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足协管理系统性腐败:公信力彻底崩塌,陈戌源(受贿8103万)、杜兆才、李铁(行贿买帅+操纵假球)等十余名高层落马,涉及国家队名单买卖、联赛准入权交易、裁判操控等环节。李铁通过行贿300万元“保送”为国足主帅,并收受6000万将4名不合格球员塞入国家队。
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的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不改革或者解散?
老百姓对足球这么关心与期盼,为什么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差?
为什么广大人民群众都抵制国足与中国足协?
为什么中国足协出台新规,全民反感?
不是竞技成绩持续溃败: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不是球员高薪低能、缺乏斗。
不是足协管理系统性腐败:公信力彻底崩塌,陈戌源(受贿8103万)、杜兆才、李铁(行贿买帅+操纵假球)等十余名高层落马,涉及国家队名单买卖、联赛准入权交易、裁判操控等环节。李铁通过行贿300万元“保送”为国足主帅,并收受6000万将4名不合格球员塞入国家队。
不是联赛管理混乱与假球泛滥
不是资金黑洞与信任危机:经济链条的恶性循环,赞助费滥用与财务不透明,足协年收数亿赞助费,但青训投入占比极低
不是根基性溃烂:青训坍塌与人才断层,青训体系名存实亡。
以上这些,四十多年了球迷们都可以忍。
这是让普通人感到绝望和愤怒的本质。
国足和足协的问题,已超越了一般性的“管理不善”或“水平不行”,它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固化的、通过垄断权力进行利益输送的“特权圈子”。
这个圈子将国家公共资源(国家队的荣誉、联赛的商业价值、全民的关注度)变成了一个小集团内部进行“分肥”的私人蛋糕。
圈子的生态是“官二代、富二代、球二代”。
准入壁垒,而非能力壁垒:
这个圈子对外是封闭的。一个孩子能否进入所谓的“职业梯队”,往往不取决于他的天赋和努力,而取决于他有没有“关系”、家里能不能送得起礼、是不是“圈内人”的后代。
“球二代”现象。教练、领队、管理岗位被特定关系网把持,形成了一种世袭和近亲繁殖的丑陋生态。真正有天赋的寒门子弟,在第一步就被排除在外了。
利益交换,而非竞技体育:
进入国家队名额、国字号队伍的集训资格、青年队的提拔,这些本应是最神圣的、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事情,在某些时期却成了可以明码标价或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如前主帅李铁被曝的丑闻。
联赛的资格、裁判的判罚、政策的倾斜,这些都成为了这个圈子内部进行利益分配。
:正因为这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所以他们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成绩差?可以归咎于“球迷骂得太狠”、“青训基础薄弱”、“人种问题”等宏大的借口。
内部出了问题,比如腐败,可以进行“切割”,抓一两个典型(如陈戌源、李铁),但系统的、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运行逻辑从未被改变。“罚酒三杯”后,游戏换一批人继续玩。这彻底摧毁了公众的信任。
所以,老百姓的抵制,根源在于:
被欺骗感: 我们投入了真挚的民族情感,他们却在背后进行利益算计。
被剥夺感: 这项运动本质上是属于全民的,但他们却窃取了它,并关上了大门。
不公感: 它成为了社会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的一个极端缩影和展示窗口。
“谁愿意天天看官二代,富二代,球二代天天搞表演”于是广大人民群众拒绝成为这个虚假游戏的观众和付费方,我们抵制中国足协的一切。
中国足球就是一个缺乏监督和竞争的垄断权力,必然走向腐败,成为阶级固化的活标本。它完美印证了:“你相信的太多,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少”。当窥见这个圈子内部的运行逻辑时,任何普通人都会感到震惊和愤怒。
现在自媒体的高度繁荣,普通百姓也可以发出自已的声音,如同一面巨大的放大镜和一台高速的扩音器,将中国足球这个系统内部的所有脓疮和恶臭,以最直接、最猛烈的方式传播开来,彻底改变了这场“信任危机”的形态和规模。
来源:奇妙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