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贝莱德集团用228亿美元吃下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消息刚传出来,整个航运圈炸了锅。太平洋东岸的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侧的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每天吞吐上万集装箱的超级枢纽,一夜之间换了主人。全球贸易版图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争夺战正式打响。
美国贝莱德集团用228亿美元吃下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消息刚传出来,整个航运圈炸了锅。太平洋东岸的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侧的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每天吞吐上万集装箱的超级枢纽,一夜之间换了主人。全球贸易版图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争夺战正式打响。
站在巴拿马运河的观景台,你会看到百米宽的河道里塞满巨型货轮,起重机像钢铁蜘蛛一样吊装集装箱。这条人工水道每年让1.4万艘船少绕1.5万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纽约直飞8趟的距离。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亚洲出口的电子产品、南美运往欧洲的牛肉,全得从这道“世界闸门”挤过去。
去年光集装箱就处理了371万个,平均每分钟7个货柜过闸。控制这里等于捏住全球贸易的主动脉——美国进口商品65%要走这条道,中国发往美东的货物更是100%必经此地。如今闸门钥匙被装进了华尔街的口袋,货轮进港时间、泊位分配、优先通行权都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
当长和系宣布打包卖出43个港口时,香港中环的交易员们盯着屏幕直摇头。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这两个“黄金双港”也在甩卖清单里,接盘方是美国资本巨鳄。90岁的李嘉诚这波操作让人看不懂:当年从英国手里抢下这些港口花了多少心血,怎么说卖就卖?
翻翻长江和记的账本或许能找到答案。新能源电池工厂正在德国破土,英国酒吧资产悄悄换成配电网络,以色列人脸识别公司刚拿到新注资。港口业务虽然每天进账千万,但比起这些未来科技,24小时运作的起重机反倒成了“传统产业”。
套现228亿美元现金,既躲过了地缘政治风险,又给新赛道备足了弹药。商人眼里,港口和股票没什么区别——涨到高点就该抛。
美国人在巴拿马举香槟庆祝时,中国货轮“天恩号”正撞开北冰洋的浮冰。零下30度的极寒中,这艘3.6万吨级的巨轮载着风电设备,沿着北极东北航道向欧洲进发。十年前这条航线每年只有零星几艘船敢闯,现在中国船队的航次翻了十倍。
秘密藏在破冰船“雪龙2号”的船头。7米厚的冰层被楔形艏柱轻易切开,北斗导航系统在磁暴干扰下依然精准定位。去年从天津到鹿特丹走北极航道,比经苏伊士运河少了12天,节省500吨燃油。更绝的是阿尔汉格尔斯克港的新码头——能停20万吨级货轮,还带铁路直通莫斯科。
秘鲁钱凯港的开幕仪式上,当地工人盯着二十层楼高的桥吊直咽口水。这个中国独家运营的深水港,让南美西岸的铜矿、水果到亚洲的航程从35天砍到23天。货轮不用再挤巴拿马运河,直接横跨太平洋就能对接上海洋山港。
码头上的智能调度系统正在调试,无人卡车沿着激光导引线穿梭。距离利马市区80公里的优势,让秘鲁的蓝莓早上摘下来,第二天晚上就能出现在深圳超市。隔壁智利的红酒商算过账:每个集装箱运费省下800美元,相当于多赚5%利润。
当美国还在研究怎么收过路费时,中国船队已经开辟出两条新动脉。北极航线避开所有咽喉要道,南美港口直插美国“后院”。现在从青岛出发的货轮有两条选择:向北走白令海峡,20天到汉堡;向南经钱凯港,半个月进巴西市场。
巴拿马运河的收费员突然发现,往年这时候该排队缴费的中国货轮少了两成。更让他们冒冷汗的是“永盛号”刚创下的纪录——这艘中国集装箱船用22天跑完北极航线,比传统路线节省1400吨燃油。船东在航海日志里写了句大实话:“浮冰比关税可爱多了。”
夜幕降临深圳盐田港,灯塔光束扫过堆成山的集装箱。这些印着COSCO、CMA字样的铁柜即将发往全球37个港口,其中8个码头挂着“中国运营”的标牌。从西非几内亚的铝土矿码头到希腊比雷埃夫斯的自动化枢纽,货轮靠岸时卷起的浪花里,藏着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国海关官员最近在抽查中国货轮时总要多看两眼航海图——那些绕过巴拿马的新航线就像扎在心里的刺。而秘鲁渔民发现,自从钱凯港启用,码头多了不少学中文的年轻人。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人的课本里除了“你好”“谢谢”,还有一句特别标注的词汇:物流霸权。
来源:拿来旧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