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心是“支持创业,多渠道促进就业”,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政策。当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多数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重体力活,技能提升“难”,薪资待遇“低”;就业增收渠道“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受经济环境影响,就业“不稳定”;贫困、残疾等特
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心是“支持创业,多渠道促进就业”,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政策。当前,农村劳动力技能偏低,多数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重体力活,技能提升“难”,薪资待遇“低”;就业增收渠道“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受经济环境影响,就业“不稳定”;贫困、残疾等特殊群体人员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我建议:
01强化技能培训促劳动者技能提升把劳动者技能提升作为就业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举办专业性强、工资待遇好、带动力强的技能培训班,促进劳动力由传统的苦力型、短工型向技术型、稳定型转变。如,举办种植、养殖、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肉猪饲养、腌制食品制作、挖机、叉车、家政服务、农家菜烹饪培训、云南特色小吃、中式烹调、西点烘焙、直播、电商等技能培训。
以村为单位常态化做好求职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摸排,通过电话、实地走访、入户等方式动态收集更新劳动者的求职意愿和技能需求,针对性向建筑、维修、家政服务、餐饮、物流、新职业、新业态行业技能培训靠近,推动劳动力在新业态行业中实现就业,落实困难劳动力参加培训的有关补贴政策。
通过三“注重”强化组织技能培训。注重从技能“适用性上”下功夫,培训内容丰富,行业广泛,对常用技能再提升,传统手艺再传承,普通产业再巩固;注重从“组织力量”上下功夫,做到镇、村、组协同配合,每个培训班镇上相关人员都到村安排指导,村干部全程服务;注重从“攻克难关”上下功夫,对于技术含量高,单个村组织学员难度大的电焊、挖机、叉车钢筋工等技能型培训班由乡镇统筹组织集中培训。
加强与中介劳务公司协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收集用工需求发布到村,精准为劳动者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通过组织农民工座谈会、就业岗位推荐会集中组织输送劳动力到省外就业一批。
密切与工厂班组长、工地包工头联系,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带动劳动者就业一批。
通过技能培训促进广大农民工到就业能力强的养老、托育、家政等领域实现就业,带动劳动者就业一批。
主动走访、对接辖区内的电子厂、纺织袋厂、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和超市等用工密集单位和个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带动劳动者就业一批。
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做好就业指导和岗位推介,带动大龄劳动者就近就业一批。
03用好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04推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就业帮扶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车间项目带动就业增收。
持续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扶贫政策,促进就地就近实现就业,提升家庭收入。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