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9日下午,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举办了本年度第三期患者科普讲堂。本期以"科学升白早知道——升白针常见问题解答"为主题,由肿瘤内科孙向飞副主任医师主讲。
2025年3月19日下午,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举办了本年度第三期患者科普讲堂。本期以"科学升白早知道——升白针常见问题解答"为主题,由肿瘤内科孙向飞副主任医师主讲。
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互动答疑"的形式,为患者搭建了科学管理化疗副作用的交流平台,助力患者规范化处理化疗所致白细胞减低。
白细胞减低在化疗患者中很常见,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当化疗药物在杀死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时,也会伤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当化疗药物损伤造血干细胞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更新无法及时完成,进而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数目、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减少, 而作为免疫抗感染的白细胞,其数目减少后,自然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那升白针是什么呢?
升白针,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其本质是经过化疗等药物治疗后,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减少,为提高骨髓白细胞产生能力而生产的一种药物,在肿瘤患者中使用较多。
调查发现,"很多患者把升白针当作'救命针'"。作为临床中预防和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常用药物,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升白针使用认识存在明显误区:部分患者对白细胞减低后的可能风险认识不足,对升白针比较排斥,医从性差;而另一部分患者则过度依赖升白针,白细胞一旦减低,无论轻重,迫切的希望使用升白针将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升至正常。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不是科学升白。科学升白分为一级预防性使用、二级预防性使用,以及治疗性使用。其中,一二级预防性使用,主要是针对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低风险高的群人,如骨髓储备能力差、营养状态不佳、此前已行多程化疗的患者,以及化疗药物种类属于骨髓抑制风险高的情况,这些患者,经评估后,若存在高风险白细胞中重度减低,可预防性使用升白药物。而治疗性升白,则主要针对已经发生的白细胞减低。此外,治疗性升白,也需要结合患者白细胞减低程度、减低时间、既往白细胞恢复难易程度来综合判断。
升白治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升白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骨髓,保障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
西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定期举办患者科普讲堂,旨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的疾病知识科普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科学抗癌理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肿瘤内科孙向飞
来源:健康来点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