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靳玉志李彦宏用激光雷达搞定L3、L4 VS 没跑通L3 马斯克和小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11:02 1

摘要:本文核心观点是:马斯克的特斯拉和小鹏的小鹏着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说已经用激光雷达跑通L3和L4的华为ADS和百度不行,说“摄像头是王道”。而坚持纯视觉的小马小何倒是用纯视觉方案或激光雷达方案跑通L3再打嘴炮吧!

用激光雷达跑通L3、L4的华为、百度从未否认视觉方案,而没跑通L3纯视觉方案的马斯克和何小鹏用着激光雷达说“摄像头是王道”

余承东2024年说:华为ADS 3.0是全球第一,两次强调“没有之一”。

已经有12-13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21-23个品牌约超过60个车型选择华为ADS 4。

华为ADS几乎“一网打尽”中国乘用车主机厂。奥迪已加入,奔驰宝马必入!

以上为什么都不选择特斯拉FSD、小鹏汽车的XPILOT 和 XNGP呢?

本文核心观点是:马斯克的特斯拉和小鹏的小鹏着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说已经用激光雷达跑通L3和L4的华为ADS和百度不行,说“摄像头是王道”。而坚持纯视觉的小马小何倒是用纯视觉方案或激光雷达方案跑通L3再打嘴炮吧!

1、华为已经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为主要传感器搞定了L3、L4解决方案

华为2025年4月22日,发布华为乾崑智驾系统ADS 4.0和鸿蒙座舱5,一骑绝尘而去。

华为ADS 4是高速L3解决方案。同时,也搞定了城区L4解决方案。

故,华为官宣2026年和202年大规模商用L3和L4。

L4级自动驾驶属于高度自动驾驶,其核心特征是在特定设计运行条件下实现完全自动化。要求车辆在特定场景和条件(如地理围栏、道路类型、天气状况等)下,无需驾驶员干预即可完成所有动态驾驶任务,包括加速、制动、转向和避障。

余承东领导搭载华为ADS 4的尊界S800配置4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系统,硬件已经达到L3和L4冗余,

马斯克坐不住了。

2、率性的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时隔三天打了自己的脸

2025年8月25日,马斯克说了一句违背科学原理的话:“Elon Musk 埃隆.马斯克

@ elonmusk @埃隆.马斯克

Lidar and radar reduce safety due to sensor contention . If lidars / radars disagree with cameras , which one wins ?

This sensor ambiguity causes increased , not decreased , risk . That ' s why Waymos can ' t drive on highways .

We turned off the radars in Teslas to increase safety . Cameras ftw .

激光雷达和雷达由于传感器争用而降低了安全性。如果激光雷达/雷达与摄像头的数据不一致,该听谁的呢?这种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增加而非降低。这就是为什么 Waymo 的车辆无法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们关闭了特斯拉汽车上的雷达以提高安全性。摄像头才是王道。”

2025年8月28日,埃隆•马斯克说:“特斯拉开发了高分辨率雷达,其硬件实际上存在于 Model S 和 X 中,但它无法与无源光学(摄像头)相比,所以我们将其关闭。”

•马斯克不能因为自家雷达与摄像头打架,搞不定,就否定搞得定融合方案的华为

特斯拉开发了高分辨雷达,实际商用于Model S 和 X 中,因摄像头感知更高效,且雷达与摄像头感知信息不一致,打架(不能解决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获取物体信息二者的融合问题),于是乎,特斯拉关闭了雷达。

•马斯克用着4颗4D毫米波雷达解决方案

2025年6月27日,特斯拉Model Y实现从德州奥斯丁工厂到用户Jose家30分钟全自动驾驶的交付。Model Y搭载了4颗4D毫米波雷达,自相矛盾。打脸马斯克8月25日“摄像头是王道”、“雷达与摄像头的数据不一致,该听谁的呢?”。特斯拉Model 系列2021年-2025年在美国测试激光雷达方案。

3、用激光雷达跑通了L3、L4的华为余承东、靳玉志与用激光雷达跑通了L4的李彦宏观点惊人一致

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配备4颗远距激光雷达。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内部会议中的分析更为客观: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是目前真正跑通的技术,在中国市场还具有成本优势。纯视觉技术虽然还在早期阶段,但未来也有发展空间。

李彦宏与华为余承东、靳玉志观点惊人一致。

靳玉志坚持更加难的世界模型。

余承东、靳玉志、李彦宏从未否定视觉方案。

而华为自2021年4月发布ADS 1.0和2025年ADS 4,一直是激光雷达方案和视觉方案两条腿走路。问界M5、M7,深蓝S07,到2025年9月23日将上市的新问界M7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华为视觉方案,从未间断过,华为与马斯克本质差异是:华为用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跑通了L3、L4,然后一直用雷达辅助视觉方案跑通视觉方案的L3、L4。

特斯拉一直用着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暂时没有跑通激光雷达的L3,而又嘴炮人家的激光雷达方案不行,自己的摄像头方案包打天下。

4、四家科技公司规模商用激光雷达L4 VS 马斯克的Robotax

(1)第六代萝卜快跑激光雷达方案L4规模商用。遥遥领先特斯拉的Robotax。

截至2025年8月,已在全球16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累计提供超1400万次出行服务,稳居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2)第七代小马智行L4激光雷达方案商用。遥遥领先特斯拉的Robotax。

(3)谷歌Waymo及Uber商用数量,与中国L4无人驾驶出租车,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4)谷歌Waymo在美国比特斯拉Robotax更加成功。

谷歌的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水平,比特斯拉的要领先一些。谷歌干人工智能比马斯克早8-10年。

(5)Uber不仅投了激光雷达路线一票,更与百度萝卜快跑达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合作。

(6)马斯克“摄像头才是王道”目前看是打嘴炮。

用激光雷达方案跑通了L4的华为、百度,同样在跑通视觉方案的L3、L4。

用视觉方案没有跑通L3的马斯克,特斯拉用着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反过来又说人家激光雷达方案不行,自家“摄像头才是王道”。

5、吴佩频道引用激光雷达和纯视觉方案正反观点,佐证以上第4条

吴佩频道几位创始人(或领导)本尊,也有何小鹏纯视觉方案观点。

大佬给马斯克纯视觉方案补三刀(引自头条吴佩频道):

“关于马斯克的观点,我问了华为、小鹏、Momenta等几位创始人(或领导)本尊。

本来是私人请教,不想发出来的,但看到讨论越来越烈,我就简单整理一下观点吧:

(1)中国某大佬F:

“这是特斯拉遇到的问题搞不定,最初他们也是要上激光雷达的,由于搞不定,就从第一性原理放弃了,最后只留了摄像头。”

(2)大佬E:

“不认同,(融合感知冲突)这个问题不难。”

(3)大佬D:

@(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传感器输出不一致,在传感器融合时会增加风险。

我认为短期内多传感器融合才是最可靠的解决方案,特别在中国市场。

目前一段式端到端的模型都是基于纯视觉的,我认为Lidar对于黑夜场景和高难度泊车场景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6、六个纯视觉方案的倡导者已经下课两个

马斯克/特斯拉FSD、何小鹏/小鹏汽车、极越汽车/夏一平、谷俊丽/马斯克贵族。

2023年10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宣布首款纯视觉极越01实现高阶自动驾驶。

今天,极越汽车破产,已经下课了。

奇瑞副总、大卓智驾CEO谷俊丽说,特斯拉端到端领先行业1.5-2年。谷同学也被下课了。

小鹏汽车在售5-6款智能电动汽车,都搭载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方案。小鹏同学嘴巴很叼,小鹏身体很诚实。

以下三大佬引自吴佩频道:

“大佬A:

- 这是融合感知冲突的争议,原来二维结构化的感知融合确实不太好,但现在我们和特斯拉都到了多维的非结构化了,所以加上雷达的信息确实是不好。

- 激光雷达除了在黑夜远景的状态,对大的物体识别精准度还不错,在其他的近景博弈和高帧率情况下,都是降低整车安全性和增加整车复杂难度的。

- 此前的智能辅助驾驶都是围绕高速的,所以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来到城区智驾,激光雷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可能大部分人还不太理解。

大佬B:

- (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这三个传感器icon相互独立,但是在帧率和信息密度上不同,摄像头频率最高、信息密度最大,是其他两个的万倍或者更高。如果做这三个传感器信息融合,当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不好决策。

- 所以,简单问题复杂化,不符合马斯克的的第一性原理。

大佬C:

- 长期我支持vision only,The power of LLM(大语言模型)。”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