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半个多月后,王金平抛两岸新论述,绿营如临大敌,朱立伦表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3:16 1

摘要:最近两岸话题又一次被摆上檯面。王金平提出的“分治而不分立”宣言,好像并没有什么新鲜感?有人说是老调重弹,也有人觉得是岛内政坛风气变了。可是,大家真的在意这句宣言吗!

最近两岸话题又一次被摆上檯面。王金平提出的“分治而不分立”宣言,好像并没有什么新鲜感?有人说是老调重弹,也有人觉得是岛内政坛风气变了。可是,大家真的在意这句宣言吗!

王金平,老资格人物,突然成立了中道和平联盟。消息刚出来,岛内舆论场就有些躁动。大伙儿都在看这位老先生是不是想再搅局,尤其是他亲自带队访问大陆,见了宋涛,这点引发了不少猜测。真是耐人寻味。

宣言内容被媒体反复解读。所谓“分治而不分立”,听起来理论缜密,其实骨子里还是归于一家,只是治理模式各自独立。群体舆论几乎一边倒要追究主权归属,但王金平描绘的这个画面,比起马英九和国民党的主张,似乎又多了点细节填充。

按中央社播报,现场气氛很冷静。王金平强调“行稳致远”,意在化解深层次对立。有学者说这句话没错,但反过来看,谁又不是脚踏两只船,既想讨好蓝军又不想被绿营批成统派?怕只怕这次是“鸡蛋里挑骨头”。政策层面一旦动摇,岛内舆论必然重新洗牌。

绿营的反应可以预测。沈伯洋直接质疑,“分治而不分立”就是旧时代的“一国两制”。林佳龙的措辞也不留情面,归根结底还是围绕“主权”和“治权”的名词游戏。反反复复,最后又回到岛内政坛的老问题。民进党那边坚决维护“四个坚持”,对两岸关系的主张丝毫不松口。

国民党这边,朱立伦的表态其实挺微妙。官方论调一边强调与国民党理念高度契合,一边强调“和平才是答案”。可要回顾2023年两岸民意调查,超六成台湾民众并不支持“两岸统一”,哪怕再怎么强调“不武、不独”,实际效用可能微乎其微。这样的民意错位,不知道王金平心里有没有底。

主旋律始终围绕“九二共识”、反“台独”。大陆的政策一贯明确——只要反独,任何岛内组织都能交流。像中道和平联盟这样新冒出来的机构,看似有新意,其实路径依赖极强。权力结构还是要依照现实分工,历史惯性太强,不是喊几句新口号就能推翻的。

王金平此举未必真为两岸和平,有岛内舆论称,他是在筹备竞选党主席。回望他以往在立法院和国民党高层的位置,说不定这次就是借两岸议题重拾政治影响力。政治角度如此,是否能转化为现实进步?可能只是另一场内部博弈。

岛内社会其实没啥新鲜期待。对于普通民众,经济发展远比政治口号实在。两岸人员交流受限太久。对中小企业来说,大陆市场就是饭碗。有分析认为,只要岛内不搞“台独”,两岸之间还是能相互合作,至少还比较踏实。王金平的“宣言”,拿到企业层面其实推动力有限。

媒体粉丝逐步削弱对两岸统一的热情。2023年台湾青年“两岸认同”占比仅剩15.3%(据联合报数据),相比十年前锐减三分之一。那些政治精英喊出的“和平统一”,在青年文化里快成了边缘化符号。一边说要和平,一边说不能统一,这种自相矛盾,其实也没人较真。

不过,另一面也有老一辈支持。经济结构受大陆影响,外销订单和旅游行业,始终和两岸关系挂钩。像高雄、台中一些工厂,订单缩水,老板们最怕岛内风声再变。去年台海军演,观光业就有短暂降温。和和气气过日子,其实大多人心照不宣。

王金平这些年动作不多,此次强势复出,在岛内政坛外,或许也想给两岸民间找点出路。有网友分析,设立智库、访问大陆,是在增强个人话题度,未必全部是政策考量。一部分也许是想展示自己“左右逢源”的调和术?如果结果是让岛内绕回2015年状态,谁会真的受益?

可转念一想,这样做真的安全?台湾政坛风波不断,不少人担忧两岸争议加剧会让社会撕裂。即便宣言看起来圆滑,其实只是把“老酒”装进新瓶罢了。网上有人说,大谈和平却拒绝统一,形同自说自话。又有人反驳,和平才是底线,统一可以再等等。两边声音交错,是不是有点迷糊!

就这样,“分治而不分立”成了最新的讨论热点。岛内网络论坛里各家各派都在“开麦”。有些年轻网友直接嘲讽:“和平没用,经济才是安全感。”也有长者留言:“别闹了,过日子为主。”谁对谁错都没准数。

现在岛内主流政党怎么选立场都成难题。不管蓝绿怎么对呛,外部局势还是中国大陆主控。数据摆在眼前,2023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同比下滑22%,财政部公开数据,民生经济撑得起所谓“和平统一”吗?社会情绪夹杂经济焦虑和身份认同。以前大家怀念老日子,现在更多人想的是“安稳”。

有种声音说,台湾岛内所有政策都只是权衡,不是真解决方案。王金平的路数,先讨好一方,再试探另一方,最后做个中间人。有人觉得这是岛内政客惯用的权术,没人信,但也没人能全盘否定。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自打嘴巴?

也许两岸关系根本没有简单答案。王金平的宣言只是一张牌,好处坏处都可能,一半是自信一半是试探。岛内那边媒体说他在博关注,大陆媒体报道则主张“和平统一不可逆转”。看起来各说各话,其实谁也管不住历史的方向。

两岸关系到底向哪走,不同群体心里各有算盘。有人已经看淡,一批青年早就选择出岛发展,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反转为“台湾安全”发声。还有那种企业老板,手机里始终盯着两岸贸易指数,大局未定,谁都不会轻易下注。

可能再过一阵,王金平的“宣言”也会被下一个岛内舆论热点盖过去。政坛起伏而已,真正决定现实的,是两岸长期的民意和经济牵扯。王金平本人能否用自己的理论带来新局?谁都不知道,前后说的好像矛盾,但也许他心里就是这种混杂想法。

反正岛内还是会有人不信这一套。大家关心的不是和平统一口号,而是实际生活好不好。大多数普通话题最终归于“怎么安稳赚钱”。有些论者说不统一就没有和平,有些政策专家表示现状已经够好。互相打脸,这议题无非就是再多吵几轮。

最后合一句,王金平的主张到底是老瓶装新酒,还是岛内政坛新转机?谁又能定论呢。两岸话题从来就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如果说未来能从这些经验里看出共处的路,那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