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这样一群人应运而生,她们手持贡品和鲜花,肃穆的向着墓碑九十度深鞠躬。真诚的就像是逝者的亲属,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文:未央史默
根据我们国家的传统习俗,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就会来到园区进行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只是如今在快节奏时代,不少人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亲自前往墓地。
于是这样一群人应运而生,她们手持贡品和鲜花,肃穆的向着墓碑九十度深鞠躬。真诚的就像是逝者的亲属,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这些人就是新兴的职业“扫墓师”,那么你是否了解这个行业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
丁晓丽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女孩,她出生在河南洛阳,自小柔弱内向,对生活缺乏主见。
此前一直在一家餐厅做着服务生的行当,每天忙碌劳累,工资微薄。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给她介绍了这份"轻松又有钱赚"的工作,这才让丁晓丽看到了转机。
丁晓丽跟随朋友来到了洛阳凤凰山生态纪念园,一进入这片幽静肃穆的园区,丁晓丽顿时被眼前的一切吓了一跳。
四周寂静,偶有鸟鸣虫叫,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朋友告诉她,只需要负责打理墓地,解答前来祭祀的人的问题,工作轻松又有不少收入。
丁晓丽心里犹豫再三,最终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勉强接受了这份工作。
刚开始,丁晓丽很难适应这份工作,她时常失眠,梦见骷髅伸手抓住自己,害怕到连上山的勇气都没有。
即便朋友不厌其烦地安慰她,但内心的恐惧依然挥之不去,直到有一天,丁晓丽突然意识到,这里埋葬的都是生前善良的人,他们如今也化为尘土,何必对他们生怕?
就这样,她慢慢接受并适应了这份工作。
渐渐地,丁晓丽发现这份工作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她开始细心打理每一座墓碑,了解每一个故事。
在与前来祭祀的人交谈中,她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一个个生前与亲人朝夕相处的故事,让丁晓丽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
在这片宁静的园区里,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就这样,丁晓丽在凤凰山生态纪念园工作了五年,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因为这份工作而变得丰富多彩,她学会尊重生命,珍惜当下。
但就在这时,丁晓丽的人生却迎来了一个意外的转折点...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特殊时期,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了传统的祭祖习俗。
然而,这也给了丁晓丽一个开启全新职业道路的机遇。
国家出台了"云祭祖"号召,要求人们在家中网上祭祀,以减少人员聚集,这对于无法亲自前往的子女或远在他乡的后代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于是,洛阳凤凰山生态纪念园迅速反应,推出了"代客祭扫"的新服务。
而丁晓丽,凭借着多年来对这份工作的熟练掌握,被任命为"代客祭扫"团的负责人,她带领着一个8人的小团队,专门负责替无法亲自前来的客人进行祭祀。
每一次代祭扫,丁晓丽和团队成员都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首先,他们会与客人沟通详细需求,了解逝者的喜好,做好周密准备。
到了纪念园内,丁晓丽会带领全体成员化妆整理,打扮得体,露出庄重肃穆的神情。
然后,她们会一一来到墓前,摆放好祭品,包括逝者生前最爱的水果、香烟或酒类等。
在这一过程中,丁晓丽会认真地擦拭墓碑,一点也不马虎,每完成一项,她都会恭敬地鞠上一个90度的深深鞠躬,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有的客人会特意嘱咐一些细节,比如逝者生前最喜欢的某种食物,丁晓丽会特意前去购买,一一摆放整齐。
她知道,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都承载着客人对已逝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个祭扫仪式历时约20分钟,期间,丁晓丽团队会全程录像,以便随后发送给客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虔诚。
有时候,客人会提出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有位老人,嘱咐丁晓丽在给亡妻祭扫时,要用她最爱的白瓷碗盛放鲜花。
又或者是一位年轻人,希望在祭奠父亲时,能在墓前播放父亲生前最喜欢听的音乐。
丁晓丽都会尽力满足客人的愿望,让这份代祭扫之礼更加贴心、隆重,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既然是为客人代劳,就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周到细致。
与普通的扫墓服务不同,代祭扫需要更多的心血和体力付出,丁晓丽团队每天要完成多达20次的祭扫任务,这意味着她们要一遍遍鞠躬、弯腰,直到后背酸痛。
但她们从未抱怨,因为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分量。
对丁晓丽来说,每一次代祭扫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工作,她会将自己置身于逝者亲属的角色,用真诚的心去完成每一项流程,让客人感受到来自生者的关怀和缅怀。
这样的敬业精神很快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许多人都被丁晓丽团队的认真和专业所打动,主动向园区推荐。
这也使得代祭扫的业务量不断攀升,由最初的免费发展到后来的收费服务。
3
与此同时,园区也逐步完善了相关流程,推出了不同档次的代祭扫服务,客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套餐。
有的只需要简单的祭拜,有的则希望能够在墓碑前摆放许多鲜花和逝者生前钟爱的物品。
无论客人的要求有多么"奇特",丁晓丽和她的团队都会尽力满足,他们深知,这份工作承载的不仅是金钱的交易,更多的是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只有真心诚意地完成每一项祭拜,才能让客人感受到来自生者的温暖。
日复一日,丁晓丽亲手为无数逝者完成了最后的祭扫,经历过最初的惶恐,她已完全适应并热爱这份工作。
每当看到客人在收到视频后喜悦的表情,她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这份特殊的职业让丁晓丽不断成长,她不仅学会了尊重生命,更懂得珍惜当下,从最初的畏惧,到如今的虔诚,丁晓丽已在这片宁静的园区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不过,丁晓丽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年轻人对祭祖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也给她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但丁晓丽并未因此退缩,相反,她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亡者的缅怀都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责任。
作为"代祭扫"的带头人,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人,让这份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
对于丁晓丽来说,从事"代扫墓"工作绝非一蹴而就,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一直面临着来自周围人的质疑和反对。
作为一个漂亮的90后女孩,丁晓丽本应受到家人的期望,找一份更加光鲜体面的工作。
然而,当她告知父母自己正在纪念园担任"代扫墓"的工作时,他们顿时露出了不赞同的表情。
"这样的工作不太吉利吧,而且也不太体面,以后找对象也会有麻烦。"父母语重心长地说。
丁晓丽知道家人的担心,在大多数人眼中,"代扫墓"这份职业往往带有邪门歪道的色彩,似乎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祥的影响,但丁晓丽却看到了工作背后的意义所在。
对她而言,这份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扫墓碑,更多的是帮助逝者亲人传达那份无法言说的思念。
每次见到客户脸上的释然和感动,她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但这份信念并没有换来家人的理解,亲友们反反复复地劝说丁晓丽换个工作,生怕她在这个阴森的环境中受到"不吉利"的影响。
甚至,她曾经的男友也因此选择离开了她。
虽然周围人的反对令丁晓丽心中一阵阵刺痛,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一方面,她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份荣誉的职业,能够帮助他人慰藉内心,这让她感到无比自豪。
另一方面,金钱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作为一个独立女性,维持基本生活也是必须考虑的。
事实上,作为陵园的工作人员,丁晓丽的薪资待遇并不算高,每月工资仅有3000多元,远远低于一般人的预期,但她从未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随着云扫墓业务的蓬勃发展,丁晓丽的工作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日常的墓地维护,她还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
尽管薪资不高,但丁晓丽从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她知道,即便周围人无法理解她的选择,但只要自己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坚持下去。
现状
如今,丁晓丽已经在纪念园工作了7年,在这片宁静的园区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每当看到客户脸上收到视频后的欣喜之色,她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她的工作还存在着偏见,但丁晓丽并不在乎,因为她已经明白,一份工作的价值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意义。
西安晚报——《疫情下的清明:代客扫墓百元一次,老年人觉得没诚意》
来源:东语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