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丑苹果的“西游记”:拼多多打破“包邮”偏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9:53 1

摘要:前年,原本承包工地的丁廷坤转型电商,在拼多多平台售卖昭通丑苹果,销往北京、上海等地。苹果单价不高、压秤,再加上又是生鲜品类,种种因素几乎注定了这些丑苹果的主要目的地是物流网络发达的城市与地区。

即便身处偏远,也心向美好,这是人们之所以用尽全力生活的理由。

作者 | 东云

十点人物志原创

云南昭通,在丁廷坤2000平方米的仓库里,70多个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厚厚的泡沫托填进纸箱,依次放进果径70mm-90mm的“丑苹果”——表面斑驳、颜色不均,却个个糖心。

前年,原本承包工地的丁廷坤转型电商,在拼多多平台售卖昭通丑苹果,销往北京、上海等地。苹果单价不高、压秤,再加上又是生鲜品类,种种因素几乎注定了这些丑苹果的主要目的地是物流网络发达的城市与地区。

“运费”是压弯果树枝头的“不可承受之重”。丁廷坤说:“我们的丑苹果在青海等西部地区一直卖得很好,但因为运费贵,过去一直限量发售。”

如今,丑苹果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2022年,拼多多就首创了中转集运包邮模式。商家将包裹送至全国各地多个中转集运仓,再由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商统一发货至目的地,“拼”出更高的快递效率,也把物流成本打了下来,让西部偏远地区也能“包邮自由”。

去年9月,拼多多又打出了连招,推进电商西进。“百亿减免”计划宣布由平台为商家发往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买单”。换言之,商家发货到偏远地区只需承担第一程费用,与发到江浙沪等地成本几乎无差。

丁廷坤很快尝到了甜头,“有了‘百亿减免’,每笔订单可以节省运费1元到1.5元,而且卖得越多,省得越多。”

昭通苹果搭上拼多多电商西进这趟车,有了“无远弗届”的底气。他很快就放开了西部偏远地区的供给。现在,他每个月都起码有10000单昭通苹果发往青海,占每月总订单的20%,“运费较之前能节省近两万元”。

昭通苹果的“西游”从全国多个拼多多中转集运仓开始。在这里,它会加入一个庞大的“旅行团”,西进搭子来自天南海北:海南椰子、智利车厘子、广东水产、福建冲锋衣……

地域的界限如此分明。有些蒸腾着热带暑气,有些还染着冬日霜露。可这界限又很快消弭。来路虽是殊途,归处却是一路——穿过山峦河川,它们都会抵达那个总被括号单拎出来的“偏远地区”。

山不过来,那便过去。哪怕天高地远,美好生活也能触手可及。

生活的盼头不计重量

从海拔2500米到海拔3600多米,一路向西,一程攀升,跨越数千公里,丑苹果的第二程旅行就抵达了西藏拉萨。全程由拼多多合作的第三方合作物流平台运输。

对拉萨的快递员来说,这两年,奔涌而来的快递包裹就像一块块拼图。他们亲手接收、上门配送,就足以在脑中拼出西部地区新生活图景的一角。

千里迢迢而来的云南苹果已算不得稀罕。南通枇杷、南国椰子、四川石榴、泰国榴莲等时令水果都踩着四季节律而来。起初,还有快递员会在配送时问客人,这是啥?好吃吗?后来这些都成了日常滋味。

全域铁路的开通和电商西进的推动,一步步铺开了西部地区生活的外延。据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西藏快递业务量就累计完成1890.75万件,同比增长28.90%。

拉萨城东营业部的旦增是数字飙涨的见证者。

他记得去年6月3日是跟拼多多合作的第一天,也是他头一回经历快递爆仓。

早上7点半,两辆厢式货车准时到达,卸下3000多件快递。下午3点,第二波又来了1000件快递。他记得那天所有人忙到晚上9点才将将把院子清空。

为了接住这泼天的快递量,营业部在合作后的第四天就进行了软硬件升级:300平方米的空间扩大了一倍,添了新货架、可伸缩传送带、顶扫机。员工的分拣和投递方式也更为高效。“投递时效最高”成了业务的核心。

西藏拉萨城东营业部分拣员正在传送带分拣。

旦增 | 摄

在西藏,高昂的运费一度让很多人不敢上网买大体积、大重量的商品。随着电商西进、快递集运摊薄运费后,旦增留意到,越来越多拉萨市民喜欢在拼多多买大件家具、沙发、炉灶、滚筒洗衣机等。

对不少消费者来说,“不包邮”“邮费5元”总是刺中消费心理中最敏感的地方。对西藏、内蒙这样的西部偏远地区而言,更是如此。

不止在西藏,生活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关婷在网购时就得时刻留意“运费刺客”。

去年,刚当上新手宝妈的关婷想为家里添置一个铁皮储物柜。货比三家,终于要下单时发现邮费要三位数,“有时扼杀电商贸易的,不是商品贵而是运费贵。”最终,她总算在拼多多上找到了包邮的柜子,“当时马上就下单了,收到货的颜色、尺寸、质地都不错。”

运费成本被打下来,快递业务的服务水准却在走高。

每天早上分拣完毕,旦增就会站在快递站院子前,给员工们开会。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强调:上午的快递一定要在3点之前送完,一定要给用户打电话确认,一定要送到本人手里,一定要态度和善。

他深谙,一个快递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一天中的千分之一,却装着每个消费者对生活的企盼。小到一个苹果,大到一台冰箱,斤两体积有别,可它们承载的美好有着同等份量。

“慢慢地,我们的生活和内地就没什么区别了”

赶在下午3点前,快递员把沉甸甸的云南苹果送到了用户手上。苹果香气从箱子里头钻出来,用户开箱验收,水果状态仍佳。在水果店里动辄几十元一斤的水果再也不用咬咬牙才能尝个鲜了。

扎西顿珠总能从快递里“开箱”家人们新近的爱好取向。网购,是他们一点一点搭建美好生活的方式。孩子的积木、童书;妻子的护肤品和厨具餐碗;家庭娱乐的KTV装置;给父母的大小家电……这些东西如今都可以通过拼多多便捷买到。

地理上的隔绝、地图上的距离,仿佛就在这两三年的工夫被逐一打通,好日子就这样被送货上门。

扎西顿珠出生在圣湖羊卓雍措边的浪卡子县城。在他眼中,彼时世界就是浪卡子县城那么大。后来,霓虹、马路、高楼在电视里汇集,交织成另一个花花世界,也是他触碰不到的二维影像。

作为海拔最高的西藏边境县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中国邮政才能运达。浪卡子的生活,也不得不简化、再简化。蔬果是匮乏的,家养的牦牛和青稞制霸餐桌。日常购物是不可能的。他记得小时候一年只有一两次进城采购的机会。村民们总是候着邻居家的拖拉机出发。手摇启动,拖拉机慢慢动,人小跑着赶,借力跳上后面的车斗。挤挤挨挨着,笑闹声混着土路飞尘和柴油气味,一路颠簸两小时才能到县城。

跟记忆中的颠簸不同,现在回家的路越来越好开。

扎西顿珠 | 摄

2016年,从边防部队退伍后,扎西顿珠定居拉萨。

跟老家浪卡子比起来,拉萨的生活已然便利不少。前些年,大多数电商也能给拉萨发货,但扎西顿珠的购物体验算不得好,邮费时常比商品还贵,快递也要动辄7到10天才能收到。与其如此,他还是更依赖线下商店。

直到这两年,他才真正对网购的快乐有了实感。而这个改变,正是得益于拼多多引领的“电商西进”。西藏再也不是那个被特意标注的“偏远不包邮地区”。再加上去年拼多多开始为邮费兜底,扎西顿珠看到了实打实的划算和方便。

有段时间,他还成了浪卡子在拉萨的“中转集运站”。老家不好买的东西、父母的生活所需、时兴的水果零食,他都会在拼多多上下单,在拉萨收到快递后就顺道带回150公里外的浪卡子。远道而来的包裹在他手中转了一道,被加码了对父母的关爱,送到长辈手中。

今年的青稞成熟季,扎西顿珠就给父母带去了海南的椰子,“这个椰子,浪卡子基本上没得卖。”

扎西顿珠给母亲网购了当季的海南椰子。

鲜甜的椰子被放进新添的冰箱里保鲜。刚买冰箱时,父母还不插电,纯当个摆设。现在,老家大小冰箱、冰柜一应俱全,富足的生活以食物的模样在里头释出美好气息。

前阵子回老家,扎西顿珠发现拼多多的快递也能送到村里了。村民们再也不用坐车半小时去县城的快递点拿包裹,在村里的代收点就能取件,“我爸妈从家里走过去,大概两三分钟就能到。”

人们总说,生活在别处。伴随电商和物流的迅猛发展,那些山海沟壑终会变平,让美好生活抵达处处。如果真要说存在“偏远地区”,那或许是还没去试着到达。

扎西顿珠一家的生活几乎已经跟其他城市家庭同频。那个曾经隔着屏幕的鲜亮世界眼下就在他的家里熠熠闪光,“慢慢地,我们的生活和内地就没什么区别了。”

走出去,让偏远不再偏远

偏远,是物理的距离,也是心理的边界。

当括号单拎出了西部偏远地区,其实也在无形中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当地的人与物产也难以跨过山峦叠嶂,被桎梏在这方“偏远地区”。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苹果”被输送到西部地区,商流也愈发拓宽,让西部特色农产品等也终得以顺流而上。

在西藏,借力全域铁路开通和诸如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相关策略,2023 年西藏自治区网上零售额实现 173.1 亿元,同比增长 89.7%,增速位居全国第二。本地长年不为人识的松茸酱油、青稞红茶、手撕牦牛肉干等销往各地,为当地人创收致富。

扎西顿珠也站在西部地区电商发展的潮头。

买卖东西这件事儿,在扎西顿珠的印象中,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记得小时候舅舅就会把山里采的云母、红景天拿到拉萨去卖。骑马走上三天,最后却赔得精光回家,“钱都被中间商赚走了”。

后来,扎西顿珠在一家主营青稞的企业工作,主要负责的就是闯市场、找销路。那时候,业务全靠两条腿一家家地销跑出来。一次有机会参加上海进博会,他才第一次知道了网络销售。

需要你争我抢的有限市场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青稞销路被摆到了全国版图中,“以前是求着人家买,现在是人家主动上门来。”

正是因为道路、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商对西部的力度倾斜,扎西顿珠和藏地青稞进入了更大的贸易循环中。从2018年至今,他所在的公司年产值增加到一个多亿,产品线也从单一的青稞拓展为青稞白酒、青稞麦片、青稞啤酒等。

为助力西部发展,拼多多将直播间搬到了西藏等地。

林生 | 摄

受惠于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的策略,关婷也不甘只是做个消费者。

她是宝妈,也是一个内蒙古科布尔马铃薯科技小院学生。她所在的内蒙古科布尔马铃薯科技小院是全国第一个马铃薯科技小院。地处阴山北麓,乌兰察布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国内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种植带。

六年间,关婷和同学们亲历催芽、整地、播种、覆膜、施肥、采收各个环节,不断测试让马铃薯高产稳产的解决方案。

2023年,她带队参加了“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区赛。她将自己种的马铃薯带到了1200多公里外的吉林长春,只为“把好东西让大家知道”。

这几年在拼多多网购时,她就注意到这个平台“含农量”很高。再加上电商西进不断推进,也为西部农产品走出大山辟出了坦途。毕业在即,她就计划要开一家店,“有机会也想拿到拼多多上卖,他们已经把物流发货成本降下来,就可以让内蒙古特色农产品买到全国各地。”

关婷(中)带队参加“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吉林区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曾说道:“要打破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就是说区域要发展,最后大家都均等,GDP你是1万亿,我也得1万亿,都变成一样的繁荣,这个是做不到的,因为各个地区的客观条件就不一样,很难做到规模上的趋同。”

地区发展,不应套用公式模板。对西部地区来说,电商西进的意义不仅仅是疏通物流“堵点”,提高物流时效,更重要的是将电商运营理念和模式一并带来,帮助当地构建起了良性正向的自循环。

正如此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调研报告》指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通过变革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产品上行的方式找到了拉动县域经济特别是乡村振兴的密码。

滚滚车轮碾过东西部的分界,也从观念上打破了“偏远地区”的界限。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偏远地区的人总要尝试走出去。

13岁时,扎西顿珠第一次到县城读书,从浪卡子到拉萨,而后足迹遍布全国。他步履不停,只为更靠近心中的理想生活。

对青海的藏文老师扎永青来说,电商西进打开的窗口,可以让西部偏远地区的孩子有飞得更高更远的机会。

困于现实生活,从小就有音乐梦想的扎永青选择了当个老师。但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比他更多的选择。电商西进让乐器不再是藏区难得的奢侈品。他在拼多多上买过很多次笛子等乐器,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全都是包邮的。”

扎永青喜欢在拼多多上购置衣物和乐器。

他希望自己不做那个教孩子们折叠起梦想的老师。他想托举他们,让他们的人生成为一道缤纷的多选题,或许有孩子最终能带着音乐走出重重大山。

东部与西部,发达与偏远,距离远没想象的那么难越。走进来,走出去,便有了跨越地界的路,而生活本该就是无界。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