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去刚装修完的闺蜜家,一进门她就拽着我蹲在地上叹气:“你看这瓷砖,才住仨月就全是划痕,本来想装成网红款通铺,现在像块旧地板!”我摸了摸瓷砖表面,果然——原本亮闪闪的砖面全是细细的擦痕,连阳光照过来都泛着“雾蒙蒙”的光。其实瓷砖通铺不是“买块大砖铺满”那么简单
上周去刚装修完的闺蜜家,一进门她就拽着我蹲在地上叹气:“你看这瓷砖,才住仨月就全是划痕,本来想装成网红款通铺,现在像块旧地板!”我摸了摸瓷砖表面,果然——原本亮闪闪的砖面全是细细的擦痕,连阳光照过来都泛着“雾蒙蒙”的光。其实瓷砖通铺不是“买块大砖铺满”那么简单,我见过太多家庭踩坑,问题全出在没把这几个细节落地。
先说最容易被忽略的“瓷砖要耐磨”——别觉得“瓷砖都硬”,我邻居家去年选了那种“网红柔抛砖”,看着像大理石一样高级,结果孩子骑平衡车滑了俩月,砖面直接划出浅坑,用牙膏擦、用清洁剂泡都没用。后来我帮他查了才知道,瓷砖的“耐磨等级”才是关键——至少要选4级以上的(比如全抛釉砖、岩板砖),或者看“莫氏硬度”,至少5级以上,不然天天踩的地面,过两年准变“磨砂质感”,再好看的通铺也白搭。你想想,要是刚住进去就看见砖面全是划痕,再“大气”的效果也得打折扣吧?
再说说“缝隙要通缝”——我之前帮同事监工,瓦工图省事,客厅和阳台的瓷砖没对缝,结果阳台那排砖的缝和客厅的“错开半厘米”,同事验收时差点急哭:“本来想通铺显大,现在像两块补丁拼在一起!”其实通缝真的不难,提前跟瓦工说“从客厅中心开始排版”,用1.5mm的留缝卡子(别用太宽的,不然缝大了显乱),连卧室、厨房的缝都要对整齐——我家当时就是这么做的,铺完的地面,横平竖直的缝像“隐形的线条”,反而把客厅和阳台连得更紧,朋友来都问“你家阳台怎么这么大?”
还有“细条砖别露明处”——我另一个朋友装修时没提前排版,结果沙发旁边留出一块“12cm宽的细砖”,每次客人来都问:“你家这砖是切错了?”其实提前用CAD排个版就行——比如把客厅的砖从中心往四周铺,把细砖留在沙发底下、餐边柜后面,或者阳台的角落,反正别放在“一进门就能看见的地方”。我家当时就是把餐厅的细砖留在餐边柜底下,现在根本看不见,谁都没发现我“藏了块小砖”。
最后是“门口过渡要自然”——我妈家之前装了块“黑金沙过门石”,结果两边的砖缝“对不上”,看着像“加了块门槛”,反而把客厅和卧室隔开了。后来我让瓦工把瓷砖直接通铺过门口,客厅的砖缝顺着进卧室,连门槛都没留,现在看过去像“一个大房间”,我妈天天说“这才像通铺该有的样子”。要是实在想装过门石,也得让过门石两边的缝“对齐”——比如用和瓷砖同色系的岩板做过门石,把缝对整齐,这样既分开空间,又不会破坏通铺的“整体感”。
其实瓷砖通铺的“高级感”,全藏在这些“看不见的细节”里——不是买最贵的砖,而是选对耐磨的;不是铺得快,而是缝要对齐;不是随便切砖,而是把细砖藏起来。我见过太多家“通铺变翻车”,其实都是没把这几点落实。
你家装修时有没有踩过瓷砖通铺的坑?
或者你觉得通铺最该注意什么?
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帮更多人避坑!
来源:生活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