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大帝一定没看过“烹子献糜”的典故,要不然一定会小心厨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0:55 2

摘要:烹人肉的厨子,信不过的朋友,这话总让人觉得离生活很远,但你别说,最近新闻看的多,突然发现历史还真有些“活见鬼”的时刻。就说前天我做直播,播着播着,竟和一群网友扯到了齐桓公和那个有点狠心的厨师——易牙身上。那事你乍一听,觉得荒诞,咂摸下来还真让人唏嘘。

烹人肉的厨子,信不过的朋友,这话总让人觉得离生活很远,但你别说,最近新闻看的多,突然发现历史还真有些“活见鬼”的时刻。就说前天我做直播,播着播着,竟和一群网友扯到了齐桓公和那个有点狠心的厨师——易牙身上。那事你乍一听,觉得荒诞,咂摸下来还真让人唏嘘。

易牙这人,说到底,是个大厨,顶级的那种。齐桓公没少夸他手艺好——当初游历南北,天下美食尝了个遍,早把淄博串都吃腻了。有一天,齐桓公闲聊提一句:世上什么肉没吃过?人肉。这本来也就是个随口一说。没想到易牙听进了心里,竟当了真。

有人说,做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用什么料都讲门道,易牙选“食材”却选到了极致——不是囚犯,不是贱民,更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最后,他琢磨着,得是和自己最亲最亲的那个,才足够贵重。家里那四岁的儿子,正蹦蹦哒哒长得粉雕玉琢,那天还拉着他衣角喊“阿爹”,结果……

再后来的事你大概也听过。齐桓公喝着那锅肉汤,眉头一挑,连声叫妙:这是什么好东西?易牙捧着碗,低着头,呜咽着说:“为了您的长命百岁,我把自己的儿子做成羹汤献上。”很多人听到这里都觉得脊背发凉。齐桓公反倒觉得感动——这人对我得多忠诚啊,连小命根子都舍得。

人心这玩意儿,顺着走是蜜糖,拐个弯儿就是毒药。管仲临死前,看出点门道,苦口婆心劝了齐桓公一句:“这人你不能用,他为你连亲生孩子都能下手,他到底还能有点什么善意?”可惜齐桓公迷了心窍,一门心思觉得自己得了个死忠,后面的故事就奔着要命的方向去了。几年后,风云突变,易牙领着人把宫门一堵,假传圣旨,不让任何人进出,齐桓公就活生生饿死在自己最信任的厨师手里。

这么荒诞的故事,一千多年前有,今天新闻也有。——一清早我刷手机,扑面而来全是普里戈任的事,这位“现代的厨师”。说他是“普京的厨师”,其实挺难说他原本是不是老老实实站过灶台,但人这一辈子,名声有时候比真相比啥都牢。

普里戈任,是1961年出生的,正好是儿童节,不过这种巧合和后来的命运比起来,根本不算啥。小时候爱折腾,没少让家里操心。青春期起了点歪心思,二十出头闹了案件,进了监狱,别说,苏联解体帮了他大忙,他还没等服满刑,就被命运放出来了。

出来后那几年,全苏联乱得像年关前的菜市场,谁都想着怎么捞点好处,普里戈任的路子选得很“烟火气”——开始卖热狗,摊子越做越大,后来自己张罗高级餐厅,还把圣彼得堡的富人和官员都哄来做“回头客”。那会普京在市政府呆着,估计也没想过自己以后会一手滑,把这个老相识推到风口浪尖。

人跟人感情就这点事,你吃我的饭、喝我的酒,总归感觉亲些。普里戈任靠这条路子成了所谓的“权游大厨”,到了后来一副生意场上的游刃有余。2013年以后,他不满足于做吃的——转头搞起了私营军队生意。雇佣兵组织瓦格纳,就是他和军方老兵乌特金一块鼓捣起来的,这帮人讲究的事就一句:给钱干活,不问黑白。

这十年说起来,瓦格纳的路子走得不比当年的易牙轻松。打过乌克兰,也去过叙利亚,想去哪接单就去哪。你想象一个厨师给你上菜端盘子,谁曾想他还能带队杀人放火——世界就是这么翻云覆雨,菜场和战场,有时候只是两口锅的距离。

去年俄乌动手,普里戈任更是火出了圈。他们为了补兵,甚至能去监狱招一批犯人上战场,还真的打出点名堂来。说到底,雇佣兵干活图的是钱,干急了也敢跟老东家翻脸,谁都别觉得自己买得起他们的心。最后闹到现在,普里戈任跟普京也成了“宫斗”的两头狼。他们之间是“锅里煮着肉,心里盘算盘”,你永远不知道下口的那一块,是真“美味”还是“毒药”。

说起来,历史上的厨师,按道理是靠手艺混饭,没想到历史里最狠的两回“变天”,都让厨师主角抢了去风头。一个烹亲献主,最后亲手断了主公生路;一个经营战场,最后对着恩主刀尖相见。这种事,没轮到谁头上,谁也别说自己能看透。

我其实一直很敬重厨师。会做饭的人,总归没坏到哪里去,起码得有点耐性、善心。翻老黄历,咱华夏还有个出身厨师、后来当国相的伊尹呢。但像易牙、普里戈任这样的人,靠着一点本事,一点“贴心”,最会走“捷径”。老板一开心,信你信到骨头里;可要是有一天,锅铲变成了屠刀,那点信任也能反噬得人骨头打颤。

我想到王小波写过的话,说雇佣兵最厉害的不是战斗力有多强,而是——他能背叛。你把命付出去了,别人未必就拿你当人,过河拆桥,才是雇佣兵的秘诀。易牙当年拿自己孩子的命感动了老板,到头来,是不是早就在心里“称了分量”?你说普京、普里戈任这对“厨师与帝王”,从一碗饭到一场兵变,难道真就没看明白对方的心思。

怎么说呢,古今中外,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烹子的典故一千年前传下来,普里戈任的“兵锅”刚刚揭开。新闻里都爱用“厨师叛变”做文章,我琢磨着,还不如翻拍部电影,名字就叫《厨子、戏子和痞子》。瓦格纳,泽连斯基,戏子、厨子都凑齐了,如果再来个彼得,正好把俄国那点王朝豪情加满,普大帝想天下无敌,到头来是不是也得想想,比起齐桓公,自己到底多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

说到底,人心这口锅,盖不住,焐不热。你说厨子可敬吧?有些厨子下的是人心最凉的一刀。兴许哪天,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厨房里也不知剩下谁在做汤、谁在揭锅盖……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