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兔街镇花红坪村组织开展“童语同音,未来可期”推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决策部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近日,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兔街镇花红坪村组织开展“童语同音,未来可期”推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团队创新构建“普通话+”融合教育模式,将语言训练与安全教育、健康科普、心理关怀深度融合,打破单一语言教学壁垒,实现推普教育从“简单传授”到“全方位赋能”的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贵州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会会员、团队指导老师王攀霖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通话专题培训。王攀霖老师从普通话声韵调规范、语流音变技巧等基础要点入手,通过绕口令杯子舞《八百标兵奔北坡》激发学员兴趣,借助经典文章《北京的春节》示范带读提升语感,并以深情朗诵《这是一张张怎样的脸》引导情感表达,将语音训练与语言美感培养融为一体。
活动现场。
团队创设“游戏化推普”场景,以标准普通话为媒介,带领孩子们开展积木创意搭建游戏。队员们通过耐心示范和温馨鼓励,引导孩子在协作中自然运用普通话交流,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空间思维,更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普通话的连接与沟通价值。通过协作式建构游戏自然激发儿童普通话交流意愿,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试探,到主动用普通话表达想法,让语言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表达”。
活动现场。
在安全教育环节,团队推行“安全知识语言化”教学法,采用情境模拟与普通话儿歌传唱等生动形式,围绕居家、出行、校园、网络和隐私安全五大主题,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语言练习。队员们用清晰温柔的普通话讲解案例,将安全要点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普通话口诀,实现“学语言”与“保安全”双目标同步达成。
针对暑期安全防范,团队重点开展防溺水科普。队员以标准普通话配合动作演示,讲解溺水风险与自救要领,提升孩子们的水域安全意识。现场发放的普通话安全手册,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记忆,也延伸了语言学习的场景。
活动现场。
团队注重普通话训练与健康教育的融合创新。借助“常见疾病普通话发音卡”,带领孩子进行口部肌肉训练和学习口部操,既提高发音清晰度,也自然融入疾病预防常识,实现语言能力与健康素养的双提升。
为激发学习热情,团队实施“趣味互动+语言自信”计划。孩子们用黏土塑出姓名首字母,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作品;童声朗诵古诗童谣,自信展示学习成果。通过个性化创作展示和肯定性评价机制,帮助儿童建立“敢说、会说、乐说”的普通话应用自信,许多孩子从低头不语到踊跃举手,普通话成为他们勇敢表达、展现自我的自信桥梁。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普通话推广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长陪伴和情感交流。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声耕黔岭”推普实践团用语言播种希望,用关怀温暖童心,实现了推普工作从“简单语训”到“综合育人”的转变,通过“语言+安全+健康”的多维赋能,为乡村儿童打造了“学普、用普、爱普”的成长环境,为民族地区推普工作提供了“教学有趣、学用结合、综合赋能”的实践样板,切实推动了推普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图/文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