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果园是兰州优质百合的主产区,素有“百合之乡”的美誉。今年春耕以来,西果园派出所结合辖区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优势,重点围绕主动服务、巡逻防控、安全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持续优化农村警务运行模式,不断夯实平安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稳稳
“花开九载为轮回,一朝出土身如玉”。在兰州市南郊西果园乡的百合采挖地,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繁忙而不杂乱。成筐的百合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白嫩诱人。
“今年的百合长得特别好,个大饱满,价格也不错。”一位村民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西果园派出所民警说道。
西果园是兰州优质百合的主产区,素有“百合之乡”的美誉。今年春耕以来,西果园派出所结合辖区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优势,重点围绕主动服务、巡逻防控、安全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持续优化农村警务运行模式,不断夯实平安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稳稳幸福。
主动防,撑起丰收“平安伞”
“前几年一到挖百合的时候,我们时不时要来地头看一下,担心有人偷,现在经常有警察巡逻,我们放心多了!”西果园村民说道。在冬、春两个采挖百合的重要节点上,为预防盗挖案件发生,避免给农民带来损失,西果园派出所根据治安特点和涉农警情分布情况,制定巡逻计划,统筹巡防力量,特别针对夜间易发生盗窃案的时段,进一步提高巡逻频次和密度,延伸巡逻区域,构建乡村立体化融合防控网,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形成震慑。在全面提升村民安全感的同时,还能及时掌握村情民意,“感知”潜在的苗头隐患问题。
“我们不能坐在所里等乡亲们找上门来,要‘走下去’,从‘家长里短’里,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社区民警金文全说。西果园派出所充分发挥“一村一警”及村社群众的末梢神经作用,及时排摸不稳定因素,依托“公安+司法”“公安+村社”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把“调解室”搬到村子里、百合地,现场排查、就地调解、事后回访,努力做到“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
重点护,优化营商“软环境”
随着西果园镇百合特色产业的发展,辖区内农产品加工厂众多,企业发展快、人员流动大,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复杂的治安环境。
“最近销量好不好,价格怎么样?”“厂里招了多少人?”“有啥需要帮忙的及时和我们说啊!”这是西果园派出所社区民警走访乡村企业时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当前正值产销旺季,加工厂订单多、生产加工忙。派出所持续推动警务前移,民辅警深入企业,全面加强务工人员管理,全量掌握人员基本情况,对接服务需求,及时纾困解难,并通过警企座谈、安全培训等形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同时,持续加强周边交通、治安管理,积极排查各类涉稳风险,确保辖区内无重大案事件发生,切实做到利企利农促发展。
“多亏了派出所,不然骗的钱根本没下落了!”米家山百合公司负责人米发君说。今年年初,公司财务人员遭遇“冒充公司领导”诈骗8000元,报警后,西果园派出所迅速行动,上报分局指挥中心紧急止付,成功挽回了被骗资金。“产业兴旺发展,离不开稳定平安的治安环境。对涉企案件,派出所坚持逢案必侦、快侦快破,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损失。”西果园派出所副所长金财兴说。
精准宣,守好安全“责任田”
“手机上的不明链接一定不能点,点完钱就没了”“有陌生电话提到钱,就要提高警惕,一般都是骗人的”“来来,都看一看,这是你们村的真实案例”。一大早,西果园派出所辅警申锐就来到地头,一边帮着村民挖百合,一边耐心地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针对春耕期间农村地区电诈案件易发多发的特点,西果园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提前介入,把“反诈课堂”搬到地头,同乡亲们“唠家常,排隐患,树意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解答咨询等多元方式,零距离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禁毒宣传教育、反邪教等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和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有效织密电诈防护网,西果园派出所不断创新宣传形式,让民警走进乡村振兴直播间,与商家互动讲解反诈知识,通过“场景化”宣传,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兰州公安七里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