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书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品为主线,以2333幅珍贵文物图片为主要见证,系统介绍中国从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直至清末的悠久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以及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物视角的中
《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
第十九期
讲述文物背后的华夏历史与传奇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出版时间:2021年
图书馆藏信息
索书号:K22/WCF2
馆藏《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概说
《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精品丛书,按历史年代分六册出版:
□ 第一册: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 第二册:西周至战国时期
□ 第三册: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 第四册:隋朝至唐朝时期
□ 第五册:五代十国至元朝时期
□ 第六册:明朝至清朝时期
全书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品为主线,以2333幅珍贵文物图片为主要见证,系统介绍中国从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直至清末的悠久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以及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物视角的中国古代通史。
馆藏《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价值
全书力图引导读者重温先人的足迹,从而探求根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编者的话
同地球上其他人群一样,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一代接一代从远古走过来的,走向进步,走向文明,留下了一行行智慧的足迹。《华夏之路》的编辑出版,旨在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说明文字讲述这些足迹的故事,借以回顾先人们为人所崇敬的伟大业绩。他们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捍卫着做人的尊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熠熠生辉的精神文明。
简言之,我们想通过这套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和时光,同时也向后人昭示:人类应该,也一定能够发扬先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每一分册中所含的图片和数万文字,都是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们筛选和撰写的,时任馆长、历史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又对其逐一审定,可谓权威之作。
有谚云:权威之作当为权威。《华夏之路》忠实地引导读者重温先人的足迹,使其获得对中国通史的正确了解,获得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召和永无止境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创造力。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现为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现有藏品140万余件,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扎实的研究基础和雄厚的研究力量,努力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大套图书
大套图书是指在一个总题名下、汇总多种具有某一或某些相同或相近特征的文献的多卷册套装图书。大套图书一般以收录文献为主,具有规模宏大、学术价值高的特点。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图书馆特别推出馆藏精品大套图书系列介绍之“图书宝藏”,让读者们了解图书馆这座藏书楼里的知识财富。
409 特藏室
— 开放细则 —
开放时间:
每周三上午8:00-11:00(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规章制度:
□ 本室图书只可阅览不可外借。
□ 请在本室内阅览图书,保持书架整洁,不得乱丢乱放图书,离开时请将图书放回工作台。
□ 爱护书刊及一切公共设施,请勿涂抹、撕毁、私藏书刊,如有损坏或丢失,按本馆有关赔偿办法处理。
□ 保持室内安静,入室请关闭手机或调至震动模式,接听电话请到室外或楼梯间。禁止在室内喧哗,不得随意移动桌椅。
□ 不得将食物及饮料带入室内,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 请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在室内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