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自闭症孩子拍纪录片,他走访500个家庭,还有一周上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4 18:32 1

摘要:在这个阳光和微风都温和得恰到好处的季节,仿佛一切都可以被包容、被治愈。

在这个阳光和微风都温和得恰到好处的季节,仿佛一切都可以被包容、被治愈。

包括下面这个真实带刺的故事——

首部记录自闭症群体的纪录电影《特别的你》将在4月2日全国公映(现已开启点映)。

它选取了三个自闭症孩子及家庭,聚焦小龄的康复干预、青春期的生活自理、成年人士的独立就业——这是导演翁羽走访500个自闭症家庭之后“精选”的“样本”。

原本,导演翁羽打算拍的是剧情片,找专业演员来演绎孤独症群体。

但是当他实地走访后发现,自闭症孩子及家庭身上的真实和复杂是很难被演员演绎的,于是决定拍一部纪录片,让自闭症孩子自己来“演出”自己的故事。

1.

发现演员很难演绎

自闭症孩子后

他决定改拍纪录片

2、3年前,翁羽打算写一部孤独症群体的小说,刚好有个朋友的亲戚和特殊学校有往来,于是他被邀请去重庆采风。

在特殊学校,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一群自闭症儿童——当时正在进行一场汇报演出,他看到台上的孩子有哭的,有发呆的,有到处跑的,心情很复杂。

作为导演的他,又有了一个想法——用影像记录自闭症群体的生命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他们。

原本计划邀请专业演员拍摄故事片,但他发现:“演员很难演绎出他们的状态,我就决定用记录的方式。”

什么让他更坚定了这一想法呢?

走访了上百个家庭后,他发现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几乎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比我的孩子多活一天”,且大多数都是母亲或姥姥在带孩子。

一个个家庭背后丰富的素材简直是一个宝藏。“其真实的感染力无人能比。”——而也唯有真实记录的影像,才能原生态地呈现这个1300万庞大群体鲜为人知的生活。

翁羽说:“无论多难,都要为这个群体拍一部能在电影院播放的纪录片。”

2.

走访500个家庭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苦

翁羽团队在做准备工作时,深入走访了500个自闭症家庭。最终选择了3个家庭,分别聚焦了小龄男孩、青春期女孩、成年男孩。

12岁的程瑞能说话,还有绘画天赋,看上去只不过是一个太过调皮的小男孩。

一岁半确诊为自闭症的他主要表现为沟通能力欠缺,情绪喜怒无常。老来得子的程瑞父亲无法接受孩子的与众不同,也无力承担高昂的干预费用数次企图带孩子自杀。

在一次对程瑞的家暴中,程瑞母亲用身体护住孩子,并打电话报警。于是程瑞父亲爬上楼顶,一跃而下。从此孤身一人的程瑞妈妈靠种菜养家,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负:程瑞的治疗、教育以及成长。如今,对于12岁的程瑞来说,当务之急是教育问题,母亲希望他能和正常孩子共同学习;

15岁的可可几乎不会说话,保留的唯一一个词汇是“妈妈”,父母急于培养她的自理能力,锻炼她融入社区生活;

19岁的王浚力有一定语言沟通和独立生活能力,母亲四处奔走,只为找到一份能接纳他的工作,让他有机会自食其力。

不仅年龄、性别、挑战不同,三个家庭的家境也不同:一个家庭住在别墅里,一个家庭里妈妈是低保,还有一个家庭是工薪阶层。

翁羽发现:“在孤独症视野里,无论它是大富大贵,还是在低保中挣扎,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一样。”

和被跟拍的家庭一次次谈,最终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获得了跟拍他们的许可,也记录下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样子。

3.

孩子走丢时

孩子妈妈反映出

复杂亲情

纪录片开头,程瑞的妈妈在一直在街上在一边找他,一边回忆程瑞曾在一场大雨中走失。

她找来一群人帮忙找儿子,多年的好友开玩笑式地问她:“他跑丢了你不是轻松点吗?多少家庭想放弃,我看你根本没想过放弃。”

程瑞母亲楞了一下,叹息,“话是这样说,怎么可能想放弃,那是自己生的,又不是猫猫狗狗,猫猫狗狗都有感情。”

翁羽导演说:

“打动我们的正是这一刻的真实:在一味歌颂父母之爱的叙事之外,《特别的你》呈现出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复杂亲情。”

因为真实和复杂,所以值得被记录。

来自:FIRST青年电影展官方图片

《特别的你》将于2025年4月2日在全国公映

现在也已在全国各城市开启了点映

看看你的城市是否还有名额

或可以自己发起点映哦

找到你的城市

发起或参加《特别的你》点映

《特别的你》4月2日全国公映,欢迎届时到电影院去支持!

来源:妖妖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