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明星不开个火锅店、甜品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混娱乐圈。前脚赵露思直播哭诉甜品店被合伙人坑到关门,商标被抢注、血汗钱打水漂;后脚网友扒出薛之谦的"上上谦"关了大半,郑恺的"火凤祥"加盟商集体维权,陈赫的"贤合庄"更是从排队2小时到门店倒闭一半——合着明星开
明星开店必翻车?从赵露思的"人情坑"到陈赫的"割韭菜",这行当水太深!
这年头,明星不开个火锅店、甜品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混娱乐圈。前脚赵露思直播哭诉甜品店被合伙人坑到关门,商标被抢注、血汗钱打水漂;后脚网友扒出薛之谦的"上上谦"关了大半,郑恺的"火凤祥"加盟商集体维权,陈赫的"贤合庄"更是从排队2小时到门店倒闭一半——合着明星开店不是做生意,是集体上演《破产姐妹》真人秀?
你以为明星自带流量就能躺着赚钱?太天真了!今天咱就扒开这层画皮:为啥明星餐厅开业时锣鼓喧天,倒闭时悄无声息?是他们太傻太天真,还是资本套路太深?看完你就明白,这行当水太深,连明星都得被呛死。
一、赵露思的"人情坑":明星开店第一步,先踩"三无陷阱"
赵露思这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个年入千万的女明星,开甜品店居然不签合同?"因为是老相识,直接给了钱"——这话一出,弹幕里全是"姐姐你可长点心吧"。结果呢?合伙人失联、商标被抢注、门店亏到关门,典型的"三无惨案":无合同、无监管、无经验。
这可不是个例!当年孟非开"孟非的小面",喊着"非诚勿扰"的口号,一碗面卖38块,顾客吃了骂骂咧咧:"还没楼下面馆好吃,凭啥收我明星税?"开业3年,全国门店关了80%,剩下的靠打折续命。为啥?孟非本人一年去不了店里3次,菜单都是第三方团队瞎凑的,连他自己都说:"我就是挂个名。"
你看,明星开店的第一步,往往就踩进了"三无陷阱":无敬畏心、无专业度、无参与感。他们以为凭着一张脸就能当甩手掌柜,把店交给"朋友""熟人"或者第三方公司,自己躺着数钱。可餐饮这行当,是锅碗瓢盆的真功夫,不是镜头前的花架子。顾客进店是吃饭的,不是给明星交"合影费"的——菜难吃、价虚高、服务差,流量再大也撑不过3个月。
二、从排队到关门:明星餐厅的"百日魔咒"咋来的?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场面:明星餐厅开业当天,粉丝扛着相机挤破头,黄牛把号炒到500块一个,媒体通稿吹上天:"开业即爆红,日赚20万!"可3个月后再路过,店里空荡荡,服务员比顾客还多,半年后直接贴出"旺铺转让"。
这"百日魔咒"咋来的?说白了就是**"流量泡沫"被戳破的过程**。明星开店靠的是"猎奇经济":粉丝想打卡爱豆同款,路人图个新鲜凑热闹。可餐饮的本质是"复购经济",得靠口味、性价比、服务留住人。你想想,陈赫的"贤合庄",人均150块吃顿火锅,肉量少得像喂猫,锅底咸得齁死人,谁会去第二次?
更鸡贼的是第三方运营公司。他们摸透了明星想赚钱又怕麻烦的心理,打包票说"你啥都不用管,我们全包"。怎么包?先砸钱搞开业营销,买水军刷好评,营造"爆红"假象;接着疯狂开放加盟,加盟费从50万到200万不等,割一波快钱就跑。等到加盟商发现"明星效应"撑不起生意,想维权时,明星早就拿着加盟费分成润了,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品牌方不参与门店运营,盈亏自负。"
就像郑恺的"火凤祥",被曝加盟商交了120万加盟费,结果总部连选址、培训都不管,食材比市场价贵30%,最后加盟商集体去总部拉横幅:"郑恺还我血汗钱!"可郑恺团队轻飘飘一句"已和运营方解约",把锅甩得干干净净。你看,明星和第三方公司,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遭殃的还是加盟商和消费者。
三、明星开店3大死穴:个个致命,没一个能躲
别光骂明星割韭菜,这行当的水确实深,连精明的商人都可能栽跟头,何况是常年活在滤镜里的明星?他们踩的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死指南"。
第一坑:把"人情"当"合同"
赵露思不是第一个栽在"熟人"手里的。之前包贝尔开"辣庄火锅",拉着同学当合伙人,结果对方卷款跑路,留下一屁股债务;周杰伦的"MR.J餐厅",交给发小打理,最后被曝食材过期、卫生堪忧,周杰伦亲自道歉都没用。明星总觉得"朋友靠谱",结果往往是"朋友最坑"。做生意哪能讲人情?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连合同都不签,你不被骗谁被骗?
第二坑:把"流量"当"口碑"
明星最大的错觉,就是以为"我的粉丝会来买单"。可粉丝的钱也是钱啊!她们愿意花300块买爱豆的专辑,不代表愿意花300块吃一顿难吃的饭。去年某选秀明星开奶茶店,粉丝组团打卡,晒单发微博,可普通顾客一喝:"这玩意儿比蜜雪冰城难喝10倍,还贵3倍!"结果不到半年,门店关了90%,粉丝都救不了。
第三坑:把"开店"当"洗钱"
这话可能难听,但你细想:为啥明星扎堆开餐饮?因为这行当"现金流好做手脚"。开个火锅店,一年流水过亿,成本、利润全是糊涂账,税务风险低,还能把"片酬""代言费"光明正大地洗一遍。至于店赚不赚钱?不重要,反正钱已经"合法"进了口袋。就像某女星开的连锁餐厅,全国30家店,年年亏损却越开越多,你说她图啥?
四、顾客不是傻子:从"追星"到"用脚投票",我们清醒了
以前消费者傻吗?傻!看到明星开店就往上冲,被割了韭菜还帮人数钱。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被坑多了,学精了:"你是明星关我屁事?菜难吃就差评,价虚高就不去!"
前阵子"贤合庄"加盟商维权,顾客非但不同情陈赫,反而拍手叫好:"早该凉了!又贵又难吃!"还有人扒出孟非的"孟非的小面",一碗牛肉面卖38块,牛肉只有3片,气得顾客直接把碗扣在桌上:"我是来吃面的,不是来给你交'非诚勿扰'会员费的!"
这届消费者已经觉醒了:我们为口味买单,不为明星光环买单。你看,那些真正火了10年以上的餐厅,有几个是明星开的?海底捞靠服务,西贝靠性价比,老乡鸡靠干净卫生——他们没请过一个明星代言,照样天天排队。为啥?因为人家把钱花在了食材、口味、服务上,而不是明星的代言费和营销费上。
五、明星该醒醒了:餐饮不是"圈钱工具",是"良心活"
赵露思在直播里哭着说:"以后再也不乱投资了。"其实她该哭的不是"被坑",而是"太天真"。餐饮这行当,看着门槛低,谁都能开,实则是最考验"良心"的活——你对顾客用心,顾客就用钱包投票;你想割韭菜,市场就会教你做人。
别再迷信"明星效应"了。流量是把双刃剑,能让你开业爆红,也能让你翻车时被骂得更惨。陈赫退股贤合庄后,路人缘暴跌;郑恺因为火凤祥加盟商维权,综艺资源掉了一半。你看,想靠开店捞快钱?最后可能连老本都赔进去。
最后给明星提个醒:如果真想开店,就踏踏实实学本事。去后厨学做菜,去前厅学服务,去供应链学成本控制——就像郭德纲开"德云华服",从面料到剪裁亲自盯,价格公道质量好,照样做成老字号。如果只是想圈钱割韭菜,那还是趁早收手吧,消费者已经不吃"明星光环"这一套了。
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肚子是诚实的——你糊弄它,它就会让你关门大吉。
来源:倪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