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 ,当如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8:00 3

摘要: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白居易写过《养竹记》:“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竹无花,却常绿于春夏秋冬;竹有节,节节为空,持空心看尘世烟霞。

碧落琼梦,繁花惊滟,无求自是品高,竹子大有“我自独笑苍风中”的清骨气节。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唐代张九龄亦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古语云:“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竹,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竹,竹节必露,竹梢拔高,生而有节,被视为气节的象征。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仙李白不向权贵低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君子浩然立于世,而不甘受浊,青竹弯而不折,坚韧淡泊。因相像而相知,因相知而相合,竹,是中国的君子!

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

语出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传达出君子为心中的志向至死不渝,任尔东西南北风,却不改初心。

孔子亦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即使陷于困厄的境地,仍旧固守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追求。而小人遇到困境,就会肆意胡为。困苦袭人,君子如竹,虽劲风摧残,却不留风的痕迹,不改其貌。

三国时,关羽身在曹营,借竹向曹操明志,表示自己对刘备的忠心,绝不易主。他无需钱权加身,聆听内心之声,是谓真君子也。

千百年来,竹仍是竹,君子的赤子之心也犹未改之。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坚韧挺拔,傲然直立

清代郑板桥痴竹如命,一副《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身躯虽纤弱,却不为劲风所摧,始终坚韧挺拔,傲然直立。

竹,风骨也。君子,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君子如竹,精神硬如磐石,脊梁不屈如山脊。坚韧不拔,是不屈服,也是坚持。

古今精神坚劲之人比比皆是,当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时,谁可以说这不是君子风骨?当剑客十年磨一剑,此等坚劲又是何等可歌可叹。

君子傲风骨,有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与执着。

清华澹泊,涤荡三千烦恼

《集雅蔡梅竹兰菊四谱小引》云:“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竹之清华澹泊,可涤荡人的三千烦恼,笑看风云变测。

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为君子,君子爱竹,因两者有太多精神情感的触碰。

他一生以竹为友,看破浮云,隐逸自得,不趋炎附势,也不做无根的浮萍,淡泊名利,欢愉度日,活出了后人羡艳的姿态。

从放下开始,细数拥有,多不乱,少不忧,以君子之姿践行澹泊人生,亦是君子慎独的修行之一。

竹,君子也,由内而外。宋代姚勉谓:“竹有君子操。”世间千变万化,社会瞬息万变,唯有竹精神,千百年来,还掀起心绪中的阵阵涟漪。

当各种社会的风潮都向我们内心袭来,仍愿此生为竹一般的君子,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悔与执着。

来源:拾器格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