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我们在基层采访项目建设情况时,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是:要做对的项目,并把项目做对。对于这句话,有些同志还为我们做了热心的解释说明,结合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这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编辑同志:
这几天,我们在基层采访项目建设情况时,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是:要做对的项目,并把项目做对。对于这句话,有些同志还为我们做了热心的解释说明,结合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这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做对的项目,首要的是要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这是大局大势,也是大行大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等是重点任务,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是打造高效运转的经营主体,使经营主体得以健康发展,并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顺畅运行的体制机制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彼此良性互动中实现经营价值,但落脚点始终在于项目。不少同志说,只有大张眼孔,才能做大事业,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实现突破。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物产丰饶,工农业发展基础好、生产条件好,既是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又是服务全国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基地,还是被委以承接海外、沿海产业转移重任并被商务部授予“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城市,具备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谋划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在3月13日的观摩活动中,我们注意到,原阳县的一家食品企业提出,要立足新乡,放眼全国,细分不同区域食品需求,深化对全国市场的研究,努力占领更多的全国市场;长垣市的一家卫材企业,见事早、行动快,有全国视野,新研发的产品已经进入全国市场,有的还拓展到了海外。
做对的项目,最关键的在于必须把项目谋划和实施的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上,放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这一战略基点上。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交叉融合、集群突破,知识的逻辑、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技术的逻辑、技术推动时代改变的力量更加清晰强大。我们必须认识到简简单单的加工没有出路、修修补补的项目没有未来、傻大笨粗的企业难以为继,要以不学习必被淘汰、不进步必然出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把握新趋势,一切项目谋划、一切项目实施都必须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考量,把项目谋划和实施的着力点放在科技创新上,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被技术推动着进入更为创新高效广饶的世界。我市作为科教大市,高校资源丰富,科研人才富集,企业创新能力较强,校企校地合作紧密,在谋划实施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上具有独特优势。长垣市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互促互动,每年列支不低于1亿元的创新奖励资金,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0余家院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企业创新研发搭桥铺路,实施了先进材料产业园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县(市、区)和更多的企业,把项目建设的基点牢牢打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上,用科技含量这把尺子丈量项目,能下最大决心,走出路径依赖,谋划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高质量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对的项目,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于一个地方的实际,整合出最好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打造出最好的品牌。做项目从来都是无中生有,也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世上本来没有项目,项目是靠人的头脑谋划出来的、是靠人的实践推进实施的,没有经营项目的意识,不主动谋划、不持续推进,等不来项目,要不来项目,天上掉不下来项目,也建设不好项目。项目也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它一定依赖于特有的意识存在、物质存在、资源存在,是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成果,是认清了你我他、审视了历史现在和未来,理清了市场和消费、需求与供给之后的头脑产物和实践产物。原阳县生态预制菜产业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好的发展,得益于对区域优势、农业优势、交通优势等的系统整合,封丘县从省外引进的一家企业之所以连续5次追加投资、已实施了5期项目,得益于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的运用发挥。我市富有科教优势、产业优势、土地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用工成本优势等诸多优势,各个县(市、区)又有不同的具体的多方面的优势,只要胸有乾坤、用活资源、放大优势,就一定能根据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谋划和实施出好项目、大项目,推动我市发展日日精进、事业常新。
“匪惟意美,法亦良矣”,做对的项目,并把项目做对,还需要解决方法路径的问题,还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突破创新方法的问题,有了正确的方向和良好的愿望还不够,还得有正确的方法和路径。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讲过一个神话故事:有一回,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去蓬莱朝圣。他是个仙人,骑毛驴和我们不同,是倒骑的。走着走着,遇到另一个仙人吕洞宾。吕洞宾问张果老要到哪去?张果老说:“上蓬莱朝圣。”吕洞宾惊讶地问:“蓬莱在东,你骑毛驴往西,怎么能到?”张果老反而不高兴地反驳说:“我的脸是朝着东方的蓬莱啊!”毛泽东同志意在以此说明一个道理:即使目的无比正确,但如果路线、政策不对,革命就不能胜利。我们认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项目建设。在项目谋划和建设中,我们要尊重项目建设的一般性规律,既不能超越历史阶段、现实条件,主观臆想、贪大求洋、画饼充饥,靠拍脑袋想问题、作决策,又要有前瞻意识、未来眼光,不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比葫芦画瓢;要把人作为项目谋划和建设的最重要、最积极、最根本因素,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和经营主体的关系,让懂项目的人抓项目,努力调动起来人的积极性特别是企业家队伍的积极性;要建立严格的、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项目谋划和推进机制,包括调度机制、观摩机制、奖惩机制,能者上,中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无所作为,用制度建设的“霸道”推进项目建设这个“王道”;要注重营商环境建设,不把“最佳”放在口头上,拿出硬手段,打造软环境,真正营造近悦远来的投资洼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打造项目建设的高地。
我们报道组的同志,尽管在平时和项目观摩中了解了一些情况,但对项目建设并不熟悉,更确切地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不过,我们还是愿意把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与你们交流,也与项目谋划和实施者交流,也算是以耿耿之怀、庶竭驽钝、为新乡发展尽力吧。
全市项目建设观摩随行报道组
2025年3月21日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