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体而言,阿里 Q2营收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剔除掉高鑫零售、银泰出售等因素影响,阿里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0%,市场则预期同比增长6%;因为大文娱、盒马等其他业务的经营改善,阿里集团经营利润达到350亿元,同比只下滑了3%;非标下的净利润虽然下滑了18%,但远好于
打胜仗的代价相当大,但阿里得到价值重估的机会。
作者 |彭倩
即时零售大战首个季度战报均已发布,阿里是最大赢家。
整体而言,阿里 Q2营收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剔除掉高鑫零售、银泰出售等因素影响,阿里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0%,市场则预期同比增长6%;因为大文娱、盒马等其他业务的经营改善,阿里集团经营利润达到350亿元,同比只下滑了3%;非标下的净利润虽然下滑了18%,但远好于京东的-49%和美团的-89%,没有惊吓,对市场而言已经是超预期。
实行了2年的“用户为先,AI 驱动”战略成效显著。阿里已经整整3年没有公布用户数据,淘宝闪购的出色表现让阿里有底气重新亮出相关成绩:据蒋凡的说法,淘宝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达到了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了200%。淘宝闪购也带动淘宝整体流量提升,拉动淘宝7、8月 DAU 分别同比增长17%和25%,流量规模显著高于与其他电商平台。
市场更为关注的阿里云业务,Q2首次披露了 AI 收入,占其整体营收比例高达20%,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带动营收同比增长26%,较上个季度有大幅增长,为3年来最佳。阿里云的 Capex 支出高达386亿元,同比增长220%,以上数据均大幅超出超市场预期。
这是阿里2026财季的第一个季度,出色业绩开了个好头。财报会上,吴泳铭和蒋凡也给出了后续几个季度的部分业绩的指引,释放了更多利好消息:CMR 接下来两个季度还将持续高增长,带动 take rate 增长;随着规模不断提升、经营效率不断改善,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淘宝闪购接下来 UE 亏损将减半,缩小和竞对的差距。
另有一则来自市场的重磅消息:阿里开发了一款新的 AI 芯片,以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阿里的“中国英伟达”叙事或将徐徐展开。
Q2业绩亮眼,未来值得期待,市场对阿里的反馈相当积极。由于京东和美团的财报不及预期,市场一度十分担忧阿里的表现,财报发布前,阿里美股和港股的股价都微跌。但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盘前涨幅扩大至近7%,盘后大涨13%,市值一夜飙升2600亿元;由于是周五发布财报,港股的具体表现要到周一开盘才能知晓,但 ADR 涨幅一度超过15%,以上涨幅都为阿里近2年来财报季最佳表现。
一位二级市场人士告诉36氪:“虽然闪购亏得多但账还算得过来,阿里的故事太多——云超预期,市场更是传出自研芯片的消息,这业绩放在牛市情绪下其实本来利空就不多。”
当晚长达90分钟的业绩会可以用精彩来形容,打仗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管理层们的谈吐也都十分自信:蒋凡贡献了回归后最好的一场业务汇报,详细解释了淘宝闪购的战略、目标以及成果,在整场发言里,他几乎是侃侃而谈、没有卡顿,面对分析师们颇为犀利的问题也都很从容;吴泳铭则发布了多个 AI+云的技术及应用成果,直接给出了此后几个季度 CMR 等关键指标的指引;CFO 徐宏坦言在 AI+云以及大消费领域的投入是历史性的,但阿里在能力、资源和现金流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支持其“饱和式投入”。
对云和大消费进行“史无前例的投入”之后,阿里终于等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
财报发布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闪购到底花了多少钱,以及这会不会影响阿里对 AI 的投入。
不妨先做个简单的计算:翻看财报可知,新组建的中国电商集团 Q2 EBITA 为384亿元,同比下降21%,缩水约100亿元。如果剔除淘宝闪购,电商收入为1252亿元(淘宝闪购贡献收入约100亿元),按照此前 EBITA margin 维持 43.1%来计算,EBITA 为540亿元,将仍然是正增长。即时零售烧掉的钱为384-540-156亿元。
尽管财报发布前,市场已经对外卖三巨头利润受损有了预期,但这场竞争的烈度还是超出了想象。大战的首个季度,三家共计烧掉接近500亿元:京东140亿元、美团150亿元、阿里156亿元。虽然4月底才入局外卖大战,但阿里 Q2是三家里花得最多的。
即时零售大战的代价已经让美团京东痛到出来喊话,京东 CEO 许冉、美团本地商业 CEO 王蒲中、京东外卖负责人老K 近期都接受了媒体专访,三人共同呼吁“结束不理性竞争”,这背后是京东和美团的利润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挤压,仅 Q2一个季度,京东非标下经营利润仅剩下9亿元,同比下滑 92%,美团非标下经营利润只剩下2亿元,同比下滑98%。
只有阿里集团非标下经营利润还剩下300多亿元(几乎都是电商赚的),弹药仍然充足。阿里的决心很大,吴泳铭曾在内部提及要把电商产生的利润投进淘宝闪购里。
账面利润不错,但代价仍然相当大,入局淘宝闪购之后,阿里的经营性现金流在这个季度出现了下滑,同比-40%,再加上为 AI 和云投入的资本开支,阿里的自由现金流首次出现负数,为-188亿元,去年同期自由现金流还是正的,达到173亿元。7月,阿里拟发行约120亿港元可交换债券投入云计算等业务,保证有充足的现金可以烧。为了持续输血淘宝闪购,维持增长的态势,阿里在7月初宣布追加500亿元投资闪购。
Q2 外卖三巨头净利下滑还只是开始,毕竟血腥的夏战 Q3才拉开帷幕。除了后撤的京东,阿里和美团的利润表现都将迎来更严峻的考验。阿里仍不断加注资金,只为赌一个发展机会:京东和美团的利润均大幅受损,这或导致二者在最重要夏战投入都更为谨慎和克制,也能吓退还没大手笔入局的抖音和拼多多,给阿里持续冲单、提升物流网络和组织供给更充足的时间。
从行业环境来看,由于竞争加剧、增长放缓,多家互联网公司为保持领先地位,都选择牺牲利润投资未来。高盛在1个多月前就预警这些公司或将迎来疫情后首个利润负增长的季度,这在消费领域尤其突出。即使是超出市场预期不少的拼多多,Q2净利润虽大幅收窄也仍呈下滑态势。无论阿里、美团还是拼多多,都在财报会上强调加大投入核心业务,希望市场降低对 Q3的预期。
从当前结果看,阿里投入是值得的。
蒋凡在财报会上展示了成果。从单个业务基本面来看,淘宝闪购的订单量和用户数据表现都很优秀:日均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平均单量达到8000万单。
市场更关心的则是重金投入淘宝闪购能否拉动核心电商业务。蒋凡的回答是肯定的,夏战期间,闪购拉动淘宝 DAU 大涨,带来了广告和 CMR 的提升。他还预告,用户活跃度提升、新用户拉新以及流失用户的召回,能减少营销费用,中长期会更显著带动电商收益。
一位分析师在财报会上提问“饿了么上次为什么没能赢得竞争?”这位分析师称 Deep Seek 的回答是“富养的儿子打不过穷养的创业狼”。蒋凡则幽默回应“你可以再问一遍 Deep Seek”。此番打仗阿里有备而来,蒋凡肯定了饿了么此前沉淀的能力,这令阿里不用从0开始。淘宝闪购此次因规模飙升即订单量的大涨而获得足够多的骑手、商家和用户,则给阿里提升经营效率提供机会。
蒋凡首次透露,淘宝闪购未来 UE 亏损或减半,这也算隔空回应美团 Q2财报会强调的 UE 优势。据蒋凡说法,新用户留存好及老客比例提升都改善了用户结构、高价值正餐及零售订单比例提升改善补贴效率、订单规模提升将令履约成本下降。
入局闪购以来,阿里高管层多次强调,阿里不是短期投资,而是考虑电商短、中、长期的综合收益,蒋凡认为即时零售在未来三年将为阿里带来万亿成交。据36氪了解,8月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内部高管闭门会上阐述了阿里重投即时零售的根本原因:“这是个历史性窗口,中国的服务业有待提升,这个时候做大消费平台是符合需求的,至少这次闪购是一场仗、一颗心,把阿里集团重新凝结起来,这些钱花的不冤枉,能给阿里电商谋一个未来。”
100多天陡峭增长曲线背后是正确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指挥官蒋凡也重拾阿里内外的认可。在阿里员工们的眼里,700多天的改革后,阿里急需一场大的胜利,鼓舞士气,在存量时代应对越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和复杂的消费环境。
AI 和云的表现大幅超出预期,也仍然是遥控阿里股价最关键的按钮,回击了上个季度市场的不买账。
基础设施层面,该季度阿里巴巴 Capex 支出达 386 亿元,同比增长220%,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季度投入,此外,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大幅缓解市场对阿里技术投入无法持续的担忧。
阿里云第一次披露了 AI 收入占比,达到了20%,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按阿里云营收计算,AI 的收入为67亿元。对 AI 投入更大的“美股七姐妹”至今没有披露相关数据。
AI 持续高增长,阿里云迎来3年来营收增速最高的季度,同比增长达到26%。一位投行人士曾告诉36氪:“20%以上是超预期,低于17%是不及预期,经历去年 Q4,市场普遍觉得要超预期。”推理需求的增长、传统企业的加速上云都是阿里云营收增速突破新纪录的重要原因。此外,Q2 阿里云的利润率则稳定在8%,几乎没有变动,运营优化抵消了 AI 基础设施折旧增加的影响。
如今,单纯的算法竞赛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关于集成系统、资本实力和生态控制力的全面战争,阿里巴巴对 AI 的全栈式布局正在逐渐深入,硬件、模型、应用齐头并进。
算力服务层面,千问大模型在开源领域持续领先。8月22日,阿里发布了 Agentic 编程平台 Qoder,基于强大的编程智能体,可实现AI自主研发,大幅提升真实软件的开发效率。
AI 应用进展方面,Q2、Q3阿里生态内多个产品都实现 AI 化,落地了吴泳铭的“All in AI”战略。高德 、钉钉、1688和闲鱼都不同程度 AI 化,淘天的搜推上线 AI 万能搜,有较强的种草的功能,AI 或许也是淘宝做内容化更好的方式。
阿里云还发展了新的大客户。SAP(思爱普) 已与阿里达成云和 AI 领域的战略合作。SAP 作为功能全面的本地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逾九成企业布局数字化。阿里云将支持 SAP 的客户在阿里云上部署 SAP 核心软件系统,双方为企业级客户提供 AI 升级。
更大进展是对 AI 芯片的布局,这将为阿里的 AI 叙事提供全新的视角——成为“中国英伟达”,填补其在中国市场的空缺。据外媒说法,这款新芯片主要应用于 AI 推理,且与英伟达兼容。新的芯片不再由台积电代工,而由国内企业代工。这意味着国内大厂有望摆脱算力限制。
阿里很早推出自研的平头哥芯片。今年7月,倚天710芯片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性能上的突破,标志着平头哥已经具备大型复杂芯片的研发设计能力,跻身世界一流芯片公司的行列。
阿里的双核驱动战略迎来了好的结果,这背后是一年近2000亿元的投入,几乎是其电商一年的所有利润。即使阿里账上仍躺着500亿美元的现金,仍面临资金压力。但这场关于消费和 AI 的全面战争,阿里不得不战。
来源:未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