不少主播为了收割流量,那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有些手段就不太地道了。

就拿凉山孟阳的事来说,她在唐某杰公司的包装、孵化下,以卖惨的方式拍摄在昭觉县山区农户家中收购农特产品的视频,凭借 “父母双亡、辍学养家”的悲惨人设吸引大量粉丝。

图源:CCTV法治在线

可在直播带货时,借着助农的噱头,售卖低价收购的非凉山产地的农特产品,贴上凉山特产的标签,直播带假货出售,销售额超3000万余元,非法牟利超1000万余元。

这些主播利用大众对助农的热情和信任,实则干着欺骗消费者的勾当,把大家的爱心当作赚钱的工具,实在可恶。

还有千万级带货主播麦琪啦,更是离谱,在直播中把保健产品吹成神药,暗示PPC散结因子复合片能消除全身多发囊肿结节并有效防止复发,甚至可治恶性肿瘤。

图源:微博

称龙血树叶粉可治疗良恶性肿瘤、尿毒症、脑梗等任何血瘀问题所导致的疾病,乃至急性中毒。为了规避平台审查,提到病症时还玩起文字游戏,用英文或者拆分病名来表述。

这些虚假宣传,让不少消费者信以为真,花了冤枉钱不说,还可能耽误病情。

更有一些主播在卖化妆品时,把普通的护肤品夸得神乎其神,说什么一抹就白,一用就年轻十岁,效果堪比神仙水,可消费者买回去一用,要么没效果,要么直接过敏。

图源:大河报

有些产品连基本的生产资质都没有,完全就是三无产品。这些主播利用自己的流量和粉丝的信任,大肆售卖劣质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整个直播行业抹黑。

让带货回归带“货”

而不是带“坑”

这场打假大戏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消费课,从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卖手机这事儿,当乐子看的同时也值得深思。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在直播间购物时,一定要有甄别能力,不要被主播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

不要一看到价格便宜、主播热情推荐,就盲目下单。

图源:小红书

得多个心眼,像老陈一样,多去官网、官方旗舰店查查产品信息,看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毕竟,咱们辛苦挣来的钱,可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打水漂了。

主播们作为公众人物,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靠诚信和优质的产品赢得粉丝的信任,而不是靠一套又一套的哄骗。

图源:抖音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去了粉丝的信任,就算有再多的流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当然,直播电商行业里也有不少正面例子,今年8月19日秭归县开“百村千主播”活动,引导32名村干部走向镜头,16名出镜书记担当助农主播,为当地乡亲们带货。

其中的“小高书记”高艳云的直播间帮海拔800多米、缺乏主导产业的乔家坪村村民卖出了不少山货,两个月就为60多岁的王双群带来1400元收入,攒足乡亲们的生活费。

图源:网络

今年3月以来更是带出了22万元的山货,为村里的留守老年人解决孩子们的生活费和家中的茶米油盐费。

还有90后企业家王静,带领贵州巴梭雅农电商有限公司,从最初扁担挑山货赶乡场,到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分享农业技术、销售农产品。

她不仅让公司业绩大幅增长,销售额达810万元,还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这些正面带货的案例,都是凭借诚信经营、为消费者和农户着想,才获得成功。

图源:CCTV13

除此之外平台要加强对主播和产品的审核力度,不能只看流量,不看质量。对于那些卖劣质产品、虚假宣传的主播,要严惩不贷,该封号就封号,该罚款就罚款。

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直播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购物。

写在最后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最后叶提醒大家:看直播带货要带脑子,不要只带钱包。

记住老陈的谆谆教诲:你可以暂时骗倒所有人,也可以永远骗倒一些人,但你不可能永远骗倒所有人——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你的黑历史会被永远珍藏!

直播带货本是件好事,但千万别让“带货”变成“带坑”

毕竟消费者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很可能是被大风刮走的——通过那些天花乱坠的直播间!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