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来临,正是丁咛小姐这类人,把集体潜意识往下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14:04 1

摘要:好久不更新,再热的热点,心里看法再多,都尽量保持沉默。写点什么,传播评论,就会从独处的“合一”走向“对立”。集体潜意识向下走,我不愿与人产生这样的能量交互,只想独善其身。

好久不更新,再热的热点,心里看法再多,都尽量保持沉默。写点什么,传播评论,就会从独处的“合一”走向“对立”。集体潜意识向下走,我不愿与人产生这样的能量交互,只想独善其身。

最近两天大理本地,出了个大瓜,做自媒体的丁咛小姐,发视频说追了她很久的男粉丝c某,给她在大理的“庄园”提供了一个小木屋,对她多好,她多感动。

在大理旅居多年的钱多多女士,七夕又发视频,表示c某对丁咛小姐使用的所有套路,都是从她这里复制黏贴过去的。小木屋当初是为她建造,甚至分手后,不久前,c还邀请钱多多女士也去小木屋住。还把c先生看私深情实则滥情,广泛撒网的事也抖出来了,提醒丁咛小姐小心。

在我看来,钱多多发视频揭露是仗义的,一般人都不想惹是非,不介入他人因果,眼睁睁看着别人往火坑里跳,不会好心提醒,把自己被伤害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其他人。在大理这个小社会圈子,体面人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曾踩到shi了,让别人看笑话。甚至有些功利主义者,对前任还抱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态度,只要不翻脸,随时还能使唤用一下。

并且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公开发视频去揭露,而不是“私聊”,是因c这类男性不彻底公之于众,只在小范围心知肚明,并不影响他继续他的所作所为,还会有更多“相信爱情”的天真女性掉入“温柔陷阱”。

再就是丁咛小姐这类,把自己的私生活和感情生活,甚至当第三者的经历,都毫不遮掩放在网上大肆分享传播的博主,来到大理又把自己靠“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来的“爱情故事”拍成视频发网上,很容易给女性群体产生误导,好像遇到爱情,是很容易的事情。

大理常住的都知道,大理从风水上来说是阴阳颠倒,特别是找对象,狼多肉少,十有八九吃软饭,稍微有点姿色的还软饭硬吃,想找个正常的男人处对象都难,更别说捡漏碰到真爱或者灵魂伴侣。

真正经济独立,人格独立,定居在此的,即使到了交配的季节,我所知道的,基本都是寡着的。连我这种喜欢谈恋爱的,找对象都是找外援,跟前任们跨省跨国复合,不是不想找,是不好找也找不到,又不想像丁咛小姐一样大无畏,尽可能去体验人生,去跟有对象或者情史壮观的男人纠葛。

女人单身久了,自身各方面强大了,自然就会清醒,男人从来都不是女人的救赎,女人陷入深渊时,最大的错误,就是妄想出现一个男人,一份爱情,拯救自己。

一个受了高等教育且三观正常,真的追求爱情的女性,看了钱多多的视频,都是及时止损,继续去等待或者寻找那个“对的人”,而脑回路清奇的丁咛小姐,想到的是“雌竞”,认为都是为了流量,钱多多没有住到c为她盖的小木屋,才发的视频破坏两人感情。她不介意c是否玩约p软件,不介意他的过去,反正小木屋她会住着,她的爱是高级的,神性的。无所求的,她不责怪不控制,她允许对方去做自己。

这里我要掰扯,怕更多讨好型人格,创伤型人格,边缘型人格而造成的“恋爱脑”女性,因此受到误导。男女关系中,无条件没有原则的接受与忍让,这不是爱,也不高级,反而会纵容出男人人性里,更深层的恶。所谓善护念,是人要通过智慧,通过博弈,去抑制他人心中的恶念。

人在没有觉醒之前,都是受到业力和本能驱动,也就是在演绎潜意识编排的剧本,根本不是在真正的“做自己”。人只有跳出剧本,意志力能够掌握潜意识,无有恐怖,才可能真正活出自己的高我,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还沉浸在低级欲望里,躁动不安,到处跟异性撩骚之类,任凭欲望把自己带到万劫不复之地。

真正具备神性之爱的女人,她让男人升起的一定是向上的力量,是让男人想为了她,成为更好的自己,《窄门》和《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讲的就是这种思想。

当丁咛小姐把自己人格中的自毁倾向,说成撞南墙也不回头,以及神性的爱时,确实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点进她主页看了下。几十万粉,自媒体账号前后赚了不到一千七。嗯,这次是带着一两个月的生活费来到大理,说的轻巧,实则窘迫。

不管说的多么天花乱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初中生就具备的思维常识。我突然理解,她为何口口声声喊着她从不看重钱,因为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

在不少女性的思维里,好像自己年轻时曾被某个有钱人追求过,或者某个利益交换摆在自己面前,自己不从,就是真的不在乎钱。她们没彻底看清,大部分男人都是把钱袋子放在眼前晃一晃,展示一下,吸引女人往里跳,不是真的要无偿给女人随便花。男人的钱,永远只能靠女人真正的价值去换取,年轻,漂亮,都是迅速贬值的价值,其实在男人心里都是不值钱。但这些所谓的追求与示好,却会让女性,对自己产生自己“值钱”的错误认知。

互联网时代没有怀才不遇,只有才华不够,真正的金子,从手指缝之间撒漏出的才华,都够她们生活的,丢进垃圾桶的作品,都够别人捡起来拜读。真的热爱文学,就沉下来伏案写作,都知道自媒体上能大火挣钱的,都是要像普罗大众的审美和认知低头“媚俗”的。

她主页介绍自己的方式,是这个考试第一名,那个第十名,就读于哪所大学。自我价值感,还在人类社会构建的排名体系中,在爱情这种女人最难过的一关上,她竟然能“本自具足”去允许别人做别人了。

还有那个小木屋,我不想笑,还是笑了。

一片几千块租金的野地上,建造一个几万块的木头屋子,就是她口中的“庄园”,就是一个男人对她真诚慷慨的付出;下厨为男人的朋友们,做一大桌子菜,得到他朋友们的夸赞,她就有了价值感和意义感。

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跟无数因婚姻关系,本质上被当做廉价劳动力的家庭妇女,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女权搞不起来,就是因这些自诩觉醒的文化女性,还沉浸在爱情的幻想中自我感动,自我洗脑,被男人打着爱情的名义,圈进免费干活的围城,最后还要谢谢他提供的“小木屋”。

反抗结构性压迫,女性间要互助,而不是雌竞,沉迷于“被男人选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是让男权继续踩着女性的脊梁。

现代女性,真正缺的是金钱,权力,以及制定社会规则和法律的话语权,而不是缺男人的爱和廉价的情绪价值,男人的爱多是动物性的;而需要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本身是自我价值体系太脆弱。

人活着,值得追寻的是智慧,真理以及真爱。丁咛小姐所谓的去体验,正常人也都知道,要建立在不伤害到他人的前提下。

去体验当小三,愿意承受骂名,被骂这叫活该,不叫敢作敢当。但对于别人的老婆孩子来说,她们因你受到的所有伤害,都是无妄之灾。

知道别人有家庭,保持距离,这是常识,如果丁咛小姐拥有这个常识,对方可能不会那么快身败名裂,最后早早死了,她也不用背负所谓的,对方留下的债务。

稍微有点智慧,或者真正执着于爱情,真爱一定是具有排他性的,是付出,是隐忍,是牺牲,是求而不得也无缘无故。

男人真的爱一个女人,一定会先离婚再跟她在一起,舍不得让她承受小三的骂名;女人真的爱这个男人,也会升化对他的感情,不是非要占有对方,知道结果注定狗血,还要搞在一起。

这种把动物性的欲望,包装成爱情,把自私自利的现实需求,包装成为了爱情赴汤蹈火。又在人死后,把这段经历当成做自媒体的素材,只考虑自己,让不能说话为自己做任何辩解的死者,以及他的妻子家人,都成为舆论漩涡里吃瓜群众讨论的对象,不道义,跟爱,也没有任何关系。

丁咛小姐,好像一个反道德的卫士,好像誓要挣脱道德的枷锁,才算勇敢。

但我认为尊重道德的过程,是在压制人原始的动物性,开发人性中的神性,我并不认为它是一种枷锁,反而让人能够是非分明,不同流合污,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果一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向往美,她一定会在意他人感受,不去伤害他人。

道德的发明,遵守的人认为是顺应人性本性的存在,代表着人对美好自身和美好社会的向往。不遵守的人,自然会把它当做统治工具,因为不遵守的人,内心没有自己的尺度。

自由,一定是有限度的。如果都像丁咛小姐一样,放任自己去体验一切,不管他人死活,那还有很多人,想体验杀人放火。别人的人生,也只有一局,凭什么为你的人间游戏,受牵连去承受无妄之灾?!

这种体验行为,与最基本的人权思想,人人生而平等,是相违背的吧?!

丁咛小姐自比女权主义教母,波伏娃。

但波伏娃的真正成就,是她的作品《第二性》以及她为了实现平权而四处奔走,参与社会,而不是她跟萨特那些花边新闻,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是萨特身边,那个真正完全不需要他养活,也不花萨特钱的女人,更不需要依靠萨特的名声混哲学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丁咛小姐值得分析的地方就更多了,她的每段感情,本质上都是在父权体系下,多偶制的原生家庭影响下,所形成的创伤吸引,惯性受虐,重复她家族的宿命和业力,当她无法跳出这个代际创伤和业力系统时,她这辈子可能都跟“爱情”沾不到边,因为爱情,只发生在两个真正人格完整,本自具足的个体之间,而不是一个乞丐去向另一个乞丐乞讨,对方也没有的东西。

最后,这篇文章原创,文案做视频的朋友可以自取,我不介意。我只希望更多人,能够对自己,对他人,承担起真正生而为人的责任,让集体潜意识被植入正心正念,而不是因一堆三观尽毁的事感到世风日下。

来源:Demo戴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