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这也可以看做是招联消金面对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多重挑战下的主动调整。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招联消金的总资产 1577.22 亿元,较 2024 年末减少 60.29 亿元,降幅 3.58%。
随着上市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财报陆续披露,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持续深化的监管政策影响下,消费金融行业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不同梯队的消金公司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头部:稳健中求变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招联消金、蚂蚁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等头部机构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上半年,头部消金公司业绩呈现差异化走向。招联消金上半年实现营收 78.99 亿元,同比下降 14.77%;净利润 15.04 亿元,同比下降 13.34% 。
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这也可以看做是招联消金面对经济形势、市场环境等多重挑战下的主动调整。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招联消金的总资产 1577.22 亿元,较 2024 年末减少 60.29 亿元,降幅 3.58%。
与之不同,蚂蚁消金在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蚂蚁消金总资产达 3064.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实现营业收入 100.4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7.77%;净利润录得 14.6 亿元,同比增长 57.84% 。
此处要说一句,背靠支付宝这棵大树,蚂蚁消金的盈利能力可能远超你的想象。不过多赘述。
兴业消金上半年净利润 8.6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3.43%,增速位居行业前列,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分别为 21.05 亿元和 2.61%,较 2024 年末实现 “双降”。
兴业消金的资产质量表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难能可贵。据了解,兴业消金目前坚持 “线下为主,线上为辅” 的发展路径。截至 2024 年末,该公司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比 69.43%,线上业务仅占 30.57%。这种模式依托母行兴业银行的网点优势,通过 “母子联动,试点融合” 拓展客户。
中银消金则实现了从去年同期亏损 3.06 亿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 1.50 亿元的重大转变,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达 817.0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55%;营业收入达 36.81 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扭亏为盈,为 1.5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3.06 亿元。
中腰部:乘势而上
在头部消金公司业绩出现波动的同时,部分中腰部消金公司抓住机遇,实现逆势上扬,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从营收增速来看,宁银消金和南银法巴消金表现突出。宁银消金上半年实现营收 15.37 亿元,同比增长 111.71%;南银法巴消金上半年营业收入达 20.49 亿元,同比大增 102.68% 。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中原消费金融业绩亮眼,累计服务客户达 2601.83 万,彰显其广泛的市场覆盖与强大的获客能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1.50 亿元,净利润 3.26 亿元,这一成绩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在消费金融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发行 ABS 持续 “补血”,扩大贷款规模,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公司积极运用 AI 技术构建智能风控体系,降低不良贷款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业务拓展上,围绕春节、五一、618 等节点推出优惠活动,升级 “借款免费用 28 天” 权益,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也促进了业务增长。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原消费金融在客户服务、营收利润、风控管理及业务拓展等多方面表现出色,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这些中腰部消金公司通常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在经营策略上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它们积极借助股东资源,加强与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的合作,拓展获客渠道,优化风控模型,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杭银消金上半年营收达 26.98 亿元,同比增长 15.94%;净利润 4.60 亿元,同比增长 14.91% 。杭银消金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尾部:承压前行,变局将至?
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尾部消金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业绩表现相对欠佳。阳光消费金融截至 6 月末总资产 104.4 亿元,净利润 0.62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下滑 39%;锦程消费金融总资产 124.41 亿元,净利润 1.59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下滑 49.69%
这些公司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成本较高、获客渠道有限、风控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尾部消金公司若要实现突破,需找准自身定位,挖掘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精细化运营、强化风险管理以及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逐步提升自身实力,摆脱经营困境。
不过,随着大厂收购尾部消费金融,它们可能迎来新生。
2025 年上半年持牌消金公司业绩的分化,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表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消金公司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拥抱变革,通过强化科技赋能、聚焦场景拓展、深耕细分市场、加强风险管理以及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读懂数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