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确认出席阅兵,打脸外界判断,欧洲领导人却因中俄缺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14:50 1

摘要:全世界都在盯着一份名单,一份让某些国家坐不住的名单。当中国宣布26位外国领导人确认出席九三大阅兵时,国际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全世界都在盯着一份名单,一份让某些国家坐不住的名单。当中国宣布26位外国领导人确认出席九三大阅兵时,国际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金正恩亲自确认出席,完全打脸了外界"他肯定不会来"的判断。欧洲领导人却因为普京的到来而集体选择缺席,和东方国家的热情响应形成了天壤之别。

同样的邀请函,为什么引发了如此不同的反应?这场外交较量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国际格局密码

编辑:77

说起来,这份参会名单的含金量,连美国都得眼红。

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涵盖亚欧非美四大洲,这个规模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属于相当高的水平。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竟然会亲自带队参加,要知道这可是他担任领导人以来首次参加多边国际活动,意义非同寻常。

回想十年前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当时的情况刚好相反。

韩国总统朴槿惠来了北京,金正恩却没来。

那几年朝鲜频繁进行核试验,国际社会一片反对声,中国也明确表达过不满,金正恩缺席被视作中朝关系存在隔阂的信号。

这次呢,剧本完全颠倒了过来,李在明缺席,金正恩却亲自来了,这个反转够戏剧性的。

金正恩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亲自出席?背后的考量其实很深。

首先,80周年是个重大里程碑,这种历史性节点不容错过。

中国这次邀请的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基本集体缺席。

特别是欧盟那些国家,因为普京要来,干脆连代表都不派了。

这时候金正恩来了,就能突出一个"东方阵营"的团结气氛,他不但刷了存在感,还把朝鲜牢牢放在了中俄阵营里。

其次,时间节点很敏感,俄乌战场的局势已经明朗,特朗普现在急着推动停火。

金正恩来北京,可以和中俄领导人当面交流,在朝鲜半岛、乌克兰等大问题上提前通个气。

再看欧洲那边,表现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因为普京要来,大多数欧洲国家直接拒绝了邀请,理由是"原则立场"。

说白了,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怎么表忠心给美国看,怕因为出席中国阅兵被西方媒体批评。

要说最郁闷的,非日本莫属了。

为了搞破坏,日本政府真是下了血本,砸了560亿日元搞公关。

从2015年开始,日本外务省专门增设了"海外战略信息传播"预算,光是2025年就拨了62.2亿日元

这钱都干什么了?到处给各国施压,不让人家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

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谨慎考虑"参加这次活动。

他们的说辞很蹩脚,声称中方举办的活动具有浓重的"反日色彩"。

按照日方这个逻辑,那欧洲各国和俄罗斯在5月份举行的纪念二战胜利活动,是不是在宣传"反德"呢?

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日本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借此否定自己"侵略者"的身份。

他们企图通过扭曲历史给自己洗白,从而在国际事务中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可惜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纷纷派出国家元首出席。

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国家也积极响应,连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这些欧洲国家都派了代表。

这就是对日本最好的反击,用实际行动说明了什么叫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日本花了一大笔钱,还动用政治影响力,结果在中国面前不堪一击

其他国家压根不把日本的恐吓放在眼里,该来的还是来了,该支持的还是支持了。

有意思的是,日本越是反对,越是证明中国举办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性。

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心虚啊!

如果真心悔改了,应该像德国一样,致力于向受害国家道歉。

而不是在提到二战历史时心虚气短,这才是对世界和平的真正威胁。

俗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敌人多了墙难翻。

这次阅兵名单的公布,活生生地验证了这个道理。

中国展现出的软实力影响力,连美国都得承认确实厉害。

据外交部统计,此次纪念活动邀请覆盖五大洲,其中发展中国家占比超过70%

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中国"朋友圈"的全球化特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表示,这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举措"。

再看看对比数据,美国近年来举办的类似国际活动平均吸引12-15个国家参与。

欧盟峰会通常有27个成员国参加,咱们这次26国参会的规模,在国际上算是相当高的水平了。

更关键的是,这26个国家不是凑数的,都是真正有分量的。

从亚洲的金正恩到欧洲的代表,从非洲的领导人到美洲的政府首脑,阵容豪华。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的外交理念得人心。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反观欧洲那些国家,因为普京来就集体退缩,这种墙头草的做法,让人看不起。

他们既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又不敢得罪美国,结果就是两头不讨好。

相比之下,金正恩看得更远,他清楚现在正是要巩固中俄朝关系的时候。

如果不出席,反而会显得朝鲜边缘化,所以这次金正恩来了,反而比很多欧洲领导人更有远见。

这就是政治成熟度的体现,金正恩执政14年,经历过国际孤立、制裁、谈判,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出手。

国际关系专家分析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以中俄为核心的东方阵营与传统西方阵营的分化愈发明显。

此次纪念活动成为观察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窗口,谁站队明确,谁摇摆不定,一目了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踩住刹车。

这次阅兵,大家都在看表象:谁来了,谁没来。

但真正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当下世界格局的一条潜在分界线

谁敢和中国、俄罗斯站在一起,谁退缩不前,泾渭分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认为,通过举办高规格纪念活动。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历史责任担当者"和"和平发展倡导者"的双重身份。

这不仅提升了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道德制高点

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一方,在国际较量中永远占据主动权。

日本为什么花560亿都搞不定?因为他们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

欧洲为什么集体退缩?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战略判断,只会看美国脸色行事。

金正恩为什么敢来?因为他看清了历史的大势,知道和谁站在一起才是正确的选择。

国际舆论分析认为,此次纪念活动将对未来5-10年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特别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方面。

以及强化发展中国家团结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此次吸引26国元首参会,显示了中国外交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这种影响力不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而是靠正义感召获得的。

未来的国际关系竞争,比的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谁的理念更能得人心。

在这场软实力的较量中,中国已经占得先机。

那些还在犹豫摇摆的国家,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站在历史的哪一边了。

因为时代的洪流不等人,错过了这班车,下一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场外交较量的胜负,早在邀请函发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掌握道德制高点的一方,永远不会缺少真正的朋友。

未来的国际舞台上,那些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国家,将会发现自己走的每一步都风生水起。而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注定要在孤独中品尝自己酿造的苦果。

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你觉得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意外惊喜等着我们?

来源:顶楼的小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