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初心 遗声清廉”——莘县暑假期间非遗体验暨优秀传统技艺培训活动完美收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20:58 3

摘要:今年暑期,莘县文庙成为全县最热闹的文化打卡地。由莘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联合纪检、司法、农业和街道等多部门共同打造的16期“暑假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技艺培训”,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边界,在这里,群众和孩子们亲手拓印百年碑刻,体验剪纸创作,非遗不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

今年暑期,莘县文庙成为全县最热闹的文化打卡地。由莘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联合纪检、司法、农业和街道等多部门共同打造的16期“暑假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技艺培训”,创新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边界,在这里,群众和孩子们亲手拓印百年碑刻,体验剪纸创作,非遗不再是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艺术,更是以“文润初心 遗声清廉”的主题创新传播了廉洁文化,使廉洁思想深入人心。活动共吸引超8000人次参与,掀起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热潮。

古建空间赋能,让非遗“活”在历史场景中

在飞檐斗拱的院落中,在青砖黛瓦间感受非遗魅力。拓印课程以文庙碑刻和廉洁故事为素材,剪纸纹样融入建筑装饰元素,泥塑作品陈列于古建回廊。空间与内容的深度融合,使古建筑、廉洁文化等元素不再是静态的文化符号,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传统文化载体,这种沉浸感,让群众仿佛间似乎穿越百年。

多元项目设计,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的精准对接

活动精选五大体验项目各具特色。拓印传承金石文化,剪纸展现民俗和廉洁智慧,泥塑培养创造能力,折纸锻炼手脑协调,养生按摩锤制作则融合实用价值。照顾到不同年龄层的兴趣偏好,很好的实现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的传承目标。

大师亲授双轨教学,从“传技”到“传道”的升华

四位市级非遗传承人采用“技艺示范+文化讲解”的双轨教学模式。刘宪峰在教授拓印技法时同步讲解古代文献保存知识,张利霞传授剪纸技巧前先阐释纹样民俗寓意和廉洁标识。让参与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体现非遗的匠心精神。

跨部门协同融合,构建“大文化传承”格局

活动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文化部门“一枝独秀”的传统模式。司法局将法治元素融入剪纸纹样,纪检委借拓印传播廉政文化,农广校探索农业废弃物与剪纸材料创新结合,街道办事处精准组织社区居民,职教社优化课程设计。多部门协同融合,构建了文化传承新格局。

立体传播,从线下体验到线上裂变

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暑假非遗体验活动,参与家庭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照片、视频,话题阅读量超50万次,其“热度”与“知晓度”,直接、间接的培养了更多“非遗传承后备军”力量,线下、线上的良性传播循环,使培训体验活动传播值远超预期。

这场传统技艺培训体验证明,通过场景重构、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成为传播廉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莘县文化和旅游局计划将文庙打造为固定非遗传承基地,推动“非遗+N”模式,与清廉建设、教育、法治、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度融合,让当代非遗焕发百年文庙新活力,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永续传承。

供稿/一审:县文旅局 赵天河

编辑 /二审:马 琳

三审:岳振东

来源:莘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