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治策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20:31 2

摘要:春分时节,山西小麦已陆续返青,进入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为指导麦农做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参考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并结合历年防治实践,现为广大麦农制定出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建议措施。

春分时节,山西小麦已陆续返青,进入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为指导麦农做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参考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并结合历年防治实践,现为广大麦农制定出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建议措施。

1、返青-拔节之前防除麦田杂草

因冬前气候较高容易造成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数量较多,麦农需抓住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这段关键期,根据草相种类选择相应类别除草剂,如防治节节麦可选择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35)毫升/亩(注意适用于在软质型和半硬质型冬小麦品种中使用,有些品种如硬粒、春性极强品种等容易产生药害),防治阔叶杂草可选用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6)毫升/亩,或10%双唑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0-25毫升/亩、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亩等。注意甲基二磺隆不能与含有二甲四氯、唑草酮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多效唑混配,易发生拮抗和药害。化学除草需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注意阅读除草剂说明书,不要盲目增加药量,用水量要足(常规喷雾器用水30公斤/亩),配制药液须二次稀释,勿重喷、漏喷,不能草多处多喷,草少处少喷。严禁在低温霜冻期、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害的弱苗麦田使用。不建议使用除草剂套装,每年都有麦农因使用除草剂套餐产生小麦药害。因麦田杂草种类多,除草剂混配须掌握科学原则,不在于除草剂种类多,确保对小麦绝对安全无药害。

展开剩余67%

2、返青-拔节期补充防治小麦茎基腐病为主的根茎部病害

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为害,是小麦上重要土传真菌性病害,从种子发芽至叶芽出土这段时间侵染,扩展期一般是在返青拔节期,雨水比较大的年份更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如果不加强管理,小麦到灌浆期就会发展成枯白穗,防治为时已晚。

小麦茎基腐病:可选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亩,或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50-60)毫升/亩。

小麦纹枯病:可选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25)毫升/亩,或27%井冈•氟环唑悬浮剂(40-60)毫升/亩、3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20-30)毫升/亩。

小麦根腐病:可选用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3-40)毫升/亩。

如果上述病害混发,可选择对应药剂复混使用。

注意麦红蜘蛛历年多发麦田,可混配5%阿维菌素乳油(6-8)毫升/亩。

施药技巧:亩用水量(45-60)公斤,调低喷头高度,重点喷淋麦株茎基部,防止病原菌向上扩展到分蘖节,确保防治效果。

3、扬花期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

小麦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是赤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抓住始初期(10%麦穗开花)喷药保护是预防赤霉病的最关键措施。收割期多雨年份,还要及早收割、脱粒、晾干,防止麦粒二次染病。

赤霉病防治以“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为原则,防治要诀: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前抢先打,雨停赶紧打。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亩,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亩、275克/升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悬浮剂(60-80)毫升/亩,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注意普通喷雾方式亩用水量为30公斤,配足药量,避开扬花时段重点喷施小麦穗部。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

此时可进行一次科学混用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综合控制病虫一喷多效,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防治麦蚜、吸浆虫等害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或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4-5)毫升/亩。

注意赤霉病重发区在抽穗至扬花期喷施 2 次,间隔(7-10)天;灌浆中期再喷施一次。

4、灌浆期做好小麦“一喷三防”

针对灌浆期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蚜、麦叶蜂等病虫害混发麦田,需重点抓好小麦灌浆-乳熟期管理,按照药肥混配、病虫兼治、经济适用的原则,科学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控剂,现配现用,抗病、抗虫、抗干热风,助力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防治锈病、白粉病等:可选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2.5-15)毫升/亩,或480克/升丙硫菌唑悬浮剂(25-35)毫升/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64)克/亩。

防治麦蚜等害虫:可选用30%氯氟•吡虫啉悬浮剂(4-5)毫升/亩。

防干热风:生长调节剂可选用0.01% 28-高芸苔素内酯(1500- 4000)倍液、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0.2-0.3%),增强抗逆性,补充磷钾肥。

喷施次数:一般地块喷施 1-2次。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谢咸升

来源|山西农民报强农科技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