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司法局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紧扣“复议为民”主旨,巧念“勤、快、聚、延”四字诀,加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多元共治,力争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今年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司法局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紧扣“复议为民”主旨,巧念“勤、快、聚、延”四字诀,加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多元共治,力争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行政程序中。
念好“勤”字诀,换位思考“体民情”。围绕涉及征地拆迁补偿、村务监督、强制拆除等复杂行政争议,办案人员践行“脚勤、脑勤、口勤”工作法。“脚勤”即多去现场看、多去实地看、多去部门访,深入农村“换位跑一次”了解申请人核心诉求,疏导申请人情绪,今年已3次赴乡镇督促责任部门落实包案化解责任,彰显复议温度。“脑勤”即办案人员群策群力、共谋思路,今年以来累计开展26次集体案审研讨,通过精准归纳争议焦点,深入剖析案件疑点、难点,明晰办案思路,找准调解方向。“口勤”即积极推动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调解、申请人与第三人和解,年初至今已当面听取当事人意见18次,电话听取意见累计时长超过400分钟,在听证、听取意见等过程中,及时回应当事人诉求,推动争议解决,切实做到“复议为民”。
念好“快”字诀,提升办案“加速度”。办案人员与基层司法所、矛调中心、涉案行政机关打通案件流转“快车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第一时间共享信息,还原事实真相,让矛盾化解工作启动于收案受理之前,力争在前端把事说清、把理辨明、把法讲透,解开群众“心结”。探索建立基层行政复议简案速调快办机制,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办案期限,提高行政复议办案效率。实行简易案件“当天收案,当天审批,当天受理,当天通知,当天调解”,本年度通过“即收即调”机制,在案件受理后快速化解行政争议12起,有效推进全流程“加速度”。
念好“聚”字诀,勾画调处“同心圆”。积极探索“一核心二支撑三协同”行政争议化解模式,凝聚多元解纷合力。以基层乡镇街道职能部门为核心,以群众性自治组织、司法所为支撑,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明白人”、村居乡贤、人民调解员熟悉人头地头、民情民意的优势,将“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土话”,以自身阅历、说服力、影响力灵活多样调处争议,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今年已成功将6起行政争议化解在当地,推动构建“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的基层治理格局。
念好“延”字诀,放大复议“影响力”。依托全区11个司法所,全面升级镇(街道)行政复议基层咨询点功能,开通11条复议咨询专线,在立案前初步筛选分类,对具有调解可能性的复议案件,直接指派司法所人员就地调处化解,将行政复议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依托“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和全国行政复议服务平台,构建全时段、多渠道的复议申请体系,在线下普法活动中全面宣传在线复议工作,助力基层群众足不出户申请和参加行政复议。不断扩大行政复议的宣传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了解行政复议、信任行政复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吴思轩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