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让中国失望!哈梅内伊开金口,不听美国的话,伊朗专机将抵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09:30 2

摘要:“哈梅内伊终于表态!伊朗总统即将访华,中美博弈下的中东棋局再起波澜。”根据2025年8月28日路透社和新华社等权威渠道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沉默8天后罕见高调发声,直指美国对伊朗的施压毫无作用。与此同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确认将于8月31日搭乘专机抵达中

“哈梅内伊终于表态!伊朗总统即将访华,中美博弈下的中东棋局再起波澜。”根据2025年8月28日路透社和新华社等权威渠道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沉默8天后罕见高调发声,直指美国对伊朗的施压毫无作用。与此同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确认将于8月31日搭乘专机抵达中国,参加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全球多家主流媒体关注。

中东格局正经历剧烈震荡。2024年6月爆发的伊以12天军事冲突,已致超千名伊朗民众丧生,伊朗多名高层官员与核科学家遇袭。根据联合国与国际红十字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加沙地带近两年超过98%基础设施遭毁,区域人道危机持续加剧,而以色列也因加沙政策正面临空前国际孤立。

伊朗并未因外部压力而屈服。自2023年以来,美国政府持续加码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冻结数百亿美元资产,限制原油出口。特朗普时期“极限施压”政策至今后遗症犹存。根据2025年8月IMF披露,伊朗GDP增速已由2017年的4.3%降至2024年的1.2%,但伊朗依然在技术、军事等关键领域保持独立发展,导弹密集度、无人机等装备能力持续提升。以色列防空系统今年4月就因应对伊朗导弹袭击多次接近饱和,西方防务智库RAND评价伊朗已具备“区域威慑能力”。

特朗普限制原油出口

哈梅内伊的高调发声无疑是对美欧压力的直接回应。8月24日,他通过伊朗国家通讯社公开表示,伊朗人民拒绝美国的“顺从”要求,绝不接受任何外来压力。哈梅内伊言辞激烈,直指部分主张与美国直接谈判的伊朗政客“只看表面”,警告外部势力正试图通过制造分裂瓦解伊朗社会。“团结”成为他讲话的高频词汇,这既是对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告诫,也是向外界传递伊朗决心的信号。

2025年8月20日,伊朗总统办公室官员证实,佩泽希齐扬正式收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邀请。自此,伊朗高层与中国的外交互动明显升温。8月24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加里布阿巴迪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展开深度磋商,聚焦SCO峰会筹备与伊核协议“2231号决议”执行。根据外交部发布会通报,两国在反对单边制裁、推动多边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高度一致。

佩泽希齐扬

英法德三国8月23日向联合国递交“最后通牒”,声称若伊朗8月底前不妥协,或将重启全面制裁。面对这一压力,德黑兰选择主动出击,借助上合平台寻求更广泛的国际支持。伊朗与中国之间的25年战略合作协议也被再度提上议程,此协议涵盖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被视为伊朗“向东看”战略的基石。

与此同时,伊朗国内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再度激化。改革派主张通过外交缓解西方制裁,部分强硬派则坚持对美强硬路线。2025年6月的伊以冲突后,佩泽希齐扬的执政压力骤增,保守派甚至一度推动罢免总统。哈梅内伊此番表态既是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在警告保守派保持团结。伊朗政坛的这种微妙平衡,为即将到来的中伊高层互动增添不确定性。

哈梅内伊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此行,成为外界关注焦点。8月31日至9月1日,他将搭乘专机抵达中国,出席在天津举行的SCO峰会,并有望参加“9·3”盛大阅兵仪式。作为伊朗改革派代表,佩泽希齐扬在国内推动政策调整,强调与国际社会对话,致力于通过经济和民生合作缓释国内外压力。

据新华社透露,中伊双方本次会谈将重点围绕25年合作协议落地、油气能源贸易、金融结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议题展开。伊朗希望借助中国的经济体量与国际影响力,突破西方制裁壁垒,获得更大政策自主空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近日表示,伊朗作为SCO正式成员,有望在区域防务、能源安全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本次峰会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1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之一。伊朗积极参与SCO事务,既是对自身地区地位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多边合作框架的高度认同。中国在伊核协议、地区安全等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外部干预和单边制裁。伊朗的加入,有望提升SCO在中亚、中东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伊朗在多边平台上的表现,已成为外界评判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SCO峰会不仅是伊朗展示外交灵活性的舞台,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能源协作、防务安全对话的重要平台。2025年8月,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加剧,中东地缘冲突常态化,伊朗与中国的战略协作被国际能源署(IEA)视为“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

SCO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伊朗近年来通过多边机制,积极参与防务对话、边境管控、区域安全治理。联合国2025年最新安全形势报告提及,伊朗在打击跨境恐怖主义、反走私等领域与中亚国家联动加强。与此同时,伊朗将“参与感”转化为“存在感”,再延伸至“贡献度”,已成为评估其多边外交绩效的标准之一。

合作落实的难点,依然在于伊朗内部政策连贯性和执行力。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协议文件、合作项目能否真正落地,取决于德黑兰能否实现各派利益平衡,建立清晰的政策优先级和透明的执行机制。国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伊朗若能借助中国的经验,推动体制创新、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将极大增强其区域影响力。

恐怖主义

伊朗与美以的博弈远未结束。8月24日哈梅内伊发表讲话当天,美国国务院重申对伊朗“核野心”的担忧,强调将继续联合盟友施压。以色列国防军也在同日发布声明,声称已做好应对伊朗“任何挑衅”的准备。这种紧张氛围下,伊朗高层的每一次外交动向都被视为信号。

伊朗国内的派别博弈,既是对外交政策走向的制约,也是影响中伊合作深度的关键因素。哈梅内伊通过公开力挺总统,试图将复杂的国内争论压缩到“强硬还是顺从”的二元选择上,以增强国家凝聚力。但实际操作中,如何在不触碰体制底线的前提下,推进经济、民生、区域合作,如何用外部合作反哺内部稳定,依然考验伊朗政治智慧。

SCO平台为伊朗提供了稳定的对话场景和议题工具箱。防务、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只要伊朗能够形成清晰的政策优先级,打造透明的执行机制,推动可衡量的阶段性成果,就有望打破当前的外交瓶颈。

2025年8月,伊朗GDP虽仍承压,但原油出口额较2024同期增长18%。多家国际能源机构分析,伊朗与中国的油气结算已部分绕开美元体系,采用人民币和本币结算机制,为伊朗经济“回血”提供了新通道。伊朗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通过中伊结算的贸易额同比增长21%,为外部制裁下的伊朗经济带来难得的喘息空间。

参考资料:

完整名单来了!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九三阅兵

2025-08-28 10:13·闽南网

伊朗中国友好协会驻华文旅代表:中国为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经贸与人文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5-08-28 16:12·国际在线

哈梅内伊最新发声

2025-08-25 00:06·环球时报

来源:钦点历史

相关推荐