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王朝,是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所谓东周西周,不过是后人为了区分两个不同时段的周朝而后加的称谓,实际上人家就一个名字,周。自武王伐纣之后,周朝开启了800年的时代,这其中或许有过各种变故,但已经是所有朝代中最为长寿的一个了。周朝亡
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王朝,是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所谓东周西周,不过是后人为了区分两个不同时段的周朝而后加的称谓,实际上人家就一个名字,周。自武王伐纣之后,周朝开启了800年的时代,这其中或许有过各种变故,但已经是所有朝代中最为长寿的一个了。周朝亡于秦国的崛起,表面看来没问题,但是实际上,即便是没有秦国,周朝也会被其他诸侯国所攻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周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就是周王把天下土地分封给建国的功勋们,允许他们收税、豢养士兵和谋臣。所以一开始分封的诸侯们俨然都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但是那时候人们的心思还都比较单纯,都以周天子为共主,天子一声令下,诸侯莫敢不从。可是随着周天子分封越来越多,手里的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少,周天子就越来越穷,越来越弱,渐渐地就成了一个摆设,这就是分封制的一个弊端。
周朝的国土就那么大,如果想要把蛋糕不断扩大,就要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否则只会越分越穷。于是在与犬戎的交战中,周朝败了,国都东迁,西周灭亡,就有了东周。一开始给诸侯分封的时候,比如楚国都是一些鸟不拉屎的地方,虽然沃野千里,却荒无人烟。但是在这些诸侯的大力开垦发展之下,地盘广大的诸侯一个个崛起,那些一开始分封到富庶之地的诸侯开始被吞并,就形成了战国。周朝不注重中央集权,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喂给诸侯吃,最终肥了诸侯,瘦了自己,所以灭亡。但是这仅仅是表象。其实本质上,是腐朽的奴隶制社会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贵族世世代代为贵族,奴隶世世代代为奴隶,底层人看不到上升的希望,自然要造反。
你看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即便是奴隶,也可以凭借勇敢作战的军功成为贵族,可以衣食无忧。作为那个时代最为炙手可热的硬通货-土地,逐渐向少数人手中富集,最终大量的人吃不上饭,这才是周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随便跟着哪个诸侯混,都比和周天子混过得好,周朝能不灭亡吗?
接下来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一统王朝就是秦朝了。当初秦国扫灭六国时,那是何等的霸气,摧枯拉朽,但是仅仅过了二十多年,秦朝也灭亡了,这是为何?封建制度那时候已经完全确立,车同轨、书同文也都实行了,本该是帝王大干一场的时候,为何秦朝却突然灭亡了?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分配制度出了问题,贫富差距的扩大。最开始秦朝变法,通过军功奖励士兵,让士兵一个个奋勇杀敌,秦军勇不可当!可是当六国都被灭了之后,原来的勇士成了权贵,自然没有再继续拼命的动力。那些中下层士兵,因为六国已经统一为一个国家,原来的敌人都变成了同胞,自然也就没法再立5什么军功,所以此时再参军,已经没啥好处可捞了,只能苦哈哈地干活。那么六国的遗老遗少们,喊上一嗓子,灭了嬴家天下大伙分了他,可不是一呼百应?
所以你看秦朝当初灭六国的百万雄师,用不上几十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弱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可共创业不可同富贵,富贵后就玩物丧志,这是天性。哪一个功成名就的人还有心思光着膀子拿刀和人拼命?这不是开玩笑嘛?但是那些六国留下的那些故人可是对秦人恨之入骨,他们剥夺了他们原本可以富贵无忧的日子,所以自然报复起来格外卖力!于是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现在想想,楚人就是正义之师吗?你们和秦军有啥区别吗?换了一个姓芈或者姓项的做皇帝,难道老百姓就幸福了?
然后这就到了汉朝了。要说刘邦这个老小子真是捡了大便宜,项羽把最难啃的秦军主力消灭了,他自己却进了关中称王,最后还摘了桃子。刘邦亲眼看到秦国是怎么覆灭的,所以他肯定是不会重蹈秦始皇和周朝的覆辙的。刘邦想出来的法子比较损,那就是把异姓王统统杀掉,只分封自己老刘家的子孙做王,让姓刘的给自己收天下。其实这个法子,一看就是没文化的老农民的狭隘思想的产物!你看后来有个同样出身于底层的朱元璋,这俩货想法是一模一样!而且这种草根皇帝还有个特点,心胸极其狭隘,容不得有才有文化的人。所以后来刘邦就把那些潜在的威胁统统都处理了。但是这么多有很多隐患啊,所以最后他的子孙搞出来推恩令,因为知道一碗饭分的人越多,每个人吃的就越少。本质上不又走回了周朝的老路?
所以到了西汉末年,宦官和外戚就来回作死,但是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然后有个叫王莽的站出来说要改变这一切,结果他没等改革成功,先把自己的命革丢了!所以你看在 中国古代改革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失败后大概率得送命,成功了也难保以后不被清算。晁错提出来的建议哪一条不是大公无私,最终还不是身首异处?所以老刘家这个基因他就不行,所谓的文景之治,其实不咋地,也就是比老刘邦强点不多。后来的汉武帝更是别提了,拿百姓的命都当儿戏,干了不少大事,但是也确实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最后民不聊生,义军四起。等到刘秀这一辈这基因才改善得差不多了,但是也就是传到3-4代后又犯了老毛病,还是宦官和外戚轮流作妖。但是本质上,还是家天下造成的思想狭隘。老百姓在他们眼里就是韭菜,你不好好种韭菜,韭菜就会要你命!
然后这就到了有一个极为有代表性的朝代,隋朝。其实这个隋朝和秦朝非常地像,都是从几百年的乱世成就出的大一统王朝,开国之君也都是励志改革,创下了许多开天辟地的制度。但是这个结局呢,也是非常地相似,那就是帝王有雄心,从不惜民力,秦朝修长城、阿旁宫,隋朝就挖大运河,东征高句丽。如果从后世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千秋伟业,但是在当时看来,那就是劳民伤财。你透支民力,让老百姓吃不上饭,得不到幸福,他们自然就不愿意。其实老百姓很好哄的,吃饱穿暖,让他们多休息少干活,他们就比啥都乐意,就会说你的好。可是无论是秦二世还是隋炀帝,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最后就都身死国灭了。
隋朝搞的那个科举制度,实在是一大创举,但是动了门阀氏族的奶酪后,激起了极大的不满,最终狼烟遍地。你比如到了唐朝之后,本身就是门阀的老李家居然想要依靠寒门来制衡门阀氏族,这也闹出了一些差错。要是帝王天纵英才,那么他就是纵横捭阖,如果帝王平庸至极,那他就是玩火自焚。不过有一点要夸,那就是李唐没有搞真正的分封,不像刘汉的王爷可以造反。老李家的后代也许有点钱,但是绝对没有权。李唐是本打算与门阀士族共治天下的,但是最后因为安史之乱的原因,让地方割据势力做大,居然让节度使有兵权和收税权,这就是等于自己埋自己了。当初李渊咋当的皇帝,下面那些将领能不以儆效尤吗?所以唐朝灭亡的主因是藩镇割据,中央无法制衡。根子里,老百姓跟着藩镇和跟着中央干一个样,还不如投机一把,说不定可以翻身。晚唐靠科举已经没啥希望了,除了跟着造反,还能咋翻身?黄巢不就是例子?
说话间就到了宋朝。要说这宋朝,那是历朝历代以来,知识分子评价最高的朝代!那是为何呢?最主要就是知识分子地位高!你靠赵匡胤这人,武将出身,却特别喜欢读书人,祖制就是刑不上大夫,不许杀一个文臣。所以有宋一朝,没有任何一个文臣被皇帝处死,哪怕是他敢当朝骂皇帝,宋朝皇帝也不敢处死他,顶多就是发配。所以你看这些知识分子,也都是假清高,给他们点好处他们就唱赞歌,一点节操都没有!但是宋朝也有问题啊,那就是重文轻武。宋太祖、宋太宗,都是武将出身,但是终其一生,连个燕云十六州都没收回来!然后他们的历代子孙也都是没这个能力。所以宋朝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半壁江山,都是苟延残喘。
宋朝提防武将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都得被冤死!但是宋朝有个好处,那就是能吵吵,绝对不动手。有宋一朝,没听说任何一个藩镇实力能够做大造反,也没有任何一个武将敢拥兵自重。但是坏处是啥呢?那就是对外战争基本处于全面下风,有辽国时打不过契丹,有金国时打不过女真,有西夏时打不过党项,有元朝时打不过蒙古。宋朝打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亡国。宋朝人善于做生意,老百姓也有钱,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赚了钱也看不住,看得住也架不住抢。翻来覆去的,最后割地赔款就成了习惯,有点像满清。而且宋朝还做了一个大孽,那就是让北方的落后野蛮的游牧民族统治了中国上百年,导致整个中国的文化水平倒退了一百年!
然后这就到了明朝。说实话,在我眼里,明朝就是古代大一统王朝里最腐朽、最差劲的王朝之一。因为他们开国的朱元璋就是一个混蛋。本来唐宋已经将中国推向了一个高峰,到了老朱头这里,给你来一个倒行逆施!过去一千年的时间里都不行分封制了,都不家天下了,你老朱一个人全都给改回来了。你还不让人说话,最后搞得到了崇祯年间朱姓宗室繁衍到二十多万,这么多人刚吃饭不干活,不纳税,明朝还能不穷?朱重八就是始作俑者!他以一己之力让中国社会倒退至少800年!前人积累的那点智慧,完全推翻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就是朱重八这个人没文化,读书少,对历史了解的少,是历史的阴差阳错让他占了便宜!你看看他搞出来的那些令人发指的东西,剥皮实草,这是人干的事吗?没人性,极端狭隘自私,把百姓当做野草。
他想要老朱家永世骑在人民头上,他想要全国百姓永远供养朱家子孙,损不损?缺德不缺德?这种朝代,早就该灭亡了,灭得实在是太晚了!明朝的百姓和清朝没啥区别,没有任何尊严,也没有任何存在感。朱明王朝十六个皇帝,心智正常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王八蛋类型的。残忍弑杀的、有病短命的、作妖送死的、爱做木匠活的、爱吃仙丹的、从来不上朝的,都是这类货色。我觉得主要就是老朱家基因太差了,奇葩中的奇葩,另类中的另类。这些皇帝把老百姓坑得简直太惨了。这一点朱元璋难辞其咎。
最后就说到清朝。这个清朝呢,按理说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为历史的教训太丰富了,按理说前朝灭亡的那些教训都总结得差不多了,总不至于重蹈覆辙吧。事实就是人家清朝也确实没有重蹈覆辙。他也许不知道该如何成功,但是如何避免失败,他们总结得很到位。所以清朝的皇帝是教育得最好的, 基本上素质都不低,而且也都很勤奋,从来没有几十年不上朝的例子。再有就是清朝的皇帝也都挺上进的,没有躺平的,这一点要夸一夸,要实事求是。但是说完了优点,就得提提缺点了,那就是保守。清朝毕竟是少数民族政权,满族那几百万人口,相比于几个亿的汉人,他们其实一直内心比较虚。这种虚既是骨子里的自卑,也是现实的反应。用几百万人统治几亿人,自古以来最后的结局都是失败。
正因为这个,清朝统治者极为重视思想禁锢,闭关锁国都是轻的,直接搞个文字狱,让你一点自由思想都不能有。这么反人类的操作结果就是老百姓都愚不可及,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什么样,然后统治者自己也是坐井观天,导致清朝整体被欧洲拉开了至少一百年的差距!你让一群拿着大刀长矛的士兵去的对抗装备马克沁的列强,你让木帆船去对抗铁甲舰,这肯定是要吃亏的。所以清朝尽管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是就是打不过西方列强,只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因为四亿百姓撅腚干活只为供养列强,所以老百姓的日子苦得没法过。前几代好不容易解决的温饱问题,到了末年反倒愈演愈烈。然后历朝历代那些老毛病在清政府控制力减弱后全都犯了,老百姓简直是过得猪狗不如,能不反吗。
#历史##历史冷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今天##历史回眸##头条历史##历史趣聊##古代##古代社会为什么不能彻底消除腐败#
来源:欲买桂花同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