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5日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何顺勇、林燕玉、黄剑锋三位专家做客福建卫生报《大医生开讲》直播间。直播中,三位专家围绕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话题,结合典型病例,展开权威解答。
日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
接诊了一对50多岁的夫妻,
妻子天天觉得胃难受,
丈夫没有感觉不适,
只是陪着妻子一同做胃镜。
检查结果却让夫妻俩错愕:
妻子的胃仅轻微糜烂,
丈夫却查出
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化!
8月25日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何顺勇、林燕玉、黄剑锋三位专家做客福建卫生报《大医生开讲》直播间。直播中,三位专家围绕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话题,结合典型病例,展开权威解答。
截至目前,本场直播全网观看量达38万人次。
直播中,
科普要点干货满满,
网友们也踊跃互动。
错过直播的,往下看~
错!何顺勇医生解释:萎缩≠胃体积缩小,而是胃黏膜的功能和结构退化。患者常有早饱(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到饱胀,导致正常食量明显减少的现象)、食欲下降等症状,但萎缩性胃炎绝大部分可以控制进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甚至可部分逆转。
黄剑锋医生打了个比方:“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皮肤会皱一样,胃也会生理性萎缩。”但更多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在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Hp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共餐、接吻、嚼食喂孩等都是常见传播场景。
“预防Hp感染的关键是分餐、用公筷、注意口腔卫生、不吃生食、定期检查。”黄剑锋医生提醒道。
此外,萎缩性胃炎还与饮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摄入霉变、腌制食物,吸烟饮酒,滥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
林燕玉医生表示,很多萎缩性胃炎没有典型症状,部分人仅轻微上腹不适。正因如此,不少人是体检偶然发现。一旦出现黑便、消瘦、反复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方面,何顺勇医生表示,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让症状与病理综合得到改善,预防复发。疗程一般3–6个月,需定期评估。他提醒一定要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避免轻信偏方。
何顺勇医生生动比喻:“萎缩性胃炎就像经常违章的司机,处于事故高发状态(胃癌前状态)。但通过改正习惯、加强培训,事故风险可以大大降低,完全可以安全上路!”
林燕玉医生强调: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仅少数人会进展成胃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萎缩性胃炎是可调可控的,不必过度焦虑。
医生们给出四大控制措施:
1. 病因治疗:根除Hp、戒酒戒烟、避免伤胃药物;
2. 药物修复:抑酸药、黏膜保护剂、中医药调理;
3. 生活方式:不熬夜、规律进食、细嚼慢咽、避免酸辣刺激食物;
4. 定期复查胃镜。
三位医生在直播中讲到,萎缩性胃炎在我国人群中患病率超20%,很多患者没有症状!尤其在福建这类胃癌高发地区,定期胃肠镜检查非常必要。
多久查一次,则需要根据病理分级决定:
●轻度萎缩(仅胃窦):每1–2年一次;
●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每6–12个月一次;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3–6个月一次;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立即行内镜下治疗。
早餐推荐南瓜小米粥(养黏膜)
午餐推荐猴头菇炖鸡(促修复)
黄剑锋医生还分享了“个人经验”:提前把五谷杂粮放进电砂锅,定时熬煮,再忙也能吃上热粥、热饭。粥、饭要熬熟烂,蔬菜一定不能少。
何顺勇医生强调:胃病患者尽量不饮茶;普通人群可适量喝红茶、熟普洱、大麦茶、枸杞茶,但别空腹饮浓茶!
黄剑锋医生建议,选择新鲜熟制海鲜,避免生冷;腌制品每周不超过1–2次,搭配新鲜蔬菜和粗粮;虾油要少放、稀释或用低钠调料替代。切记避免“高盐+腌制品+Hp感染”的危险组合。
萎缩性胃炎患者适合什么运动?宜:散步、太极、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
忌:饱腹或空腹运动、剧烈运动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重在科学管理、定期随访、
保持良好心态。
一起来问医生
↓↓↓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邓剑云
主持人:陈香 摄影:郑波摄像:陈昶晔 章立强 郑波导播:陈筱蔚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