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笔1.82万元执行款在发放前经鄂尔多斯市联网系统核查时发现,申请人鄂尔多斯某装饰公司同时作为东胜区法院另一案件中被执行人,已有四年未履行债务。依据鄂尔多斯中院推行的“案款发放前强制核查”机制,该笔执行款项依法划转给了装饰公司的债权人,实现执行资金的精准
近日,一笔1.82万元执行款在发放前经鄂尔多斯市联网系统核查时发现,申请人鄂尔多斯某装饰公司同时作为东胜区法院另一案件中被执行人,已有四年未履行债务。依据鄂尔多斯中院推行的“案款发放前强制核查”机制,该笔执行款项依法划转给了装饰公司的债权人,实现执行资金的精准分配和有效兑现。
针对执行领域长期存在的“人难找、财难寻”问题,以及“一人多院涉案”带来的信息壁垒,鄂尔多斯市中院推出关键制度创新——出台了《关于案款发放前核查关联案件报请协同执行的通知》,要求辖区法院在发放或退付案款前(保障基本生活费),必须通过鄂尔多斯市联网系统核查受领人是否有其他未结执行案件,一旦发现关联案件,立即暂停付款并上报中院,由中院统筹协调款项处置,实现执行模式从被动响应协助请求(“我需你帮”),转向主动排查并相互支援(“我来帮你”)。
除“案款发放前强制核查机制”外,鄂尔多斯法院积极推动“交叉执行”,进一步破解执行难题。2025年2月,鄂尔多斯市中院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交叉执行方向,并于4月出台《推进全市法院交叉执行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起从案件筛选、流程管控到监督考核的全链条规范体系。
打破壁垒,激发活力。鄂尔多斯市中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下设4个职能组统一指挥协调。同时严格落实“5年原则交流,10年必须轮岗”要求,2025年上半年完成执行岗位交流轮岗35人。精准筛查,分级击破。通过“动态筛查+分级推进”机制,筛选出两级法院小标的终本案件12433件,纳入“预交叉执行”范围,限期自查自结,同时全面摸底终本库,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在当事人同意下指令交叉。截至2025年7月,鄂尔多斯市累计开展交叉执行14264件,成功执结982件久拖不决的“骨头案”。
“你好,‘执行110’吗?目标在某小区!”接到申请执行人党某的线报,鄂托克旗法院“执行110”应急组火速出击,凭借辖区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成功找到失联已久的被执行人尚某。面对执行干警,尚某当场付清全款。“核心是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线索共享、行动协同、资源互补,”团队负责人乌力吉介绍,“执行110”专线24小时接收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线索,实现快速响应与强制措施无缝衔接。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处线索14591起,拘传4422人,拘留1158人,执行到位案款3.32亿元。
此外,鄂尔多斯市法院持续深化“立审调执”一体化建设,在立案阶段进行风险预警,审判阶段考量可执行性,执行阶段实现快速响应。并积极借助“法鹰”大数据平台,精准查询当事人信息,2025年以来已完成查询4438次,有效缓解“查人找物”难题。
司法温度护航企业发展。聚焦企业所需,“暖城”行动精准发力,灵活运用各项举措,2025年以来已对40家企业采取“活封活扣”,助力37家企业修复信用。深化“执破融合”,加速清理涉“僵尸企业”积案,集中力量攻坚重点涉企案件,快速处置不良资产。2025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法院累计提供涉企司法服务206次,涉企案件执行到位金额5.43亿元。
2025年1月以来,鄂尔多斯市两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6639件,执结20022件,执行到位金额103.8099亿元。
鄂尔多斯市法院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持续优化机制,把“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从击破“人难找、财难寻”及“一人多院涉案”的信息壁垒,到天价处置亿元探矿权;从内部“交叉执行”破局,到外部“公安+网格”联动织网,鄂尔多斯市法院正以创新机制和实干担当,不断擦亮“暖城”司法品牌。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