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季高温多雨,蚊虫活跃,令人不堪其扰。蚊虫叮咬不仅会带来疼痛、瘙痒等不适,还可能增加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如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便是能够传播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的“花斑蚊”。这些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统称为蚊媒传染病。预防蚊媒传染病,科学防蚊是
夏季高温多雨,蚊虫活跃,令人不堪其扰。蚊虫叮咬不仅会带来疼痛、瘙痒等不适,还可能增加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如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便是能够传播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的“花斑蚊”。这些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统称为蚊媒传染病。预防蚊媒传染病,科学防蚊是关键。下面针对日常生活与外出活动怎么防蚊、日常驱蚊产品如何选择、特殊人群如何做好防护等方面,跟大家说说防蚊的那些事。
1.日常室内如何防蚊?
住家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翻盆倒罐,定期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水培植物3-5天换水清洗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对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幼蚊颗粒剂。
室内常用的防蚊手段有盘式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杀虫气雾剂等,其中电热蚊香液使用方便、毒性更小。在有蚊虫活动的房间,关闭门窗,使用电热蚊香液1-2小时,然后开窗通风即可。
如室内发现蚊虫,可用电蚊拍进行拍杀。灭蚊灯(光触媒、电击式)可作为辅助手段,放置在人少活动的区域。
使用蚊帐可以避免休息时被蚊虫叮咬。
住家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翻盆倒罐,定期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水培植物3-5天换水清洗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对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幼蚊颗粒剂。
室内常用的防蚊手段有盘式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杀虫气雾剂等,其中电热蚊香液使用方便、毒性更小。在有蚊虫活动的房间,关闭门窗,使用电热蚊香液1-2小时,然后开窗通风即可。
如室内发现蚊虫,可用电蚊拍进行拍杀。灭蚊灯(光触媒、电击式)可作为辅助手段,放置在人少活动的区域。
使用蚊帐可以避免休息时被蚊虫叮咬。
2.日常室外活动如何防蚊?
花斑蚊一般在晨昏各两个小时叮咬人,尤以黄昏最活跃,所以在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开这两个时段在树荫、草丛等附近逗留。
外出活动时尽量穿宽松的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或是在暴露皮肤上使用防蚊驱避剂。
3.如何科学选择驱蚊产品?
根据需要的驱蚊效果和时间,选择含有合适有效成分及其浓度的驱避剂。
在购买驱蚊产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驱蚊产品包装上必须要有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这3个标识。
关注产品标识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认在有效期内使用。
关注驱避剂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和禁忌等,驱避剂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三种: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其中避蚊胺最为常见,羟哌酯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合格的驱蚊产品至少能有效驱蚊4小时,一般含30%避蚊胺的驱蚊剂可以达到8小时左右的防护效果,使用驱蚊产品时要在产品标注的保护时间内再次喷涂才能获得持续保护。
4.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防蚊注意事项:
两岁以下儿童一般建议采用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若确实需要使用驱避剂,最好选用儿童专用款,这类产品对儿童刺激性小。
两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普通驱蚊产品,但一定要先做皮试,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或刺激反应,确认无异常后再正常使用。
儿童使用驱蚊剂时需成人协助,避免涂抹手、眼、口及伤口,回家后及时清洗涂抹过驱蚊剂的皮肤。
孕妇通常不提倡使用驱避剂,物理防蚊安全有效。比如,家中使用蚊帐,室内用电蚊拍灭蚊,外出尽量穿着长衣长裤。
老年人可选择常规驱蚊产品。
5.如果近期有外出游玩计划,要如何做好防护?
如有外出计划,出行前应查阅国际旅行保健中心的出境健康提醒及目的地卫健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了解目的地的蚊媒传染病流行状况和防控建议,并备好足量驱蚊剂、简易蚊帐、药物等。
旅游时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减少或避免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衣长裤、使用驱避剂等。
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区回来后,要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旅行史及蚊虫叮咬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诊断治疗。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