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黔西南:县县有妙招 文旅活力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17:18 2

摘要:黔西南州八县市立足世界地质公园、醉美诗酒田园、和谐布依家园、户外运动乐园优势,以“一县一品”+“创意文旅”+“宠客服务”绘制“万峰成林处 阳光黔西南”的文旅融合新图景。

黔西南州八县市立足世界地质公园、醉美诗酒田园、和谐布依家园、户外运动乐园优势,以“一县一品”+“创意文旅”+“宠客服务”绘制“万峰成林处 阳光黔西南”的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上半年,全州实现接待国内游客同比上涨12.23%,游客总花费同比上涨13.86%,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1%,文旅产业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打卡祖国河山”是游客奔赴兴义的主要目的。

游客在万峰林吃蛋炒饭(图/钱星星)

作为黔西南文旅“榜一大哥”,兴义坐拥“一城八景”,峰林、石林、溶洞、瀑布等喀斯特景观星罗棋布,提供“自然野趣+地学探秘+多元文化+品质生活+生态康养”的复合体验场景。

“每年都外出旅游,唯独在兴义这两个月最特别!”今夏,25人湖南避暑团在万峰林学非遗、体验田园生活,是“旅游+百业”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通过交通网络升级、文博场馆活化、夜游集市打造及赛事节庆引流,兴义成功吸引2300余万人次游客,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40亿元,登上“中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

8月29日,来自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37支队伍组成的民族联欢队伍走过招堤荷塘、半山亭、天香阁等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循着七夕之名,开启“加油之城·美美安龙”之旅。

“我们特意从云南文山自驾来,在安龙共度七夕,同醉百年荷韵,感受布依浪漫!”游客杨时踏入安龙,便沉浸于靓丽灯展、荷花长宴、越野趣跑、夜色音乐会、黔剧观赏等特色活动,“山水壮丽多姿,人文熠熠生辉。不止八音、芦笙,歌声、笑声、加油声都入了我的心!”

这是安龙县以“加油之旅·荷您同行”文旅活动为突破口,创新打出的“奔县”妙招。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90.62万人次、旅游收入27.13亿元,限上住宿业营业额1082.2万元,实现“活动流量”向“经济增量”的转化。

游客在晴隆参观二十四道拐展馆(图/钱星星)

晴隆县依托独特气候、民族文化、抗战文化,推出彝族火把节、二十四道拐汽车拉力赛等融合活动,打造“避暑康养+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立体格局。

游客许晓春从偶遇晴隆,到决心留下,变成穿着彝族服饰的旅拍博主、酒店旅居的停驻者、二十四道拐的历史探寻者,“在这里,我成了山里人,找到我可以写的故事!”印证“茶源圣地·翠华晴隆”的吸引力。

贞丰推进古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围绕“世界第一高桥”IP规划“水陆双线”黄金游径,实施文体旅重点项目,融入盘江奇遇记等10余条旅游线路,打造水上桨板、珉谷艺术空间等新兴业态,“世界高桥+民俗节庆”方式搭建抓好赛事活动开展,塑造“山地运动之城”城市名片,搭建两岸交流、民族融合、成就展示的平台。

台湾交流团在贞丰与各族同胞共庆“六月六”(图/钱星星)

今年,台湾多个交流团陆续走进贞丰,唱响“两岸一家亲 布依风情浓”,共鸣在农产品共尝、古城共歌、“六月六”共庆、世界第一高桥同登等活动激荡。“交流越深入,心就越靠近,这里值得一来再来!”交流团成员阿纪说。

台湾交流团登上在建花江峡谷大桥(图/钱星星)

普安,连续十年荣膺中国茶叶百强县,是全国优质早茶核心产区、红茶重点产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茶,是普安最美的风景、最靓丽的名片,也是“诗与远方”。

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现场。(图/段源兴)

八月的普安,茶香四溢,宾客盈门。普安与惠州文旅企业正式牵手,推动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从资源禀赋向多元体验升级,2025“多彩贵州”自行车系列赛就在该景区开赛,吸引500名骑行爱好者穿行万亩茶海;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在普安开幕,八方宾客展示品牌建设成果、推动茶文旅融合,走进普安茶企、普白林场古茶树保护区等地,传播“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理念。

普安少数民族妇女在茶山采茶(图/钱星星)

从五年前销售贵州红茶起,陕西西安经销商刘明铁就被普安“圈粉”,像他一样特意提前抵达普安的客商、游客越来越多,逐步融入普安最具特色最具蓬勃生命力的那“一品”。

2024年,普安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0家,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008万美元,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2亿元。这背后是,普安作为黔西南重要的生态旅游节点,统筹做好“三茶”文章,深耕茶旅康养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串起特色村落、民俗体验、运动康养等旅游业态。

兴仁市将自身定位为“中转驿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加强文化挖掘,有序推动商圈建设,打造“周末系列”IP赛事品牌,红豆薏米味软糖等旅游商品,吸引游客从驻足到停留,为“贵州铝都、薏乡新城”品牌建设注入活力。

册亨以万重山景区为核心,联动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森林康养、教育研学,将民族传统工艺转为“指尖经济”;望谟借“三月三”民族节庆,融合传统祈福与现代赛事,牵引游客走进原生态村镇,实现“团结共富”的文旅愿景。两地开发暖冬资源、水上资源,推动赛事活动与乡村体验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气与底气。

黔西南以“一带一核”框架,将八县市景区串联成60余项文化活动与优惠政策,强化联动增强游客停留时长和体验丰富度,为品牌协同、IP共创与联票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让小城文旅的个性与质感通过社交媒体、精准客群持续放大。从业八年多来,旅游从业者苏定玲明显感受到黔西南县域的“一日游”“两日游”成团率越来越高,银发群体与年轻客群的需求被覆盖。

从峰林到茶海,从荷塘到古城,从资源挖掘到客源引流,从服务提升到品牌塑造,每一处风景都是故事,每一次停留都是体验,黔西南不仅是“康养胜地”,更成为展现历史底蕴、民族团结、生态宜居、开放发展的“人文兴义”窗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星星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