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上线下双擎驱动、内联外拓多维发力、真金白银助企惠工……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聚力打造春风行动升级版,构建“载体赋能+协作助力+保障支撑”三维服务体系,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有力保障节后复工复产。
线上线下双擎驱动、内联外拓多维发力、真金白银助企惠工……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聚力打造春风行动升级版,构建“载体赋能+协作助力+保障支撑”三维服务体系,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有力保障节后复工复产。
据统计,春风行动期间南通市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88场次,筹集发布岗位信息21.7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46万人;办理用工参保11.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4%,为全市经济“开门红”注入强劲动力。
“云端+地网”
搭建高频常态供需通道
“打通就业堵点,提升招聘效率,是我们今年开展春风行动的着力点。”南通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一鸣介绍,为全方位、多维度满足不同求职者需求,南通市创新构建“云端+地网”双轨服务体系,做到招聘活动全时不掉线、服务不断档。
线上,优化升级求职招聘体验。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开发“精准服务中心”“就业直通车”“快就业零工服务”等平台,设置“人社专员”服务专区,求职者只需在平台上输入求职意向、专业技能等信息,就能通过智能算法快速匹配岗位,如同网上购物一样便捷。此外,首次推出AI面试服务,通过智能面试系统模拟真实场景,帮助求职者与“虚拟HR”过招,掌握面试技巧。
在传统直播带岗的基础上,南通市采取“探厂带岗”“走播送岗”“坐播荐岗”相融合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实时充分互动,为“云端”求职者带来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开展线上招聘93场,其中直播带岗近50场次,吸引224家次用人单位走进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达135.4万人次。
线下,密集推出系列专场招聘。抢抓春节后求职用工“黄金档”,在全市举办以“就在家乡 职通未来”为主题的新春大型招聘会。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携手市总工会、市残联等部门,围绕先进制造、服务消费、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入挖掘就业岗位资源,累计举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障人士、农民工等专场招聘会25场,把返乡“流量”转化为就业“留量”。市本级现场招聘会吸引近2500人次进场求职,收到简历1618份,创下近年来新春招聘会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在城市重要区域植入就业“微细胞”,遍布全市的11个省市级零工市场、230个零工驿站和8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同步营业,这些延伸的触角犹如一个个“就业灯塔”,照亮求职者的前行之路,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求职应聘。
“内联+外拓”
奏响跨越山海协作乐章
市县一体携手并进,跨省招工多维出击。“为抢抓春节前后劳动力转移就业窗口期,今年我们立足早谋划、早行动,市县密切配合、联动发力,加大东西部劳务协作力度,多路出击下好招工引劳‘先手棋’。”王一鸣介绍。
在精准摸排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南通市人社部门第一时间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合理制定赴外招聘路线,在春节前就已打响跨省招工“第一枪”。节前,南通市所辖如东县、海门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兵分四路,前往云南和陕西开展劳务协作。四组人马通过人社局长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等系列活动,达成就业意向600余人,以实际行动抢占招工先机。
为打响“外出务工、首选南通”品牌影响力,节后,南通市县携手全面吹响跨省招工“冲锋号”。从正月初八开始,14条赴外招聘线路陆续出发,分赴8省参加31场次招聘会,218家企业送去3.2万个岗位,掀起了一场跨区域人力资源引进的热潮。
“6天时间‘满载而归’。”2月9日,在2025年山西省“春风行动”运城示范招聘活动现场,多维绿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张自立翻阅着《2025届运城市毕业生生源信息》手册,欣喜地发现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将有300多名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他第一时间与学校对接老师取得联系,加强进一步沟通,计划建立见习实践基地,“跨省招聘,在满足我们企业技术工人岗位招工需求的同时,又帮助企业与当地高校拓宽了后续的人才招聘渠道。”
招聘会现场,南通诚誉劳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全还和两位村干部、一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加了微信。“以后有招聘信息,我可以发给他们,让他们在村里、机构里组织宣传,有组织地把务工人员送到南通,这样更有针对性,稳定性也更高。”
“外出招聘更长远的意义,是为企业和劳务基地搭建平台、建立联系,巩固和深化劳务协作成果,共同促进稳岗就业和增收致富。”王一鸣介绍,近年来南通市持续加强区域间人力资源合作,已在全国各地建立劳务基地129家,年均引进外来劳动力9万人左右。
据悉,今年春风行动南通赴外招聘团队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近3000人,后续通过广泛宣传和精准推荐,进一步扩大行动影响力,目前已吸引超7000人来通就业。
“优薪+暖举”
打造助企惠工友好环境
“既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王一鸣介绍,围绕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南通市人社部门坚持把提优服务保障水平作为招工引劳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和员工、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提供有“温度”、有获得感的真情关怀。
“跟我们山西当地的多数企业比,南通企业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都要好得多!”在山西运城的招聘会上,24岁的杜天瑞在本地一家企业从事财会工作,她看中了益海嘉里启东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会计岗位,“只要面试过了,我肯定会去。”工资收入差异的存在,让越来越多西部地区务工人员选择赴通工作。
“除了尽可能提高待遇外,我们还在精细化服务上下足功夫。”江苏京海禽业集团现有近100名贵州籍员工,有的已经在南通工作超过15年,“公司包食宿、发工作服,提供生活用品,很多夫妻俩一起来的,四五年就能攒够钱回老家盖房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季红菊说,公司会提供夫妻房,食堂口味也会根据需求调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政府的补贴同样实惠多多。为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稳岗留工,南通市人社局联合工信、财政两部门推出“用工保障六条”,实施一系列激励措施,覆盖留通慰问补贴、企业招聘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推荐就业奖励、交通费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等多种就业扶持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同时加快现有就业补助政策资金审核速度,通过保障“资金力度、覆盖广度、落实速度”,为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减负、提振信心。春风行动期间,全市兑付各类就业补助资金超8000万元。
“我们将与企业联手,让每一位在南通奋斗的朋友都能实现‘无忧就业、幸福工作、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王一鸣说。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