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时代的产品进化论:告别增量狂欢,深耕存量价值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10:31 4

摘要:在互联网的“冰河时代”,流量红利逐渐消退,曾经的增量狂欢不再,产品经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增长见顶、创新难度加大、商业模式受阻。然而,这并非全然是困境,而是一个重新审视产品价值、深耕存量市场的契机。本文将带你深入探讨在经济下行期,产品经理如何从“增量掠

在互联网的“冰河时代”,流量红利逐渐消退,曾经的增量狂欢不再,产品经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增长见顶、创新难度加大、商业模式受阻。然而,这并非全然是困境,而是一个重新审视产品价值、深耕存量市场的契机。本文将带你深入探讨在经济下行期,产品经理如何从“增量掠夺者”转型为“存量耕耘者”,如何从“功能工厂”转变为“价值设计师”,并发现那些隐藏在银发经济、性价比革命、情绪疗愈和生产力提升中的新机遇。

一、当下之困:当流量红利已成往事

还记得2018年那个秋天吗?朋友圈被“冲顶塔”小游戏刷屏,整个互联网都在谈论“增长黑客”和“流量池”。那时候,似乎每个月都有新风口,每周都有新产品诞生,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快速获取用户、转化变现。

转眼数年过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消费市场持续萎靡。曾经火热的新消费品牌纷纷退烧,互联网大厂裁员消息不断,甚至连曾经“永远增长”的电商平台都开始公布低迷的财报数据。

这不是错觉。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经济领域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下降了28%,创下五年新低。App Store排行榜上,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出现全新的国民级应用。硬件领域,除了偶尔的迭代升级,也再难见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

仿佛一夜之间,所有能想到的软硬件产品领域都已被填满,每个赛道都挤满了竞争者。产品经理们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集体迷茫:

用户增长见顶,成本却持续攀升创新越来越难,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资源越来越有限,试错空间被压缩商业模式受到挑战,盈利变得困难

这种感觉,就像一群习惯了在温暖水域中游弋的鱼,突然遭遇了寒流,水温骤降,食物减少,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生存策略。

在讨论具体出路前,我们首先要完成一次认知上的重启。

1. 告别“宏大叙事”,拥抱“微小创新”

过去十年,产品领域被“颠覆式创新”、“平台型产品”、“生态化反”这些宏大概念所主导。每个产品经理都想打造下一个微信或抖音,却忽略了创新可以有多种形态

日本消费社会研究专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提出:我们已经从追求“越多越好”的第三消费时代,进入了追求“适足就好”的第四消费时代。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新奇事物,而是更加关注品质、价值和意义

这意味着产品创新的方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创造需求”到“满足真实需求”从“功能堆砌”到“体验精炼”从“规模扩张”到“深度服务”从“流量思维”到“用户价值思维”

2. 重新理解“现象级产品”的定义

我们之所以感觉“现象级产品”消失了,部分原因是我们对“现象级”的理解还停留在“全民爆款”的旧范式里。

事实上,现象级产品并没有消失,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现象级产品是横向的——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如今的现象级产品是纵向的——在特定领域深度渗透,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举个例子:

过去的“现象级”:微信、淘宝、抖音——覆盖数亿用户现在的“现象级”:Notion、Shein、Temu——在特定领域形成绝对影响力

即使是用户量级不如前者的产品,只要能在垂直领域形成深度影响力和健康商业模式,同样可以被称为“新现象级产品”。

三、冰河时代的生存法则:产品经理的四大转型

在经济下行周期,产品经理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方向的转型:

1. 从“增量掠夺者”到“存量耕耘者”

增量市场的逻辑是“获取用户”,存量市场的逻辑是“经营用户”。这要求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发生根本性转变。

案例:京东Plus会员的深度运营

京东Plus会员已经上线多年,但在经济下行期,京东并没有简单地降低会员费来吸引更多用户,而是通过增加会员权益的宽度和深度来提高单用户价值。

他们做了几件事:

整合跨平台权益:将会员体系扩展到餐饮、娱乐、出行等多个场景深化核心权益:加强免邮、折扣等核心权益的感知价值分层运营:针对不同活跃度的会员提供差异化服务

结果是:京东Plus会员数量突破3000万,续费率超过80%,单个会员的年消费额是非会员的10倍。

产品经理行动指南:

建立用户分层模型,识别高价值用户设计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留存和复购开发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路径,提升单客价值构建用户反馈闭环,持续优化体验

2. 从“功能工厂”到“价值设计师”

过去产品经理很大程度上扮演着“需求翻译”和“功能管理”的角色,现在需要更多关注“价值创造”。

案例:李跳跳的“微创新”奇迹

李跳跳是一款跳过App启动广告的小工具,它没有复杂的功能,没有华丽的界面,甚至没有商业模式。但它切中了一个极其精准的痛点:用户对冗长启动广告的厌恶

这个由个人开发者创建的产品,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数百万用户,成为口碑传播的典范。它成功的核心在于:找到了一个微小但普适的痛点,并用极简方案解决了它

产品经理行动指南:

深度洞察用户场景,发现那些“不方便说出口”的需求专注于解决核心问题,而非功能堆砌采用“减法思维”,剔除不必要的功能衡量价值而非功能数量:每个功能上线前问“这个功能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

3. 从“线上体验优化师”到“线上线下融合设计师”

纯线上机会越来越少,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正在成为新蓝海。

案例:瑞幸咖啡的数字化转型

瑞幸咖啡表面上是一家咖啡连锁店,本质上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它通过App整合了线上线下体验,实现了精准营销和高效运营。

瑞幸的产品经理不仅要考虑App功能,还要考虑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线下体验:

通过地理位置数据优化门店布局通过购买行为数据精准推荐产品通过社交裂变实现低成本获客

产品经理行动指南:

打破线上线下界限,设计无缝融合体验利用数据打通不同场景,实现个性化服务关注新技术(如AR、物联网)在线下场景的应用可能性设计线下行为的数字化度量体系

4. 从“产品交付者”到“增长负责人”

经济下行期,产品经理不能再将“增长”责任完全交给运营和市场团队,而需要将增长思维融入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

案例:拼多多的增长型产品设计

拼多多将增长机制深度融入产品设计中:

分享助力机制:用户为了获得优惠不得不分享给好友游戏化设计:多多果园等游戏化功能提高用户黏性社交关系链利用:通过微信关系链实现病毒式传播

这些不是后期添加的运营活动,而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在产品架构中的增长机制。

产品经理行动指南:

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考虑增长机制将病毒系数(K-factor)纳入产品核心metrics设计自带传播属性的产品功能建立产品驱动的增长循环(而非补贴驱动的增长)四、新机遇地图:经济下行期的产品创新方向

虽然整体经济面临挑战,但仍有一些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1. 银发经济:被忽视的亿万市场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但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产品却寥寥无几。这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创新方向:

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地“字体放大”,而是整体交互逻辑的重构健康监测与紧急救助:智能手环、居家监测设备社交娱乐: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社交平台、内容产品便捷服务:一键购物、语音交互、远程协助

案例:孝心优选

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购物App,特点:

极简界面:大字体、高对比度、明显按钮语音交互:支持语音搜索和下单代付功能:子女可以远程付款专属客服:提供电话协助下单服务

上线一年后,活跃用户超百万,客单价是中青年群体的1.5倍,用户黏性极高。

2. 性价比革命:理性消费时代的新机会

经济下行期,消费者更加理性,追求“价值最大化”。这并不意味着单纯低价,而是在合理价格内获得最佳体验

创新方向:

订阅制经济:将一次性购买转为长期服务产品租赁:使用而非拥有,降低使用门槛二手交易:促进闲置资源流通反向定制:基于用户需求定制产品,减少浪费

案例:网易严选

通过ODM模式直接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剔除品牌溢价,提供高品质性价比产品。在经济下行期反而实现了逆势增长。

3. 情绪疗愈:焦虑时代的心理安慰剂

经济困难期,人们更需要情感慰藉和情绪出口。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具有巨大潜力。

创新方向:

冥想与心理健康:冥想App、心理咨询平台治愈系内容:舒缓情绪的音乐、视频、文字社交互助:匿名倾诉、兴趣社群、互助小组休闲游戏:轻松解压的休闲游戏

案例:潮汐App

提供冥想、睡眠、专注等功能的心理健康App,通过简约设计和自然声音帮助用户缓解压力。疫情期间用户量增长3倍,付费转化率超行业平均水平。

4. 生产力提升: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经济下行期,企业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帮助企业省钱的产品比帮助企业赚钱的产品更受欢迎。

创新方向:

数字化工具:远程协作、项目管理、人力资源自动化解决方案:RPA、AI客服、智能流程数据分析: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灵活用工:兼职平台、外包服务

案例:飞书

字节跳动旗下的协作平台,通过整合沟通、日历、文档、项目管理等功能,大幅提升组织效率。在经济下行期反而实现了快速增长,因为它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价值主张非常明确。

五、实操指南:经济下行期产品经理的生存工具箱

1. 精益验证四步法

在经济下行期,试错成本高昂,必须采用更加精益的验证方式:

第一步:问题验证

在构思解决方案前,先确认问题是否真实存在且值得解决

方法:用户访谈、现场观察、数据分析

第二步:方案验证

用最低成本验证解决方案是否有效

方法:纸质原型、视频原型、假门实验

第三步:增长验证

测试产品的自然增长潜力

方法:病毒系数测算、留存率分析

确认产品能否可持续创造价值

方法:小规模收费测试、单位经济模型测算

资源有限时,如何决定先做什么?推荐使用“价值-成本-信心”框架:

对每个功能想法评估三个维度:

价值:能为用户创造多少价值(1-10分)成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1-10分,分数越高成本越低)信心:我们对这个功能成功的把握程度(1-10分)

最终优先级得分 = 价值 × 成本 × 信心

这个框架迫使产品经理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而非仅凭直觉决策。

3. 产品健康度仪表盘

在经济下行期,产品经理需要关注一组更精细的指标来衡量产品健康度:

核心价值指标:衡量产品是否交付了核心价值留存曲线:不同cohort的长期留存表现付费转化漏斗:从访客到付费用户的转化路径用户满意度:NPS、CSAT等qualitative指标单位经济模型: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和生命周期价值六、长期主义:修炼内功,等待春天

经济周期起伏是正常现象,下行期反而是修炼内功的最佳时机。历史上许多伟大公司都是在经济低谷期创立或转型的:

微软成立于1975年石油危机期间通用电气在1873年经济恐慌中转型成功Airbnb诞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期:

1. 深度理解用户

放下数据分析报表,走到用户中间,观察他们的行为,聆听他们的故事,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2. 系统化学习

阅读经典产品著作,学习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打磨产品细节

不再追求新功能的数量,而是专注于打磨现有体验,将产品做到极致。

4. 构建专业网络

与行业内的优秀产品经理交流学习,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结语:回归产品本质

经济下行期看似是挑战,实则是机遇。它强迫我们告别流量狂欢的虚假繁荣,回归产品的本质:为用户创造真实价值

伟大的产品从来不是风口和运气的产物,而是深刻洞察用户需求、并提供优雅解决方案的结果。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对解决痛点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的使命不是追逐风口,而是发现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并用创新的方式满足它们

冰河时代终将过去,而那些在下行期深耕细作、修炼内功的产品经理和产品,将在春天到来时绽放得更加绚烂。

现在,正是回归产品本质的最好时机。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