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公益品牌擦亮襄阳暖心名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8:05 2

摘要: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年度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暨服务支点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上,襄阳民政部门作交流发言,分享公益品牌建设的创新经验和做法。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公益为笔,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

在汉江之畔,一场静水深流的公益变革正悄然改变着这座千年古城的面貌。

从社区街巷到田间地头,300个公益品牌如点点繁星照亮千家万户,7个国家、省级奖项见证创新突破,3223家社会组织构建起温暖网络……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5年度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暨服务支点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上,襄阳民政部门作交流发言,分享公益品牌建设的创新经验和做法。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公益为笔,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

破局——

从“单兵作战”到“品牌矩阵”

清晨的襄城区滨湖社区,“一起缤纷一起爱”项目的志愿者为独居老人送来定制早餐;汉江对岸的樊城老街,“回到田野·守望故乡”项目组带领孩子们辨识传统建筑构件。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是襄阳公益品牌建设的生动注脚。

自2019年“光明谷”社会服务品牌创立以来,襄阳市民政局以平台思维重构公益生态。这个集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项目孵化于一体的公益中枢,已培育65个社区社会组织和7个特色品牌。

“我们不再满足于零散的志愿服务,而是系统打造可复制、可持续的公益IP。”市民政局副局长施海潮介绍说。

以襄城区为例,10场品牌建设活动覆盖29个社区,提炼出31个品牌。

檀溪湖社区的“幸福一家人”项目,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为抓手,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26支,涵盖助老、助残、助学、助医等方面,参与居民超过900人,受益群众达到1.3万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辖区居民的高度肯定。

蝶变——

三级跃升锻造“金字招牌”

专业赋能构建成长阶梯,襄阳社会组织四级培育网络(市—县—街道—社区)的建立,让公益智慧的清泉浸润每个角落。

走进襄阳市社会组织综合孵化园,墙上的培育路径映入眼帘。这里实行“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三级孵化机制,每年开展20余场专题培训。去年,96名从业人员在此完成从项目设计到品牌传播的系统学习。

“过去总以为做好事就行,现在才明白品牌建设需要专业支撑。”襄阳市民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说。该中心在孵化园的指导下,打造“书襄文化 讲好北街故事”项目,组织小志愿者为北街游客讲述北街故事,已成为“社会组织+文旅”的成功范例,得到游客的高度赞赏。

赛马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两届襄阳市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见证着襄阳公益人的破茧成蝶。

2023年襄阳市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决赛现场,市草草义工协会展示的“周末爸妈”品牌项目,通过“主题节日”关爱、“沐浴阳光”服务、“寄养爸妈”陪伴、“心灵成长”护航、“父母效能”共读、“益家空间”教育等方式,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提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个曾获全国“四个100”荣誉的项目,在八年的持续服务和迭代中始终保持领先。

大赛不仅培育出7个省级以上获奖项目,更催生了公益创投新模式。经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多方奔走,南都公益基金会现场与3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活水计划”落户老河口市,30名专业社工在项目实践中快速成长。

跨界融合打开发展格局,以“借船出海”的智慧,让襄阳公益品牌走出湖北、走向全国。

2024年“益路同行 襄遇美好”对接会上,壹基金与襄阳本土组织签订战略协议的场景令人振奋。这场汇聚6家全国性基金会的盛会,促成“活水计划”“卡姐之家”“救灾训练营”等20余个合作项目,撬动公益资金超300万元。

“我们正从接受帮扶转向价值共创。”襄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与中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正在就“健康中国进社区”项目进行对接,并将从医疗社工的角度推动协会由基层型机构向专业型机构发展。

深耕——

“四位一体”打造公益生态圈

在公益品牌建设中,红色引擎始终强劲。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创新建立“党建+公益”双孵化机制,在项目设计中嵌入红色元素。比如,襄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建的“12345党建工作法”,每年在社区服务一线为群众解决诉求200件以上,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文化的浸润让公益品牌更具生命力。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发起的“城砖回家”活动,让数千块散落在田间地头、居民院中的城砖回到文物部门。这种将城市文脉融入公益基因的探索,让品牌更具生命力。该组织被国家文物局授予“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将社会组织能力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通过业务培训、项目观摩、经验交流、专题工作坊等形式,整体提升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扩充社会组织领域的青年学者、优秀人才、高级社工师队伍。

数字化为社会组织发展插上翅膀。市社会组织总会建立网站、小程序,对全市社会组织工作和发展成果进行宣传;利用数字化平台推进社区智慧养老、智慧阅读、慈善链接等数字化服务,极大提升了社会组织服务效率与质量。

致远——

向新而行的襄阳答卷

站在新起点,襄阳公益品牌建设将开启“三个跨越”新征程: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跨越,从服务提升向标准提升跨越,从项目创新向生态创新跨越。

在乡村振兴领域,“光明谷”2.0版本将重点培育助农品牌;在基层治理方面,网格化公益项目将让品牌服务渗透每个楼栋;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银龄品牌矩阵”将构建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这些创新布局,勾勒出襄阳公益品牌建设的未来图景。

当公益成为城市基因,品牌便化作文明坐标。从汉水之滨到荆山脚下,300个公益品牌正在照亮广大市民的美好生活。这不仅是襄阳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更是一座古城在新时代交出的温暖答卷。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