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梳”到“一面旗”:这位教授11年毛发专病门诊筑梦路让人折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8:05 2

摘要:8月30日,在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与头皮健康管理分会主办,南方医院、倍生植发协办的2025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与头皮健康管理分会年会暨首届广东省毛发医学大会上,西部毛发医学专病联盟理事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赵恒光教授,以其11年将毛发专病门诊从

8月30日,在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与头皮健康管理分会主办,南方医院、倍生植发协办的2025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毛发与头皮健康管理分会年会暨首届广东省毛发医学大会上,西部毛发医学专病联盟理事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赵恒光教授,以其11年将毛发专病门诊从“一间房、一把梳”打造成全国知名平台的传奇经历,点燃了会场与会嘉宾的热情。

这位从西医综合三甲科室走出的拓荒者,为渴望在毛发专业深耕的年轻医生们提供了一份可复制、有温度的专病门诊建设样本。

赵恒光教授分享自己建立毛发专病门诊的经历

11年三阶跃升,这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奋斗史

据了解,赵恒光教授的毛发专病门诊建设之路始于2014年。回头望,他将其清晰地划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步步为营,其过程也是充满曲折和故事。“头1~2年时间,我很孤独。 当时,皮肤科主任同意开设毛发专病门诊,定在每周二下午,一间诊室,无专诊护士,无诊疗体系,皮肤科其他诊室人声鼎沸时,这里却门可罗雀。那个时候真是仅有满腔热情与一把梳子。”

诊室没有病人,很尴尬,怎么办?“我就与学生互相鼓劲,畅谈专业理想与人生价值,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让门诊活下来。”赵恒光教授说。

慢慢地,患者逐渐增多,检查、治疗以及管理需求激增。“开诊后的2~5年时间里,是最难熬的阶段,既要应对诊疗压力,又要从零构建体系,在摸索中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他表示,在整个过程中,专注于诊疗流程的精细化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一切努力只为让毛发专病门诊这面初升的“红旗”立得更稳。

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很快毛发专病门诊迎来成熟阶段。“门诊患者量足以支撑独立运营,所以我也全身心投入毛发领域,告别皮炎湿疹及皮肤外科手术。”赵恒光教授说,此时检查、治疗与管理体系臻于完善,形成独特的 “毛发生态圈”。这个阶段要站高看远,要有引领一方天地的目标,即服务患者更精进,推动区域毛发医学共发展。

毛发专病门诊的25项检查与治疗技术

25项检查与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无死角”服务

“只有硬件到位才能让患者认可。”在西医综合皮肤科的背景下,赵恒光教授构建了覆盖检查、治疗、手术的全链条服务,实现 “患者来了,就有解决方案”。“我们两个院区配备5台皮肤镜(含手持毛发镜),我要求医生随身携带,提升即时诊断便利性。配备了大量的设备,比如毛发纤维镜(毛干问题)、头皮真菌镜检(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电镜与基因筛查(先天性少毛症)。

这里特别提出,为先天性少毛症患者提供电镜检查与基因筛查,门诊还建立了“中国西部先天性少毛症基因库”。“除了交通、食宿外,检查费、治疗费、基因检测费等全免,只为完善疾病研究与诊断体系。”张恒光教授说。

同时,门诊拥有十几台低能量激光设备,开展紫外线治疗;提供电动微针、微针、滚针三种微创治疗,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创新将无针水光应用于毛发疾病治疗——既可为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头皮喷涂,也可在微针后辅助米诺地尔、胶原蛋白等药物吸收,属“全国首创”;针对弥漫性斑秃患者,改良有针水光进行头皮皮质激素注射,缓解治疗痛苦,同样是全国少见的创新。此外,臭氧治疗、头皮复合酸治疗、PRP/CGF/iPRF技术、头皮纳米卸妆仪清洗等技术陆续落地,形成多元治疗矩阵。

“门诊紧跟行业前沿,开展手工毛发移植、植发机器人辅助移植,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更多选择;针对疤痕性脱发,探索头皮医学纹饰技术,效果可以假乱真,这将是未来很有潜力的治疗项目。”赵恒光教授介绍,截至目前,门诊已开展25种毛发疾病的检查与治疗技术,真正实现“患者来了,就能找到对应服务“。

优化诊疗流程

规范与温度并重,打造全病程管理

硬件是基础,软件才是灵魂。如何让患者就医体验好?赵恒光教授通过宣传、规范、流程优化,构建了有温度、高效率的软件体系。“在门诊,我发现95%的患者都会问6个问题,‘是什么病’‘为何生这个病’‘如何治疗’‘有无副作用’‘需补充什么’‘效果能否长期维持’,所以我针对这些患者关心的问题,制作宣传手册,既方便患者查阅,也形成‘口碑传播’。”

同时在线上,通过好大夫科普、科室微信服务号等渠道扩大影响力。他说,曾有一次知识讲座在今日头条转播,15小时内阅读量破100万。而早年他更在重庆电视台连续录制10期科普节目,逐步打响门诊知名度。

头皮医学纹饰将是未来毛发专病方向的热点

规范运营:细节处见专业,避免“各自为战”

“若科室没有规范,张三一套流程、李四一套标准,患者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规范是专业的底线。”因此,他在门诊制定了各种治疗详尽的操作规范,小到“哪只手拿棉签、哪只手握微针头”,大到毛发检查、病理操作、头皮刷酸流程,均形成文字并线上发布;同时推行“服务套餐化”与“流水化作业”,将多种治疗手段打包成套餐,患者凭单完成步骤后由护士打勾流转,确保“忙而不乱”。

同时, 门诊还设立专门的随访科室与随访专员,制定专聘护士随访规范,为患者提供3个月、6个月的长期随访;搭建毛发专病管理系统,可实时查看患者类型、记录病程演变;同时开通互联网医院,方便患者线上咨询。如今赵恒光教授牵头已经建立中国西部毛发医学专业联盟,目前已经有250家单位参与其中。

11年光阴,从“一间房、一把梳”的孤独启程,到引领西部毛发医学发展的区域标杆,赵恒光教授的历程,生动诠释了“没有从天而降的舞台,唯有步履不停的耕耘” 。他不仅为公立医院西医科室建设专病门诊提供了“教科书级”范本,更以其坚守与创新,为无数年轻医生照亮了一条通往专业精深与职业价值的道路——深耕一方热土,终能成就一片天地。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