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8月24日,自知苏联终将走向覆灭的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在克里姆林宫自缢身亡。几个小时后,巡逻警卫在他的办公室发现了尸体,写字台上留下了五张字迹未干的便条。
1991年8月24日,自知苏联终将走向覆灭的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在克里姆林宫自缢身亡。几个小时后,巡逻警卫在他的办公室发现了尸体,写字台上留下了五张字迹未干的便条。
这5张便条上的内容,道尽了他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悲愤。
第二天,阿赫罗梅耶夫自杀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苏联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猜测,身居元帅高位的他为何突然选择自尽?五张便条上又都交代了什么?
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搏——8·19事件
阿赫罗梅耶夫自杀五天前。
8月19日清晨,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八名高官,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
亚纳耶夫宣布,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无法履行职权,根据苏联宪法第127条第7款,将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权,同时,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在此期间,苏联政府的最高领导权全部由紧急状态委员会暂时接管。为避免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报纸掌控舆论,该委员会只允许《真理报》、《消息报》等九家报刊正常发行。
而在事变的前一天,戈尔巴乔夫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度假,他被软禁在别墅里,与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什么也做不了。
这便是震惊世界的“8.19”政变。
阿赫罗梅耶夫虽然没有参与此次政变,但是在心理上,他希望亚纳耶夫能够成功取缔戈尔巴乔夫,一改之前的错误,扭转苏联即将崩溃的局面。
阿赫罗梅耶夫站在办公室的窗口,回想着数十年来自己为苏联出生入死,一步步看着苏联走向强大的场景,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情难自抑。
如今苏联内部动荡不安,随时都会走向毁灭,这让他无比寒心,看着街上的坦克逐渐包围政府大厦,他期盼着亚纳耶夫等人政变胜利。
其实事件发展到这里,亚纳耶夫等人完全占据了上风,挽救苏联近在咫尺,但阿赫罗梅耶夫仍然感觉不乐观,因为一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跳了出来,他便是叶利钦。
叶利钦,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激进民主派,曾多次公开反对苏联体制。
在“8.19政变”之前,他就一直试图扩大民主派的影响力,比起当苏维埃制度下的一个“省长”,他更希望能推动苏联解体,成为真正的一国统治者。
这时的紧急委员会还是有机会的,只要把叶利钦控制起来,民主派群龙无首,试图分裂苏联的声音也许会消停一阵。然而亚纳耶夫等人过于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并未控制叶利钦。
在亚纳耶夫等人轰轰烈烈地进行政变时,叶利钦非但没有避而远之,还跑到了被政变部队包围的议会大厦。此时贸然前去无异于自投罗网,可叶利钦却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来到议会大厦后,叶利钦直接登上一辆装甲车,站在上面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控诉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组织,并号召群众和工人全面罢工。
在叶利钦的鼓动下,不利局势很快发生扭转,数万群众聚集在议会前表示反对政变,甚至还有人构筑了堡垒,表示将誓死保卫议会。这架势,让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乱了阵脚。
对抗历时三天,亚纳耶夫等人发动的政变彻底失败,身死道消。
而暗处的阿赫罗梅耶夫,早已料到“8.19”政变注定失败,可他早已被戈尔巴乔夫革去一切兵权,哪怕洞悉苏联的命运,却也无可奈何。他明白,苏联的天,要变了。
此时,距离阿赫罗梅耶夫自缢殉国,仅剩三天。
(二)
预见国家命运,却无力改变苏联的元帅
假如说,亚纳耶夫等人发动政变成功,夺回苏联政府的权力,就会带领苏联走向新的阶段吗?
答案并不肯定。
当时苏联已经千疮百孔,苏联人民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对政府早已失去了希望。
究其缘由,无论是赫鲁晓夫,亦或是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他们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盘否定前任领导人执政时期的各项政策。这导致苏联政坛震荡不断,社会主义道路异常艰难,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结果又在河中重蹈覆辙。
戈尔巴乔夫时期更是对苏联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导致国家内部党派林立,苏共领导地位岌岌可危。当时阿赫罗梅耶夫担任苏联参谋长,他对戈氏“新思维”十分不解,多次直言这么做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恶狠狠地咒骂:“戈尔巴乔夫是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也是个蠢材。”
因此,戈尔巴乔夫早就把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在一次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大言不惭地说,苏联70年代看似强盛,其实都是固泽而渔大力发展军事的结果,对人民的生活没有半点帮助,白白花费大量资金制造出成百上千的坦克。
阿赫罗梅耶夫对这番言论嗤之以鼻,立马回击:“您难道想要在下一次战争爆发后,让我的士兵们空着手上战场吗?”戈尔巴乔夫被怼的哑口无言。
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美国签署的《核裁军条约》,更是直接触怒了阿赫罗梅耶夫。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阿赫罗梅耶夫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他毫不顾忌地抨击戈尔巴乔夫:“猪肉吃多了,才会愚蠢到和美军签订裁军协议。”
当时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人不在少数,都一致认为他的改革会把苏联拉向深渊,这些人和苏联有着浓厚的情谊,为了苏联变得强大呕心沥血。
次年,戈尔巴乔夫列了一个名单,名单里的人都年过半百,并且在苏联政府身居要职,也是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帮人,阿赫罗梅耶夫就在此列。戈尔巴乔夫以“年纪太大,不利于政府部门高效运转”为由,强行让他们退休,或者担任一些没有实权的职位。
阿赫罗梅耶夫对此深感不满,但是别无他法。
虽然被剥夺兵权,但是阿赫罗梅耶夫仍然时时刻刻关注苏联的局势。
当时以叶利钦为首的所谓民主派,打着民主的名义,否定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共的光荣历史,还赞同波罗的海三国恢复旧时国家的诉求,并且希望苏联的其他地方也能够恢复独立。
这无疑就是想让苏联解体,他才好担任一国总统。
戈尔巴乔夫年老昏聩,没有察觉叶利钦的意图,非但对他没有敬而远之,把苏联解体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反而还非常欣赏叶利钦这样的“民主派”人士,把他们奉为座上宾。
“民主派”一方面讨好戈尔巴乔夫,让他放松戒备,一边在苏联人民内部挑起军民对立的矛盾,传播苏联一些高官大搞特权的谣言。
阿赫罗梅耶夫一眼就看出“民主派”的狼子野心,多次在《星火》杂志上发表言论,批判“民主派”刻意制造军民对立,引起社会舆论,意图分裂苏联。
然而戈尔巴乔夫忠奸不分,此时的阿赫罗梅耶夫已经预感到苏联的解体不会太遥远。
阿赫罗梅耶夫的担心不无道理,苏联内部矛盾重重,苏联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一旦纵容军民对立的舆论发酵下去,人民对政府的怨言只会更大,到时候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为营,苏联政府就被架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也就不复存在了。
阿赫罗梅耶夫不只是一个苏联红军战士,对于国内局势,政治走向,更是有超乎寻常的预判。
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对敌人和朋友的判断很简单,一切忠于苏联,带领苏联发展的人,哪怕只是一个普通平民,也可称之为同志、朋友。而对于那些危害国家、企图分裂苏联的不法分子,哪怕是多年的战友,哪怕他身居高位,也是不折不扣的敌人。
他对戈尔巴乔夫是这样,对叶利钦更是如此,早在叶利钦所在的“民主派”还未掌权时,阿赫罗梅耶夫就直言不讳地表示:“您还是不太了解苏联的宪法,或许于你而言,社会主义只是一举轻飘飘的口号,但是对我来说,这是全国人民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
但让阿赫罗梅耶夫失望的是,叶利钦以及他的盟友,还是亲手把苏联数十年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
这个迟暮老人有心无力,他不愿看到苏联解体,不愿看到象征着苏联红色政权、印有红星镰刀和锤子的旗帜被踩在地上,所以他毅然决然选择走在苏联解体的前面。
1991年8月24日,阿赫罗梅耶在自己的办公室自缢身亡,只留下五张写在便条上的遗言。
(三)
在解体前自缢殉国,5封遗书道尽绝望
阿赫罗梅耶元帅临终前留下的这5张便条,没有没有批判谁,只是平静地道出自己的一些心愿或者愧疚,但却道尽绝望与悲愤。
第一张便条是写给家人的,大意是:‘对于你们,我很愧疚,我一生都把战士和公民放在第一位,却忽略了你们的感受,今天,我第一次把对你们的责任放在第一位,我希望你们能安稳度日,相互支持,不要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幸灾乐祸。’
第二张是写给同事好友的,他拜托索科洛夫和留波夫将军帮忙料理自己的后事,他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怀着悲痛沉重的心情安葬自己的遗体。
第三张,他希望好友可以帮自己偿还克里姆林宫食堂的50卢布餐费。
第四张便条里面没有提到谁的名字,好像是在说明自己为何自尽:
“当我的祖国即将灭亡,当我视为生命意义的一切都在毁灭,我已经无法继续活下去,年龄和过去的生活赋予了我放弃生命的权利,我已经斗争到底。”
最后一张便条,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记录了自杀的经历:
‘我第一次自杀的时候是九点四十分,然而那个愚蠢的绳子断了,我摔晕了过去,好在二十分钟后我醒了过来,没想到我连自杀都这么糟糕,我尽量确保接下来的自杀能够顺利。’
可能是冥冥之中,上天也不愿看到为苏联奋斗终生的战士就这么死去,然而阿赫罗梅耶夫去意已决,他不忍看到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走向毁灭,第二次自杀,他成功了。
阿赫罗梅耶夫最终还是与祖国一起“死”去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阿赫罗梅耶夫虽然已经死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每一个布尔什维克战士的心中,共产主义信仰还在,它在另一个地方熠熠生辉。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