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岳阳楼闻名天下,还是自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两字关情之名记后,历代文人士大夫纷至沓来,把酒临风、卧看楼月、羁旅遣怀、忧乐天下,写下了斗量车载的诗篇,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岳阳楼闻名天下,还是自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两字关情之名记后,历代文人士大夫纷至沓来,把酒临风、卧看楼月、羁旅遣怀、忧乐天下,写下了斗量车载的诗篇,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据历代《巴陵县志·岳阳楼文集》统计,自南朝至清光绪十七年(1891)的诗词歌赋等作品共有484首(篇),有作者357人。
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楼诗词创作更是汗牛充栋,篇什繁富,作者遍布海内外。仅1984年岳阳楼大修竣工,岳阳楼大修办公室就征集诗词1529首。
岳阳,乃天地所缔造的山水嘉区,历史所书就的人文胜地。两千年前,屈子就行吟洞庭湖畔,“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吟诵岳阳楼之作自南北朝起。宋元嘉三年(426),著名诗人颜延之到巴陵写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这是第一首描写岳阳楼风光的诗歌。
唐开元三年(715),中书令、燕国公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常会文人迁客登楼歌咏,开始日相播扬。
此后,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元稹、贾至、李商隐、李群玉等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登楼远眺,泛舟湖上。或气蒸梦泽、波撼岳阳;或洞庭赊月,买酒白云;或昔闻今上,凭轩涕泗;或春绿连梦,红处长安;或江豚出戏,惊波荡漾,谱就一阙巴陵大合唱,形成岳阳楼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仅唐代吟咏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诗歌就有138首,诗仙李白第一次唱响岳阳楼这个名字,诗圣杜甫写下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纪念碑式的名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霜。
寒鸦栖冻欲栖雪,飞鸿避冻泥空坠。
同穴窅冥何所望,敢与君绝绝交意。
帝城秋望瀛洲近,海气凄凄百川清。
萧条瞻泊人归去,舟楫沧江空自横。
天上一轮月,亭前双桂花。香风随我去,一路到长沙。
现代诗人老舍的《登岳阳楼题-三秋图》
舒庆春《赴长沙途中夜游岳阳楼》 朝代: 近现代 天上一轮月,亭前双桂花。香风随我去,一路到长沙。
大地龙争日,英雄虎变时。苍凉万里感,浩荡百年思。日月自光曜,江山孰主持?登楼一凭眺,此意竟谁知?
戊戌变法失败后,杨昌济绝意科举,闭户读书课徒,同时积极向西方寻找真理,决心“求知于世界”。1902年冬,杨昌济考取湖南官费留日生。翌年二月启程东渡时,他更名“怀中”,表示身处异邦,心怀中华。
路过岳州,他登临岳阳楼,题诗一首以申去国之思:“大地龙争日,英雄虎变时。苍凉万里感,浩荡百年思。日月自光曜,江山孰主持?登楼一凭眺,此意竟谁知?”
与其得意门生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句,气概相埒,异曲同工。
魏源 灏矣东南国,能容此大川。湖吞江作海,地尽水为天。鸥鹭双蓬梗,乾坤一钓舷。舟中楼上客,同梦九霄眠。
魏源(1794—1857),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湖南邵阳人。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与龚自珍齐名。鸦片战争后作《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有《古微堂诗集》。
魏源中举后第二年带了许多书去京城应考。当坐船来到洞庭湖时,正值“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正碰上个“担米过洞庭”的坏天气。他看完一本书,就把它丢入湖水里。接连丢了好几捆。船夫便问他:“老爷,您自知把书往湖里丢啊?”魏源解释道:“书太多了船难截得起;何况“书读了就记住了,用不着再翻阅它。”说着,又想把刚读过的《资治通鉴》丢入湖中。船夫不相信魏源有那么好的启发,便 讨过书来试验他。果然,船夫提了上句,魏源便背出下句,真是提头知尾,过目不忘。有人给魏源题了幅对联,道是:目下十行字,胸藏万卷书。魏源丢书过洞庭成为美谈。
过洞庭 秋老一峰晴,巴船过洞庭。水摇天地白,山入混茫青。云气飞篷背,霜花落雁翎。今朝吟不得,窗外有龙听。
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 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清朝姚鼐的《岳州城上》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围。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这首诗以自然景致为载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此诗通过对山川、落日、大雁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叹息,用语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诗意和美感。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在官场中,他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著称,虽未位极人臣,但凭借自己的才学和品德赢得了同僚的尊重。然而,官场的复杂和黑暗让他逐渐心生厌倦,最终他选择辞官,专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姚鼐为人性格温和谦逊,豁达开朗。他善于与人交往,在文坛上与众多文人雅士交往密切,如纪昀、王念孙等。在这些交往中,他不断吸收他人之长,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浪迹江湖数十年,年年散髮醉江天。 岳阳楼上留三日,聊与潇湘结后缘。《烟波即事十首(其七)》
小雨极凉舟中熟睡至夕 宋·陆游 舟中一雨扫飞蝇, 半脱纶巾卧翠藤。 清梦初回窗日晚, 数声柔橹下巴陵。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
晚泊岳阳【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写作背景】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乐观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本文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他此时的心情和范仲淹应当同样是忧心忡忡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忧”,“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依据《宋史·欧阳修传》的记载,“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庐陵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这首七言古诗,即写于被贬夷陵途中。
《宋史·欧阳修传》对欧阳修有这样的评价:“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从中可见其耿直刚劲见义勇为的为人。
欧阳修自己有这样的.话:“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于奔、育,毁誉不以屑,其量适然,不见于喜愠”(《送方希则序》),欧阳修豁达超然的态度可以想见。
这种耿直豁达的性情对他的学生苏轼影响很大,并且经由苏轼发挥到极致。欧阳修自称文章太守,这来自他的词《朝中措》“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这是何等的气度胸怀!这种胸怀气度在本诗表现得虽然不很明显,但细心的读者自会体察得出。
本诗三处写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作伴;第五句用拟人的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做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一丝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写于被贬夷陵途中,隐含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思。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
宋·滕子京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芝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百尺危楼倚杳冥,凭栏回首不胜情。 风吹楚水光摇汉,浪飐君山翠入城。 远岫雨余群树冷,晓江风定片帆轻。
登岳阳楼
●宋·吕蒙正
百尺危楼倚杳冥,凭栏回首不胜情。
风吹楚水光摇汉,浪飐君山翠入城。
远岫雨余群树冷,晓江风定片帆轻。
正磋飘荡无归着,日暮桥边一笛声。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二首》是刘禹锡拟民歌体之作。诗中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这个生离死别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而诗人也着意渲染其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诗人充分利用潇湘地理风物,婉转复沓,深得民歌一唱三叹之妙。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祠南夕望_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草色虽云发,天光或未临。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 张九龄
湘岸多深林,青冥昼结阴。独无谢客赏,况复贾生心。草色虽云发,天光或未临。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江潭非所遇,为尔白头吟。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巴陵飘荡于大洲小渚之间,成为分水岭。你有行动,清风便传来消息。
山长城小,难见秋色;日落秋深有蒹葭,你去水云都是空,江山为之减色。
王昌龄第一次遭贬,约在开元二十六年(738)被谪岭南。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玄宗加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左降官量移近处。王昌龄自岭南贬所遇赦北归,是年秋至巴陵。李白当年春至初夏在安宜,夏时漫游于吴地,秋间舟行到巴陵适遇王昌龄。旋分手,王写此诗送别。
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西亭春望贾至〔唐代〕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岳阳城下 杜甫〔唐代〕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湘中【作者】韩愈 【朝代】唐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来源:迪新材料科普南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