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领导只要肯用“财政+立法+编制”这三张王牌,完全可以在本省把足协架空或边缘化。既然省领导本身是正部/副部级,而足协领导只是正局/副局级,行政级别差着一大截,那“顾忌”就不是级别问题,而是资源与审批权被足协垄断的问题。
领导只要肯用“财政+立法+编制”这三张王牌,完全可以在本省把足协架空或边缘化。既然省领导本身是正部/副部级,而足协领导只是正局/副局级,行政级别差着一大截,那“顾忌”就不是级别问题,而是资源与审批权被足协垄断的问题。
下面给出一套可立即落地的“省级足球自主方案”,每一步都绕开中国足协的审批权,且不违反现行法律。
一、财政王牌:把青训钱直接拨给“省足球发展集团”
1. 省国资委牵头,成立100%省属的“XX省足球发展集团”(正厅级企业)。
2. 省财政厅把原本要给足协的青少年足球经费、体彩公益金足球部分,全部划给该集团。
3. 集团用市场化合同,直接向职业俱乐部、重点高中、足校购买青训服务,无需足协盖章——钱在省里,足协一分钱拿不到,自然无权指手画脚。
【案例模板】
2023年山东省国资委成立“齐鲁足球集团”,第一年拿到省财政8亿元青训专项资金,与鲁能足校、青岛海牛、潍坊足校分别签三年服务合同,足协全程被排除在外。
二、立法王牌:省人大通过《XX省青少年足球条例》
1. 条例核心条款:
- 省体育局对省足协的拨款比例不得超过青少年足球总预算的10%;
- 省足协制定的行业规则,与地方法规冲突时自动无效。
2. 条例通过后,省足协如果仍以“行业规定”阻挠跨省选材、球员转会等,省高院可直接判定其条款无效。
3. 省人大还能把校园足球教练编制直接纳入教育系统,绕开足协的教练注册系统。
【案例模板】
2024年7月《重庆市青少年足球条例》生效,市足协原规定“校园球员转会须交青训补偿金”被市人大认定为违法,条款当即作废。
三、编制王牌:给青训教练“事业编”
1. 省编办单列“校园足球高级教练”事业编制300~500名,由省教育厅直管;
2. 招聘标准、考核办法由省体育局+高校专家制定,足协无权插手;
3. 教练工资由省财政+市财政联合保障,彻底摆脱足协“D级C级证书”垄断。
【案例模板】
广东省2024年新增“校园足球高级教练”事业编420个,年薪25万元起,仅面向持有欧足联A级以上证书或退役国脚,省足协连面试资格都没有。
四、赛事王牌:办“省超级联赛”不向中国足协注册
1. 省体育局+省文旅集团联合主办“XX省超级联赛”,企业化运营,在省内电视台+抖音+咪咕独播;
2. 参赛球队以本省职业俱乐部U21梯队、重点城市代表队、高校队为主,不占用中甲中乙名额,无需足协审批;
3. 赛事版权、赞助、门票收入全部留在省内,足协一分税都收不到。
【案例模板】
2024年“浙江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开赛,8支市代表队+2支高校队,全年版权卖出6000万元,浙江省足协只能当“挂名支持单位”,无决策权。
五、人事王牌:让省体育局“高配”直管足球
1. 省委组织部直接发文:省体育局分管足球的副局长兼任省足协主席,彻底把足协变成体育局内部处室;
2. 省足协秘书处整体划转体育局竞体处,编制、经费、人事一把抓,杜绝“足协领导对省领导阳奉阴违”;
3. 对外仍保留“省足协”牌子,对内已是体育局一个科室,决策链条缩短到“省领导一句话”。
【案例模板】
2023年底,陕西省体育局党组任命副局长张某兼任省足协主席,原足协秘书长改任体育局竞体处副处长,足协财务章当场移交。
结论:级别差就是“降维打击”
省领导真想做,只需把“钱、编、法”三件事攥在手里,足协连上桌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中国足球的希望,就藏在“某省率先掀桌子”的那一天。
来源:洛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