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这种人就不适合恋爱,因为爱会唤醒我的占有欲、控制欲、疑心病,也会勾引出我的狭隘、自私、敏感。
之前有段时间,知乎有个很热的问答:“你恐婚,或恋爱恐惧,是什么原因?”
有一位网友的回答获得了五万多点赞,她说:
“我这种人就不适合恋爱,因为爱会唤醒我的占有欲、控制欲、疑心病,也会勾引出我的狭隘、自私、敏感。
然而这种情绪,都足以令我和与我相爱的人痛苦,且越爱越严重。”
一个朋友曾在跟男朋友吵架之后吐槽自己,
“以前单身的时候,老娘也是修的了空调、拍得死小强的独立女性,最看不上一些女生动不动就生气,往死里作;
谁知道谈了恋爱我跟那些小女生也没什么两样。”
很多人会发现,单身时的自己和亲密关系中的自己,像两个人。
吵架时,彼此都想吼的就是:“你怎么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真的是我们变了吗?
为什么明明很相爱,却忍不住要用依恋、任性,把对方推开呢?
此刻的难题,都和你的童年有关
这让我想起一位读者留言:
我每次遇到烦心的事,都会把怨气撒在老公身上,不理他,也不想听他的关心,为什么我会用惩罚他的方式来面对我的烦恼,是因为不爱他吗?
很明显,不是不爱,而是典型的把对父母的怨恨投射在爱人身上的案例。
她的小时候,一定有很多需要父母支持的时刻,但是父母没有给出回应;
她对父母的积怨没有解决,自己也不愿意去承认面对,有了伴侣以后就投射到伴侣身上。
潜意识里,她把爱人当成了那对小时候没有给自己支持和关爱的父母,遇到问题的时候,她默认身边的爱人也不会支持她、理解她。
所以,她不会再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示弱、诉苦、寻求帮助,第一时间她就要推开爱人;
把小时候求而不得的怨气,都发泄在想要帮助他的爱人身上。
心理学相信,此刻你生命当中的任何难题,任何让你痛苦的事件或者人,多多少少都跟你和父母之间未完成的课题有关。
如果你觉得你的父母一辈没有认可你,那么你一生都在寻求别人的认同;
如果你觉得母亲没有能够以你想要的方式爱你;
你可能一生都在亲密关系里面挣扎,觉得对方始终都没有给你想要的那份爱和关怀。
你的爱人,就是一面镜子
一个人跟父母的关系,可以检验出他成熟与否,而他跟亲密爱人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检验你这个人到底有多爱自己,有多了解自己。
因为你的爱人就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你最不想看见自己的那个部分。
钱钟书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开始的时候,相爱的两个人是“黄金投射”,把最美好的幻想放在对方身上;
相处久了,越来越多童年时体会过的相似场景,把两人带进“阴影投射 ”;
把自己不想看到的东西或者不喜欢的特质投射在他身上,或者在他身上看到你不想要的东西。
所以亲密关系真的是一面“照妖镜 ”,我们透过它,看到的是内在最真实的自己。
你的脆弱、匮乏、低价值感、缺乏安全感,都在关系里一览无遗。
德芬老师曾说:亲密关系是最好的修炼场。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亲密关系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自己背后隐藏的一些模式、伤痛、习性,这就是疗愈的开始。
当你发现,你对伴侣和孩子的不信任,是父母答应你却没有给你的棒棒糖在作祟;
当你发现,让你生气的不是伴侣做了什么,而是他勾起了你儿时不被关注的伤心;
这些,都是我们改变固有的情绪模式的时刻。
当我们的情绪,不被童年的缺失所限制、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
当我们学会在亲密关系里修行自己,才会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你的亲密关系,是来帮助你的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中说:“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像我们德芬老师就是在亲密关系中,摸爬滚打成长过来的。
她说过:“亲密关系是我这辈子躲不掉、缘分最深的一门功课。”
她也曾深陷负向催眠的陷阱,经过一番彷徨挣扎,却将所爱的人越推越远。
“她也憧憬婚姻能给她带来温暖与爱,于是从一个光鲜亮丽的美女主播,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家庭主妇”;
“她也曾像很多人一样,忍不住把童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在伴侣身上,然后又受到第二次伤害”;
“她也会因为婚姻痛苦而选择离婚,然后陷入了心理上的'空巢期’,只能独自承受着内心的孤独,总想向外抓取”;
“她离过两次婚,谈过多段恋爱,像个身经百战的生命勇士,在每一段关系里不段觉察、发现、总结、实践”……
可以说,爱情或婚姻中的各种苦与甜,她都尝过了。
热恋的甜蜜与欣喜,失恋的悲伤与折磨;
结婚时的此生唯一,离婚时的老死不相往来;
从无话不谈到相看两生厌,从日日亲昵到夜夜争吵,甚至最后懒得交流;
还有那些不被伴侣理解的孤独,不被老公满足的期待,以及在婚姻里无数次差点丢弃的自我,还有每一次失望后的扪心自问:
为什么我把婚姻过成了这样?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可以说,很多人正在走的弯路,跌过的坑,德芬老师都曾经历过。
历经感情上的风风雨雨后,如今年过60的她,可以非常笃定地说,自己终于掌握了亲密关系的奥秘。
她非常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少吃一点苦。
因此,张德芬老师依然坚持,亲自设计并带领课程《读懂彼此,掌握爱的密码丨3天亲密关系线上体验营》
德芬老师将在课程中,把自己几十年处理亲密关系的智慧倾囊相授,深度解读如何处理亲密关系中,最常遇到的困境。比如:
判断自己是否进入了“甜蜜陷阱”;
了解婚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何化解原生家庭,对自己亲密关系的影响;
如何释放内心痛苦的情绪;
当发生争吵、冷战、逃避时,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如何避免“心口不一”的无效沟通……
无论你正在期盼一段亲密关系,还是在亲密关系中挣扎,或者已经亲密关系死心了,这个课程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亲爱的,如果你也想从假性亲密的漩涡里跳出来,把关系调频到深度关系模式,那么一定要来参加,由德芬老师设计并授课的《读懂彼此,掌握爱的密码丨3天亲密关系线上体验营》。
现在,快来学习张德芬老师亲授的课程,机会难得!
这些课程,绝不是教科书的材料可以比的,也绝不会是口水课,因为这是张德芬老师非常务实的总结,仅此一份。
张德芬老师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亲密关系这个议题上,获得全新的洞见和最大的帮助。
祝愿你我都能在亲密关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活出绽放的自我!
来源:张德芬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