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兔街镇,借助赶集日人流汇聚的契机,创新开展“乡镇推普市集”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市集化推普”的新模式,让语言推广走出课堂、走进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兔街镇,借助赶集日人流汇聚的契机,创新开展“乡镇推普市集”社会实践活动。采用“市集化推普”的新模式,让语言推广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真正实现“推普于市,润语于民”。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言值大比拼,技语对对碰”为主题,将语言竞技、健康服务与文化传播有机融合,通过市集化、趣味化的互动形式,切实推进普通话普及,提升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传递实用知识,服务基层民生。团队始终坚信:“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时代的脉搏。”
实践团精心准备了米面粮油、洗洁剂、定制文创扇子及围裙等实用礼品,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推普市集共设置三大语言闯关环节,将普通话训练巧妙融入趣味游戏,实现“语”乐兼备、学用结合。这一做法创新了“趣味化推普”机制,通过有奖互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首关“疾病普通话音准挑战”,聚焦常见疾病名称的普通话发音。参与群众需准确读出“高血压”“糖尿病”等词条,志愿者在耐心正音的同时,融入相关疾病预防常识的普通话讲解,既提升语音准确性,也增强健康自护意识。这一环节践行了“推普与健康同行”理念,让语言学习与健康知识普及相得益彰。
活动现场。
第二关“消防谜语猜讲看”,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谜语推理。居民借助普通话进行思考与表达,完成谜底解读,在提升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消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一创新实现了“安全知识与语言训练”的深度融合,让推普过程成为知识普及的过程。
第三关绕口令挑战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团队成员选取贴近生活、易学易传的绕口令材料,鼓励群众大胆开口、反复练习。许多村民从初试生涩到越说越流利,在欢声笑语中体味汉语音韵之美,感受普通话的表达成就与乐趣。这一做法印证了“语言学习需要勇气,更需要欢乐”的教育理念。
除语言类活动外,实践团同步开展中医养生服务,提供推拿、艾灸、耳穴贴压等体验项目,吸引大量中老年居民驻足。队员们在操作过程中以普通话亲切讲解养生要点,在服务中传递温暖,在沟通中推广普通话,实现“语暖交融”的服务效果。这一创新形成了“服务带动推普,推普提升服务”的良性循环。
活动现场。
本次“推普市集”不仅是一次语言推广实践,更是一场集成文化下乡、知识普及、健康关怀的综合性公益行动。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实践团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团队的示范作用,以推普为纽带,立足地域特色,贴近群众需求,真正让普通话走进农村生活、融入百姓日常,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注入蓬勃青春力量。活动成功探索出“市集化、趣味化、服务化”三位一体的推普新路径,为农村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图/文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