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燕的脚步,总在田间巷陌间穿梭。作为村里的“法治带头人”,她将法治理念播撒进村民心田,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在合兴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绽放。
在崇明区港沿镇合兴村,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燕的脚步,总在田间巷陌间穿梭。作为村里的“法治带头人”,她将法治理念播撒进村民心田,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在合兴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绽放。
一、勤学法律强根基,播撒法治助新风
身为“法治带头人”,黄燕深知,要带领大家守法用法,自己必须先学法懂法。她刻苦钻研法律知识,案头常备厚厚的法律书籍和最新的司法解释,甚至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线上课程,只为当村民遇到政策疑问时,能随时提供准确解答。黄燕笃信,法律知识必须“化入泥土”,方能真正“润泽人心”。土地转包合同怎样签订才合法有效?相邻权纠纷如何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化解?面对这些关系千家万户的村务难题,她不仅耐心讲解法规条款,更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将法条背后的公平逻辑娓娓道来。从村干部到普通村民,法律逐渐从陌生的术语,变成了解决问题的钥匙。通过她在例会上一次次分享真实案例解析,“遇事先学法”成了越来越多村民处理事务的自然选择。
二、巧解纷争促和谐,温情调处暖人心
合兴村人口密集、产业聚集、外来务工人员多,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在所难免,黄燕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调解第一线。近期村里发生的一起纠纷便是例证:四兄妹因母亲遗留的老宅和积蓄分割问题争执不休,僵持数月。黄燕没有草率评判,而是以深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厘清矛盾核心——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法定继承份额的法律边界。随后,她以“情”为针,以“理”为线,耐心劝导:“手足骨血,千金难断。若为财产失去亲情,人生至宝何在?”她一次次登门,用共情抚平愤怒,用人情打动心结。最终,四兄妹在黄燕见证下,共同签下了一份和而有力的调解协议,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撕裂亲情、耗费精力的官司。
三、多方联动聚合力,法润合兴谱新篇
黄燕明白,法治建设不能单打独斗。她积极整合资源,编织更紧密的法治网络,引入更多宝贵力量。经验丰富的老村支书、熟悉民情的退休干警被她请来,共同打造“花漾调解室”。在这里,扎根乡土的经验与专业的法治理念相融合,焕发出强大的矛盾化解能量。黄燕更积极向外延伸资源触角,她对接堡镇法庭,在村里设立“法官接待日”。法官定期下沉,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村民们的疑虑有了值得信赖的专业出口,法律不再遥不可及。在黄燕的努力下,从“法律明白人”到志愿者,合兴村的“法治先锋队”日益壮大,“自治”基础更添“法治”底气。
在黄燕看来,法治并非冰冷的规则之网,而是乡土社会有序运行的根基。当纠纷消弭于初芽,权益被坚实守护,法治意识被悄然唤醒,合兴村便绽放出愈加和谐自信的姿态。黄燕用坚守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这份法治的春天。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