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钓出王侯,保其王朝八百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19:08 2

摘要: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

子牙救武吉

一天, 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竟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尺远,鱼钩上也没挂香饵,便问长者贵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武吉叹了口气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象你这样愚拙的人,还自号飞熊,实不相称!"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钓鱼是假待机进取是真。然而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姜子牙看了一眼武吉,断曰:“你今天进城会要打死人的。”武吉听了很不高兴,带着怒气离开了。

不料武吉进城失手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招来杀身大祸,巧逢西伯姬昌路过,得知武吉是个孝子,家中有老母无人奉养,便赠与黄金十两,命他回去安顿好老母再来领罪。

老母绝望,便带武吉来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太公吩咐说,你到家用稻草扎一草人,埋在炕边底下,埋前用稻米稀饭浇向稻草人埋好后你就没事了。巡逻的士兵几日没见武吉回来,就把此事报告给了姬昌。姬昌会算卦,打开挂一算,挂上显示,武吉不但死了,还生蛆了。从此武吉只在乡中干活,不再进城去了。

子牙钓鱼钓出王侯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个春天。一日,西伯来到渭河边踏青打猎。忽听有人唱道:"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姬昌命人将歌者找来,见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来领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实说了,并说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认为姜尚必是贤者,便当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带路来河边寻访姜尚。姜尚为试姬昌的诚心,未理采而避入芦苇丛中。

姬昌求贤心切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

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并发现姜尚是一个眼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别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他认为商朝的天下不会很长久了,应当有贤明的领袖出来推翻它,建立一个新的朝廷,让老百姓能过上舒服的日子。

姜尚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来就是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处去寻找大贤人,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寻访的大贤人吗?文王恳切的对姜尚说:“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帮助我们治理国家吧!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您正是这样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说罢,就请姜尚一起上车回宫。

保周八百载

姜尚说,您既然视贤于我,您能否亲自拉我回宫阿?姬昌就又下了车拉着姜尚向宫廷走去。走了一程又一程,把姬昌累得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歇了下来,姜尚问到还能拉吗?姬昌回答说:实在拉不动了。姜尚告之,你拉我八百单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姬昌一听忙说:我拉你到城里吧。姜尚:天意如此啊。

西伯侯姬昌求贤若渴,二话不说请姜太公上车就走。姬昌力大无比,拉着车朝西边一口气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跌得头晕目眩,爬起来后西伯侯发现竟搞错了方向,糊里糊涂的拉着车朝东边走了507步,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路。姜太公便说:"天数啊!西伯侯,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

文王一听只有800多年,很是后悔,还想继续拉车,然而姜子牙说:"天数如此!兴衰存亡,自有定数,岂是儿戏!"所以"西周"有301年,而"东周"有507年,周朝江山共有808年历史。

还有说是前301步,由于文王步履稳健,故"西周"国富民强,繁荣昌盛,而后507步走的跌跌撞撞,故历史上就出现了"战国七雄"。最后跌的爬下,五体投地,所以,就出现了"春秋五霸"。

后来老丞相姜子牙操劳过度,眼看就要离开人世了,武王亲临相府探病。姜尚临终前嘱咐武王说:"万岁,我死之后,请把我的棺木吊在金銮殿房染的正中。不管到何年何代,天下哪方有乱,只要把我的棺材头转到那方,战乱就会自然平息。切记!切记!"说罢便一命归天了。

武王就按姜子牙说的,将棺木吊在了金銮殿房顶上。后来不管哪方发生叛乱,武王就将棺木头转向哪方,果然战乱就自行平息。就这样,周朝平平安安地过了八百年。

快到八百年了,周朝出了个周平王,人称周懒王。他无论是坐朝礼拜,还是商量国事,或是批阅奏章,都睡在九龙墩上,两只脚翘在龙书案上,一副懒洋洋地样子。

这天,他忽然发现金銮殿房顶正中,吊着一具棺木,感到有伤大雅。就问:"吔!这是何人棺木,敢吊在金銮殿上?"丞相忙出班奏道:"启禀万岁,这是八百年前周朝的尚父,威振朝纲数百载的……"没等丞相说完,懒王就不耐烦地说:"这七八百年的老柴棍,可莫放臭了。"谁知皇帝金口玉言,说棺木发臭就臭了。

金殿了文武百官,无不掩鼻呕吐。懒王又说:"这会儿要炸了怎么办?"话音刚落,就听"轰隆"一声,棺材真炸得四分五裂,把金銮顶冲了个大窟窿,姜子牙的尸体也炸得七零八落。于是,十八根肋巴骨炸成十八家反王,胡须也转化成了伍子胥。不多久,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周朝就此灭亡了。

来源:语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